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论功行赏因为他长期休假,还真就把他忘了。这个性格,平时也与人来往少,人缘差,拉下了也在所难免。
邻居解张,为他打抱不平,又看到国门上有诏令:
“倘有遗下功劳未叙,许其自言”。
这个热心肠就特地到介子推家里报信。介子推呢?笑了笑没应声。
介子推的老母亲在厨房听到了,问介子推:你效力十九年,而且曾经割身上的肉救君上饱腹,这功劳不能算小,怎么不去说呢?起码能赏点米面,解决你我母子的饿肚子问题,何必天天编鞋子卖呢?
介子推说:献公有九个儿子,顶数重耳贤德。惠公、怀公无德,所以上天不助他,才把国家交给重耳。而那几个人不知天意,以为是自己扶佐的功劳,在那里争功 抢功,这不是骗人吗?偷别人的财物还被称为盗,何况是窃取上天的功劳为己所用呢?现在下面的人赞同他们的罪过,上面的人又在奖赏他们的欺诈,上下相欺,我 为他们的行为感到羞耻。所以宁可终生编鞋,也不敢把上天之功视为自己的功劳。
老母亲说:你就是不求官禄,也应该入朝和文公见一面,也不埋没割肉奉君的功劳。你不去请求赏赐,就这样死了,又去怨谁?
介子推说:孩儿既然无求于君上,何必去求见呢。更何况明知是错误还要效法,罪过不是更大吗?
老母亲又说:我觉得应该让国君知道这事。
介子推回答说:语言是身上的装饰品,身体都要隐藏,为什么还要用语言去装饰它?那不就是为了显化而暴露吗?
老母亲说:你能做清廉的士人,我怎么不能做廉士的母亲。我们母子应当去隐居深山,不再接触这污秽的市井生活。
介子推非常高兴母亲的理解和支持,说:孩儿特别喜欢绵上(今山西省介休市东南)这个地方,高山深谷,我们应当到那里去。
于是背着母亲去了绵上,在深谷中搭了个草棚,以草为衣,以树木的果实为食,准备终其一生生活在那里。
邻居都不知道这娘俩去向,只有解张知道,就写了一封书信悬挂在朝门。
文公上朝议事,近侍把这封信交给了文公(还好,秘书没有扣押),文公拆开信一看,信中写道:
有龙矫矫,悲失其所;数蛇从之,周流天下。
龙饥乏食,一蛇割股;龙返于渊,安其壤土。
数蛇入穴,皆有宁宇;一蛇无穴,号于中野。
文公看完信吃了一惊,说:这是介子推的怨词啊。当年我途经卫国没有吃的,介子推割了大腿的肉为我进食。现在大赏功臣,却把他给忘了,这是我的过失啊!吃了人家的肉,忘了人家的功,也确实不应该。
文公马上派人去找介子推,可是介子推已经走了。
文公问他的邻居介子推到哪里去了,邻居都说不知道。文公惭愧地向社会公告:有人能告诉我介子推的去处,赐官予报。
解张站了出来报告说:这信不是介子推写的,是我为他鸣不平写的。介子推认为向您讨赏是耻辱,就背着他的母亲隐居在绵上深谷里,我怕他的功劳被埋没,就写了这封信。
文公说:如果不是你悬书说明真相,我几乎忘了介子推的功劳。当即封解张为下大夫,又让解张做向导,亲自到绵山去找介子推。
到了绵山却找不到介子推,询问了数个农夫和樵夫,一个农夫说:几天前看到有一个汉子背着个老婆婆,在这个山脚喝水,之后又背着这个老人进山去了。
文公停车在山下,派人到处找,找了几天也没有找到。文公很着急,对解张说:介子推为什么这么恨我呢?我听说介子推十分孝敬母亲,如果放火烧山,他怕伤了母亲,一定会背着母亲跑出来。
魏对文公说:我们流亡的日子里,大家都有功劳,你为什么偏对这个介子推的功这么重视呢?现在他隐身不出是在戏耍您,还让我们耗费着精力和时间,等他逃出来,我一定要羞辱他。
火是点着了,火烈风猛,烧了三天,介子推也没出来。大火灭了派人一搜,发现介子推母子抱在一起,烧死在了一株枯柳下。
军士找到了他们母子的尸身,文公见了是痛哭流涕,下令把他们母子葬在绵山之下,立祠祭祀。环山一带的农田,做为祠田,让农夫按时祭祀。并改绵山为介山(即今山西省介休市东南的绵上),以向世人展示文公自己的过失。
后人就在绵上建立了县治,称做介休,意思是介子推休息在这里,就是现在的山西省介休县。
焚林的那一天,正是农历三月初五清明节令,国人思慕介子推之清志澹泊,又因为他死于火,不忍心在其忌日用火,所以每到三月,冷食一个月。后来逐渐减为三 天。直到现在,山西和周边地带,仍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预先备好干粮,到时不动烟火,吃干粮用冷水服食。即为“禁火”,也叫“禁烟”。进一步沿袭下来,以 清明节的前一天为“寒食节”。每到这一天,家家在房门上插柳,以招祭介子推之魂。或者野外设祭,焚化纸钱,都是追念祭祀介子推的缘故。
介子推淡泊名利,不图利报确实属高德上品,但其固执偏激也不足取,也正因为该先生超人的固执,可获本书“列国十奇”之“奇犟”的荣誉称号。
这就是寒食节的来历。
只有非常之人,能为非常之事,才能在历史的年轮中留下非常的划痕。 介子推属于“水至清则无鱼”那一类的,有点过于清高。过黄河时狐偃劝文公不要喜新厌旧,他就认为狐偃有表功争功之嫌,很鄙视这种做法,所以回晋后耻于和狐偃等人为伍,随班朝贺一次后就告病在家,甘于清贫,自己用麻葛编鞋卖钱来供养母亲。
这次论功行赏因为他长期休假,还真就把他忘了。这个性格,平时也与人来往少,人缘差,拉下了也在所难免。
邻居解张,为他打抱不平,又看到国门上有诏令:
“倘有遗下功劳未叙,许其自言”。
这个热心肠就特地到介子推家里报信。介子推呢?笑了笑没应声。
介子推的老母亲在厨房听到了,问介子推:你效力十九年,而且曾经割身上的肉救君上饱腹,这功劳不能算小,怎么不去说呢?起码能赏点米面,解决你我母子的饿肚子问题,何必天天编鞋子卖呢?
介子推说:献公有九个儿子,顶数重耳贤德。惠公、怀公无德,所以上天不助他,才把国家交给重耳。而那几个人不知天意,以为是自己扶佐的功劳,在那里争功 抢功,这不是骗人吗?偷别人的财物还被称为盗,何况是窃取上天的功劳为己所用呢?现在下面的人赞同他们的罪过,上面的人又在奖赏他们的欺诈,上下相欺,我 为他们的行为感到羞耻。所以宁可终生编鞋,也不敢把上天之功视为自己的功劳。
老母亲说:你就是不求官禄,也应该入朝和文公见一面,也不埋没割肉奉君的功劳。你不去请求赏赐,就这样死了,又去怨谁?
介子推说:孩儿既然无求于君上,何必去求见呢。更何况明知是错误还要效法,罪过不是更大吗?
老母亲又说:我觉得应该让国君知道这事。
介子推回答说:语言是身上的装饰品,身体都要隐藏,为什么还要用语言去装饰它?那不就是为了显化而暴露吗?
老母亲说:你能做清廉的士人,我怎么不能做廉士的母亲。我们母子应当去隐居深山,不再接触这污秽的市井生活。
介子推非常高兴母亲的理解和支持,说:孩儿特别喜欢绵上(今山西省介休市东南)这个地方,高山深谷,我们应当到那里去。
于是背着母亲去了绵上,在深谷中搭了个草棚,以草为衣,以树木的果实为食,准备终其一生生活在那里。
邻居都不知道这娘俩去向,只有解张知道,就写了一封书信悬挂在朝门。
文公上朝议事,近侍把这封信交给了文公(还好,秘书没有扣押),文公拆开信一看,信中写道:
有龙矫矫,悲失其所;数蛇从之,周流天下。
龙饥乏食,一蛇割股;龙返于渊,安其壤土。
数蛇入穴,皆有宁宇;一蛇无穴,号于中野。
文公看完信吃了一惊,说:这是介子推的怨词啊。当年我途经卫国没有吃的,介子推割了大腿的肉为我进食。现在大赏功臣,却把他给忘了,这是我的过失啊!吃了人家的肉,忘了人家的功,也确实不应该。
文公马上派人去找介子推,可是介子推已经走了。
文公问他的邻居介子推到哪里去了,邻居都说不知道。文公惭愧地向社会公告:有人能告诉我介子推的去处,赐官予报。
解张站了出来报告说:这信不是介子推写的,是我为他鸣不平写的。介子推认为向您讨赏是耻辱,就背着他的母亲隐居在绵上深谷里,我怕他的功劳被埋没,就写了这封信。
文公说:如果不是你悬书说明真相,我几乎忘了介子推的功劳。当即封解张为下大夫,又让解张做向导,亲自到绵山去找介子推。
到了绵山却找不到介子推,询问了数个农夫和樵夫,一个农夫说:几天前看到有一个汉子背着个老婆婆,在这个山脚喝水,之后又背着这个老人进山去了。
文公停车在山下,派人到处找,找了几天也没有找到。文公很着急,对解张说:介子推为什么这么恨我呢?我听说介子推十分孝敬母亲,如果放火烧山,他怕伤了母亲,一定会背着母亲跑出来。
魏对文公说:我们流亡的日子里,大家都有功劳,你为什么偏对这个介子推的功这么重视呢?现在他隐身不出是在戏耍您,还让我们耗费着精力和时间,等他逃出来,我一定要羞辱他。
火是点着了,火烈风猛,烧了三天,介子推也没出来。大火灭了派人一搜,发现介子推母子抱在一起,烧死在了一株枯柳下。
军士找到了他们母子的尸身,文公见了是痛哭流涕,下令把他们母子葬在绵山之下,立祠祭祀。环山一带的农田,做为祠田,让农夫按时祭祀。并改绵山为介山(即今山西省介休市东南的绵上),以向世人展示文公自己的过失。
后人就在绵上建立了县治,称做介休,意思是介子推休息在这里,就是现在的山西省介休县。
焚林的那一天,正是农历三月初五清明节令,国人思慕介子推之清志澹泊,又因为他死于火,不忍心在其忌日用火,所以每到三月,冷食一个月。后来逐渐减为三 天。直到现在,山西和周边地带,仍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预先备好干粮,到时不动烟火,吃干粮用冷水服食。即为“禁火”,也叫“禁烟”。进一步沿袭下来,以 清明节的前一天为“寒食节”。每到这一天,家家在房门上插柳,以招祭介子推之魂。或者野外设祭,焚化纸钱,都是追念祭祀介子推的缘故。
介子推淡泊名利,不图利报确实属高德上品,但其固执偏激也不足取,也正因为该先生超人的固执,可获本书“列国十奇”之“奇犟”的荣誉称号。
这就是寒食节的来历。
只有非常之人,能为非常之事,才能在历史的年轮中留下非常的划痕。以上内容由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