荀子是战国晚期的一位大师,他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 的地位。荀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曾到赵、齐、楚、秦等国进行政治活动,他从事著述,是在政治主张不得实现的晚年。荀子年青时到齐国稷下来游学。齐国 都城临淄设置的稷下学宫,齐威王时已具规模,有淳于髡、邹忌等名士。等齐宣王时,他喜好尊宠“文学游说之士”,前来稷下学宫游学的人,如邹衍、淳于髡、田 骈、接予、慎到、环渊等76人,被授予相当于大夫的爵位。
荀子初到齐国,正当国兵强势盛的时候。他说服齐相,治国不能只凭权力地位, 而要施行“圣人之道”,争取统一天下,他对齐国君臣告诫说,齐国如果不行“圣人之道”,将有被瓜分的危险。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纳,告诫也没有发生作用。后 来,齐国果然被燕将乐毅率领燕、赵、秦、魏、韩五国联军打得大败,几乎亡国。
齐襄王复国后,学士们返回稷下。这时候,田耕一辈人都已死去,于是荀子脱颖而出,三次被推举为祭酒(学长),但不久就遭到谗言的攻击,荀子只好离开齐国,到了秦国。
在秦国见到了秦昭王和宰相范雎,荀子希望秦国能重用儒生,实行王道,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秦昭王很赏识荀子,却不采纳他的政治主张。荀子见在秦国没有什 么结果,无奈之下离开秦国到了楚国。在楚国,荀子很受春申君黄歇的赏识,被封为兰陵(今山东苍山兰陵镇)令,但不久又遭到一些人的谗言和攻击,不得已又离 开楚国到赵国。
这时春申君的门客对春申君说:“伊尹离开夏到殷,结果殷称王而夏灭亡了,离开鲁国到齐国,鲁国就变得弱小而齐国变 得强盛了。这是因为贤者在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安定,荀子是天下有名的贤人,他到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会强盛。”春申君听完后,马上派去聘请荀子,荀子又来到 楚国,继续当兰陵令。
楚考烈王二十五年(公元前238年),春申君被杀,荀子也被免官,于是定居兰陵。荀子晚年转为教书育人,他广收 门徒,传授思想以儒家为主。对儒家学说,他不仅继承、发展,而且还能有所创新。他在《劝学》篇中提出的观点,到现在都有很大学习意义,例如“学不可以 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不仅是战国时代杰出的教育家,而且也是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思想家。
荀子提出了天是没有意识的自然物,指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它有自己运动发展的规律,不会因人而改变,因此他反对盲目尊天,提出了“人定胜天”的光辉思想。以上内容由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