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节 悠哉待亡

齐王田健继了王位,齐国在他的手里为秦所灭。因为是亡国之君,也就没有个谥号,史书上也只能称他为齐王建
  齐王建在位的时候,列国的局势已经明朗,秦统一天下只是时间问题,六国生灭也只是时间和顺序问题,齐国还算幸运,在六国当中是最后一个灭亡的。
  齐王建主政这些年,政治上起决定作用的是母亲君王后。君王后聪慧贤达,和边安民,齐国的日子也算安稳。其实安稳的主要原因是秦国在实施“远交近攻”的策略中齐国于地理位置上远离秦国,所以一直在“交”的范围,齐国在外交上也就抱定了一条外交原则:和秦。
   还是在公元前259年长平之战爆发的时候,秦军攻打赵国,齐国和楚国救不救赵对秦至关重要,秦国采取了灵活的战略,如果齐、楚发兵救赵就撤兵,不发兵就 灭赵。当时赵国年景不好,粮食欠收,请求齐国支援点粮食,齐国没有答应。周子对齐王说:赵借粮食我们应该借给他,赵国就是齐、楚的屏障,就像人的牙齿和嘴 唇,唇亡则齿寒。秦国如果战胜了赵国,那下一个就是齐国。现在我们救赵,就像捧着漏瓮取水去泼烧焦的锅,已经刻不容缓。再说营救赵国是扶弱的道义所在,也 是在用赵国力量替我们去打强秦,不努力救人救己却爱惜自己的粮米,秦灭了赵,下一个就会灭齐,你留下粮米也是为秦所用,还有用处吗?
  良臣需要明君,你有再好的主意,遇到了昏君不采纳等于没主意一样。周子把成破利害分析得这么清楚,齐王建就是不听。
  这下赵国惨了,救兵没有,借粮不成,赵军在长平被围困断粮四十六天,最后全军投降,秦军又把投降的赵军四十五万人一夜之间全部坑杀,从此秦再没有强敌,齐也就没有了屏障。
  丧失良机,就是断送自己。
  因为秦军的主要攻击方向是魏、韩、赵和楚,所以齐王建虽然无能,却也过了一段太平日子。
  公元前249年,君王后去世。齐王建重用了无德无能的后胜做相国。这小子在任期间,只干了两件事。
  一件事是对秦绝对服从,秦国打谁不帮谁,让秦“远交近攻”的战略得到顺利实施,眼看着眼前一个个无成本阵地被攻占,还要每灭了一个都派使者去秦祝贺。
  另一件事就是在秦灭掉了其他五国之后,秦军转兵伐齐时,极力地劝齐王建放弃抵抗,举手投降。
  公元前221年,秦国几十万大军由伐燕的战场转兵压向齐国。齐王建为王这四十多年一直认为和秦是铁哥们,揍谁也不能揍他,所以基本上是不练兵,不设防。现在大兵入境,文无谋臣,武无良将,民不习战,这仗怎么打。
  秦国大军在王贲的指挥下,经历下(今山东省济南市西)、淄川(今山东省淄博市西南淄川城)直奔临淄。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王贲兵不血刃,仅两个月的时间尽占齐国全境,在后胜的“努力下”,齐王建拱手请降。
  捷报传到咸阳,秦王嬴政下令:齐王建本应诛戮,但念在这四十多年很听话,对秦始终恭敬有加,免死,和妻子一起迁到共城(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着有司每天给米一斗以尽余生。后胜,就地斩首。
  叛徒就是狗,被利用时就已被主子在心里鄙视,用完了也就该下锅了!
   王贲奉命杀了后胜,又派吏卒押送齐王建去共城,居所是茅屋几间,四周是苍山松柏。没有封户,宫眷遣散了,剩下的家人和随从有几十口,每天斗米不够吃,饿 得嗷嗷叫。此时不知齐王建做何感想,是否还记得在赵国要借粮时周子劝他的话。现在就是每天斗米,有司还常扣下不给。齐王建只有一个儿子,饿得夜里啼哭,齐 王建凄然起坐,看满天星斗,听松林风声,想起当时在临淄何等富贵,只因听信了后胜之言以至于亡国被软禁,饥饿穷山。没别的办法了,边想边哭,一直哭到死。 齐王建死了,宫人跑了,齐王建的儿子也失踪了,不知哪去了,成了一个谜。
  齐国人听说齐王建饿死了,做了一首歌唱道:
  松耶、柏耶,饥不可为餐。
  谁使建极耶?嗟任人之匪端!后人称这首歌为《松柏之歌》。
  吕齐灭了田齐兴,
  田齐灭了不再生。
  从陈完避难奔齐被齐桓公封在田地以田为氏起,经历桓子陈(田)无宇厚施民心,乞子田恒弑杀齐君,太公田和篡齐称候,威王自号为王而雄霸天下,到了齐王建,烟消云散。
  一首历史长歌到此曲终人散!以上内容由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链接:https://famous.a8z8.com/TheSpringandAutumn/44942.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