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节 养由基之死

楚康王继位后,在战略上就想北和晋,东战吴,避免两面作战。
  也是物极必反,双方都被这拉锯战搞厌倦了,都想喘口气。
  这时宋的左师(春秋时宋国设置的执政官)向戎,和晋的相国赵武关系亲密,也和楚国的令尹屈建是朋友。
   这一天向戎来楚国朝贡,说到当年华元为晋楚和好所做的事,都很感叹。屈建说:现在面北两大阵营,主盟国干戈不停,从属国就干戈不息,搞得民不聊生,如果 晋、楚和好,百姓能安居乐业,大国能休养生息,小国也能过上太平日子,倒是一件好事。楚国想和晋讲和的另一个原因是吴国的侵扰,想和了北边回头对付东边。
  向戎知道了楚国的态度,就想倡议晋楚两国会盟讲和。
  赵武也因为楚军屡屡伐郑晋国屡屡救郑搞得不得安生,指望着和谈成功可以过几年太平日子。两边都有这想法,就派人通知各自属国约期会盟。
  按照约定,晋的正卿(即相国)赵武和楚的令尹屈建到了宋国,各从属国的主政大夫也陆续赶到。双方约定休战,划定了各自范围内的从属诸侯国,规定了纳贡办法,就在宋国的西门外歃血定盟。
  双方进入阶段性的平和期。
  北边和是为了东边战。
  楚要对吴开兵,吴又偏是好战的余祭为王。
  吴国这时派相国屈狐庸(巫臣的儿子,在巫臣死后,又恢复了屈氏)诱降了楚的属国舒鸠(今安徽省舒城县东南)。
  楚国正在找机会对吴开战,马上派令尹屈建率兵讨伐舒鸠国。养由基请战要做前部先锋。
  屈建劝道:将军神勇天下皆知,但你毕竟年龄大了,舒鸠这样的小国,出师必胜,杀鸡焉用宰牛刀,就不劳驾老将军了。
  养由基说:楚军伐舒鸠,吴国必然救舒鸠。我多次和吴军对阵,比较了解他们,我请求参战,虽死无恨!
  屈建听他说出了“死”字,心里很不舒坦,仍然不同意他去。可是养由基态度坚决,坚持说:我受先王知遇之恩,常想以身报国以命报恩,现在有了这个机会,一定要让我去。不然我恐怕以后就没机会了。
  屈建只好同意了他的要求。但又不放心,就又派大夫息桓给他做助手。
   养由基带兵走到离城,与吴王的弟弟夷昧和相国屈狐庸所率的吴军相遇。息桓想等大军到了再接战,养由基说:吴军善于水战,现在离了船到陆地上来作战,是舍 长而就短。况且射箭、驾车不是他们的专长,我们应当在他立足未稳的时候,以突袭打败他。就没听息桓劝阻。自己执弓携剑,身先士卒和吴军交战,战斗中养由基 箭到人倒被他射死多人,吴军害怕他的神射,开始后退。养由基就追了上去,正好遇到屈狐庸的战车,就骂道:你这个叛国之贼,还有什么脸来见楚国人。
   他就想射屈狐庸,屈狐庸知道他的射箭神技,急忙驾车逃走了,而且跑的很快。养由基很吃惊吴人驾车技术怎么这么娴熟,就后悔没早射他。正在后悔呢,只见四 面铁叶车围裹过来,把他困在了这个瞬间围起的车城内。乘车的将士都是屈狐庸带人训练出来的射手,一时之间万箭齐发,养由基这个千古少见的神箭手就这样死在 了乱箭之下。
  北方人有句民谚,叫做“打死犟嘴的,淹死会水的”,谋者失于谋,技者亡于技,这是一般规律,养由基也是如此。
  养由基是我们这个民族所具有的英雄之气的缩影!
  息桓领着败军回去报告了屈建,屈建等楚军将士十分惋惜和悲愤。
  为了给养由基报仇,屈建把精兵埋伏在栖山(今江苏省沛县西南),派别将子疆领本部兵众去和吴军交锋,才战十几个回合,子疆回身败走。屈狐庸怕有埋伏不想追赶,姬夷昧登到高处一看,没有看到埋伏,大喊一声:楚兵已经逃跑了!
  就率吴军追了上去,追到栖山下,子疆返身接战,楚军伏兵齐起,把姬夷昧团团围住,哪里杀得出去。幸亏屈狐庸领后军杀到,这才杀退楚军救回夷昧。
  吴军战败回国去了,屈建攻破舒鸠,把这个小诸侯国消了号,做了养由基的“殉葬品”。
  公元前545年,楚康王去世,儿子熊员继位。他就是郏(jiá)敖。以上内容由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链接:https://famous.a8z8.com/TheSpringandAutumn/44946.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