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凿空

张骞凿空

  在西安市玉祥门外,矗立着一座雕像,高高的基座上,一位将军跨着骏马,手持象征着使者的节旄,坚毅的眼光望向西方,在他身后还有一位骑着马的随从,紧紧地跟在他的马后,这两个人就是西汉时出使西域的张骞和堂邑甘父。

  那是汉武帝建元3年(公元前138年)的事,刚刚即位的汉武帝不能容忍北方匈奴人的一再侵扰,决心对匈奴人开战,一举打败匈奴人,可是,匈奴骑兵在北方边境上已经横行了几十年了,要想打败他们谈何容易,汉武帝不得不苦思对策,这时,有一个消息引起了他的注意。据一个投降的匈奴人说,匈奴西边原有一个叫做大月氏的部落,后来被匈奴人打败,其首领的头颅都被匈奴单于做成了酒器,大月氏被迫远徙,其与匈奴之仇不共戴天,如果和它结盟,那么对抗匈奴就有了一个强援。

  可是从当时的长安出发,往西走出关中平原后,就是无穷无尽的陇山,陇山里面生活着被汉人称为羌人的少数民族部落,再从陇山往西,就不是汉人所知道的世界了,大月氏到底在哪里,怎样才能找到他们,到底能不能找到他们,这些统统都是未知数,而且,这一条路途当时都在匈奴人的控制下。因此,当汉武帝决定招募使者去寻找大月氏时,敢于出来应募的只能是那些具有非凡的勇气的人。

  最终一位来自汉中名叫张骞的出来应募,他当时在朝中为郎,也许是想闯荡出一番事业的想法,促使他接受了这个危险重重的使命。张骞,由一位叫做堂邑甘父的胡人作向导,带了一百多人,一行人离开长安,迤逦西行。出了塞后,他们很快就被匈奴人发现抓住,递送到了匈奴单于的面前,匈奴单于听说张骞是准备往西出使大月氏后,当然不同意了,他说:“大月氏在我们的西面,你们怎能越过我们的地方去找他们呢?”不过单于也没有把张骞他们怎么样,只是把他们扣留了下来。北方的草原上,一年一年的岁月在寒风中逝去,张骞在这里已经娶了妻子,生了儿子,匈奴人对他也渐渐放松了警惕,可是张骞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最后他找到一个机会,和手下人逃了出来,继续往西去找大月氏。又走了几十天,他们到达了一个叫大宛的国家。大宛人听说过东方有个富饶的国度叫做汉,可是从来没有见到过汉朝的使者,因此见了张骞格外的高兴,张骞告诉他们说:“我们是出使去大月氏的,如果你们帮助我们去到大月氏,我们一定重重酬答你们的。”大宛听了,就派出向导和翻译,送他们往西先到一个叫康居的国家,接着由康居送他们去到了大月氏。

  这样,张骞他们在出使十几年后终于抵达目的地,不过,大月氏虽然对他们也非常热情,可是他们在此地已经安居乐业了许多年了,他们早就没有了向匈奴复仇的愿望,也已经淡忘了远在好几千里之外的故土,因此,张骞在大月氏呆了一段日子,始终不能说服大月氏,最后只好带着失望的心情回国了。

  回国途中也不安全,要再一次经过匈奴人的地盘,虽然张骞他们刻意沿着祁连山走,想穿过羌族人的部落,以躲开匈奴人,可是仍然被匈奴人发现抓住,又被关了一年多后,趁着匈奴内部为争夺单于的位置发生内乱,张骞带了他的匈奴妻子,和堂邑甘父又逃了出来。

  汉武帝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张骞终于回到了长安城,十三年前,一同出使的有一百多人,最后只有张骞和堂邑甘父两个人回到了长安。虽然他们没有完全达成出使的目的,但是通过他们,汉朝对西边的广大疆域开始有所认识和了解。张骞在朝廷上,讲述了他曾经亲身到过的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国,以及他听闻的乌孙、安息、条支等遥远的国度,这些国家,或大或小,有的以游牧为生,有的与汉朝一样,以农业为生,气候、出产都大不相同,在大夏,张骞甚至还看到了汉朝四川出产的竹杖和布匹,询问售卖这些货物的商人,对方回答说是从东南方的身毒国进来的。

  张骞推断,既然四川的货物能通过身毒国而抵达大夏,那么必定可以找到一条从四川经过身毒国去大夏的道路,这条路将要比往西冒着危险,穿过匈奴人的地盘去西域好多了。汉武帝听从了张骞的建议,就派他去开辟西南方向的新道。其实身毒国就是今天的印度,从四川去印度,要翻越青藏高原,在当时根本不可能,更何况,四川盆地南沿都是重重的山脉,山里边众多的少数民族并不服从汉朝的管辖,汉朝的使者经常被他们杀害,因此汉朝开辟西南方向的努力很快就失败了。

  后来,张骞跟随大将军卫青出征匈奴,因为他在匈奴中生活过很长时间,对匈奴情况有所了解,知道哪里有人马所需要的水草,由于他的指引,大军得以不乏水草,张骞也因此立功被封为博望侯。可惜的是没多久,他因为和李广出军进攻匈奴时,延误军机而丢掉了侯位。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居于西方的匈奴浑邪王投降了汉朝,西去西域的路途上开始看不见匈奴人的身影了。张骞再次向汉武帝建言说:“西域有个叫乌孙的大部落,其首领称号叫做昆莫,早先的昆莫被匈奴人所杀,老昆莫之子被匈奴人养大后,单于让他带领回他父亲的部落,老单于死后,他就不太听匈奴人的号令了。如果能够和他结盟,一方面可以共同对抗匈奴,另一方面也可以影响到康居、大夏等其它国家。”汉武帝于是再次任命张骞为中郎将,出使西域。

  这次可与第一次出使时大不相同了,张骞率领了三百兵卒,除每人备了两匹马以外,还带了上万头的牛、羊及其它财物,随同出使的还有好几个副使,每个人都被授于了节旄,以便沿途中分别出使他国。

  通往西域的道路已经没有了匈奴人的威胁,张骞一行顺利地到达了乌孙。乌孙昆莫虽然对待张骞一行很客气,但是他年纪已大,儿孙争权,手下又对匈奴非常的畏惧,种种原因,使得昆莫无法做出决定。张骞只能派出副使到周围的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窴等国联络,回国时带上乌孙使者一起来长安,让他们了解一下汉朝的疆域有多广大。

  张骞回到长安后,被拜为大行,位列九卿,不久就因病去世。

  跟随张骞来到长安的乌孙使者回去后,向乌孙人讲述了汉朝是如何的人口众多,地广财饶。同时,张骞当初派出到大夏等国的使者也都陆续和其国使者回到长安,这样,不但汉朝对西域各国的认识进一步加深,西域各国也都开始认识了汉朝。而促成这些的正是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功劳,此后一段时期里,虽然张骞已经去世,出使各国的汉使者依然自称是汉“博望侯”张骞派来的,以此来取信于各国。司马迁用了四个字,来评价张骞的这一伟大历史功勋:“张骞凿空”,信夫!

本文链接:https://famous.a8z8.com/hanchaogushi/44695.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