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 失人失地

魏安王继承父业,进行着疲惫而无奈的艰难统治。
  安王的威胁主要还是来自秦国
  上任的第二年就被秦国派武安君白起夺去两座城池。
  转年秦的相国穰侯发兵攻打魏国韩国派暴鸢率兵来援,被秦军打败,斩首四万多。暴鸢就没敢再回国,逃到了大梁。这一仗的结果是魏国献上八个城邑求和。刚签完合约,穰侯就再次攻魏,打败了魏将芒卯,攻进了北宅,魏国没办法,又向秦国割让了温地(今河南省温县西南)讲和。
  在这样的连续打击下,魏国有些喘不过气来。从趋势上说,魏国在当时的情况下想强大起来一统天下的可能性已经没有了,但阶段性地自强以求得魏的缓期灭亡还是有希望的。但关键是有没有能让魏振兴起来的能人。
  这样的能人不是没有,而是安王没用或用而又弃,最终让魏国丧失了使自己强大的良机。这两个人就是范雎信陵君魏无忌
   范雎是个相才,很有才识和能力,但没被发现,只好跟着大夫须贾做个“马仔”。随须贾出使齐国刚有个上好表现,又因为受到齐王赏识而被怀疑通敌,回国后被 相国魏冉一顿痛打,差点打死,侥幸买通一个相府侍卫救了出来,后来靠朋友郑安平治好了伤,又与秦的出使大夫王稽联系上逃到了秦国。
  是金子到哪都发光,人品一般的范雎却才能出众,受到了秦昭襄王的赏识。秦王用他的主意战胜了在秦操持政权的宣太后和穰侯政治集团,范雎做了秦的相国。
  于是高智商的范雎加上他对魏的仇恨又加上秦强大的国力,魏国新的灾难来了。范雎为秦王构划的战略构想就是“远交近攻”,魏和韩离秦最近,也就当然的受害最多。
  公元前268年,秦王采用范雎的计谋,派五大夫绾攻打魏国,占领了怀地(今河南省武陟县西南)。
  公元前266年,秦国又攻下了魏国的邢丘(今河南省温县东)
  公元前260年,秦赵发生长平之战的战略决战,秦国取得决定性胜利。两年后再次进攻赵国,拉开了邯郸战役的序幕。
   邯郸战役进行当中,魏王咨询各位大夫:秦攻赵对魏有害还是有利,多数人认为有利,理由是:如果秦国战胜赵国,那么我们便臣服秦国,败了我们就乘机攻打已 经被秦打得伤痕累累的赵国。当时孔子的六世孙孔顺在魏任丞相,他说不对,秦国自从孝公以来,对外作战就从来没失利过,现在又有白起为首的一班良将,怎么可 能失利呢?
  大夫们又说:就是秦国打败了赵国,对我们也没什么损失,邻国弱对我们有利而无害。
  孔顺说:秦国的贪婪 暴虐是世人皆知的,战胜了赵国,他不是就满足了,只能刺激他生成新的欲望,大兵压境的灾祸就轮到了魏国。古人曾说:燕雀在屋檐筑巢,母子互相哺食,亲切慈 祥地鸣叫着,十分地安乐,自以为安然无恙了。可想不到的是,一旦锅灶上的烟火上升,房屋将被烧毁,燕雀之所以还淘然自乐的原因,是不知道灾祸将波及自己。 现在你们还不醒悟,一旦赵国被攻下,灾祸就将波及我们魏国,这不是和古人说的燕雀一样吗?
  但孔顺的话即没能说服众大夫,也没唤醒魏王,魏国依然对秦赵大战毫无反应。孔顺叹息地说:言论不被采纳,说明我所言不当,言论对君王不适用却还担任人家的官职,食人家的俸禄,就是徒收益而不做事。于是以生病为由辞去了担任九个月的丞相职务。
  安王并不是不识才,也不是不用才,是自己愚钝,手里有了好的工具也发挥不了作用。对孔顺是如此,对大名鼎鼎的信陵君也是如此。以上内容由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链接:https://famous.a8z8.com/TheSpringandAutumn/20413.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