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节 聪慧好学

老聃自幼聪慧,静思好学,常缠着母亲和家将讲些国家兴亡、战争成败、祭祀占卜、观星测象之类的事。夫人虽然落难,但逃难时带了些家财,所以日子还不穷困,就给老聃请了位家庭教师,这位老先生倒是一位饱学之士。
   一天,老先生讲课讲道: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中王为本。老聃就问:天是什么?先生解释说:天是上浮的清清之气。老聃又问:清清之气的上面又是什么?先 生解释说:是清清清气。老聃又问:那再往上边呢?先生如实地回答:老师没向我教过,书籍中也没见过,我不敢枉加断言。晚上老聃问母亲,母亲不知道,又去问 家将,家将也答不出,老聃就自己坐在月光下抬头望天,静静地思索着:天是什么?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在主宰上天?
  又有一天,老先生讲 道:六合之中,天地人物存于其中,但天有天道,地有地理,人有人伦,物有物性。有天道,才有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有地理,才有山川江海形成;有人伦,才有 尊卑长幼之分;有物性,才有长短刚柔之别。老聃就问老师:日月星辰在动是谁推的?山川江海是谁造的?尊卑长幼是谁分的?长短刚柔是谁成的?先生回答说:都 是神的作用。老聃又问:神为什么这么有本事?先生回答说:神有变化之功,造物之能,所以神能做得到。老聃又问:那神是怎么来的?他的本事又是怎么形成的? 我们为什么看不到他们?先生认真地回答说:老师没教过,书上也没写过,我也回答不上来。老聃又去问母亲和家将,他们也答不上来,老聃就自己坐在那里苦苦思 索想找到答案,竟然三天食而不知其味。
  老聃渐渐长大了,知道的事理也越来越多了,但百思不得其解的事也越来越多了。这一天老先生讲 道:君是代天理世的人,民是上天交给君主去管理的人,君主不按天意办事就要被上天遗弃,民不顺从君主之意就是犯罪,这就是治世之道所在。老聃问老师:百姓 并不是为君主而生的,不顺从君主意图可以理解。可是君主是上天所生,他要违背天意就没道理了?老先生解释说:神选派君主代天治世,所以君主之于上天就好比 君主派出去的带兵之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所以君出世则天意有所不领。老聃又问:神既然有变化之能和造物之功,那为什么不造能够听从天意的君主呢? 老先生又被问住了。老聃又去问母亲和家将,同样没有答案。老聃又走出家门请教他人,没人能回答他的问题。
  随着岁月的推移,老聃年龄和 学识的增长,老先生越来越感到教这个学生有些力不从心了,这一天上课,老师讲道:天下事以和为贵。失和则交兵,交兵则相残,相残则两伤,两伤则对双方都有 害无益。所以世上的人和事,与人利则利己,与人祸则祸己。老聃问老师:天下失和受害的是老百姓,国君为什么不管?老师回答说:民间的争斗失的是小和,国与 国的争斗失的是大和,失大和就生大祸,这都是国君争利造成的,他自己怎么管自己?老聃又问:君主不能自制那神为什么不管?君主不是他选派的吗?老先生摇了 摇头没有答案。老聃这次没再去问妈妈和家将。他想:这世界上未知的事物事理太多了,是不能指望别人给答案的,凡事需要自己思考去找答案。
  就这样老先生教了三年,坚决向夫人辞行。他说这孩子是个大器,我的这点学问满足不了他,别误了孩子的学业。老先生向夫人建议,聃儿聪慧善思,相邑是偏僻之地,会影响孩子的视野,应该让他到国都洛邑求学,才能让他有增长学识的好环境。
   老夫人听了老先生的话犯难了,心里想:孩子才十三岁,想回宋国都城都难,去周的都城不是更难了吗。孩子这么小,又是老家的一棵独苗,“放单飞”怎么能让 人放心?老先生好像看出了夫人的心事,急忙说:夫人别犹豫,这孩子不让他求学是毁了大器。我有个师兄是周王室的太学博士,学识渊博而且爱才惜才,家里养了 几个神童就学,也都是在民间选来的。他既不收学费也不要食宿费,而且待他们就像自己的亲生儿子。我去年在这请假出游就是去见他,我把聃儿的情况向他做了介 绍,他也想见见老聃,考察他的潜质。
  老夫人急忙向老先生致谢,三天后老聃随老师去求拜新师。
  老聃随启蒙老师到了 周都城洛邑拜见了博士,博士很赏识老聃,就收他为学生。老聃从此在这里天文、地理、人伦、物事无所不学,诗、书、易、礼无所不览,文章、典故、史书无所不 习,仅三年就又大有长进。博士又推荐他到王室的图书馆去做了管理员。这里收藏着天下典章的精华,老聃在这里如鱼游大海,鸟飞蓝天,学习如饥似渴,思考入理 入境。几年后因知识渊博、见解独到已经是名传天下的大学问家,被周天子用为藏室吏,也就是国家图书馆兼档案馆馆长。
  老聃在都城学问越来越大了,名气也就越来越大了,当时人们习惯于称有学问和有地位的人为“子”表示尊敬,所以人们开始称老聃为“老子”,以至后来人们忘了他的名,就把姓名和尊称合而为一,尊称为“老子”。以上内容由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链接:https://famous.a8z8.com/TheSpringandAutumn/20418.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