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载,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之后,就毅然决然宣布废除从曾祖刘邦以来屈辱的"和亲"政策,不想再以委曲求全来换取生存空间,而是代之以铁血横扫匈奴,"壮饮胡虏血",一雪前耻。
基于战争的需要,汉武帝旋即进行了积极的军事部署和人员安排,当时皇帝委派对付匈奴很有经验的"飞将军"李广等名将集结边郡要塞,加强骑兵部队的建设,以便随时吹响攻击匈奴的冲锋号。
到了公元前138年,完成必要军事集结的汉武帝即派张骞首次出使西域,除了想打通西域,最大的目的和着重点还是在军事打击匈奴上,那就是通过联合西域的大月氏,断其右臂,前后夹击匈奴,让匈奴腹背受敌,远交近攻,用兵指向性很强。
总之,经过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的不懈努力,到汉武帝时代,对匈奴用兵的各方面条件已经趋于成熟,只差天子的一声令下了。
马邑之战正是这一系列军事部署的产物,同时吹响了帝国反击战的冲锋号,它也是汉武帝发动对匈奴的第一次战斗。
事情起于公元前134年匈奴向汉帝国的"和亲"请求,通过这次和亲,汉帝国设计了一次"诱敌深入"的伏击战。
反正这次的和亲已经调了个个,不再是之前为了息事宁人的委曲求全,而是匈奴人低姿态的"高攀",向大汉释放善意伸出的橄榄枝,因为此前汉武帝就曾高调宣布废除"和亲政策",便是腰板硬朗了的缘故。及至接到匈奴人的和亲请求(这回是匈奴求而不是大汉主动送),汉武帝便牛气十足地命群臣商议这美女还该不该送给匈奴,一时间更是群情激昂,七嘴八舌议论纷纷,且分个不送派和主送派什么的。
不送派以大行令王恢为代表,他慷慨激昂地建议汉武帝拒绝和亲,原因就是即使送再多美女,贪得无厌的匈奴人还是屡次背弃盟约不断扰边,送了也是白送,不如不送;而另一大臣韩安国(御史大夫)为主送派代表,他的理由是匈奴仍然兵强马壮,大汉还没有足够的军力来消灭它,为了避免两败俱伤,还是先奉行"和为贵",继续送美女笼络,群臣们还有很多人表示支持韩安国。不知什么原因,这回强硬的汉武帝却听取主和派的意见(是不是另有所图麻痹敌人也暂时存疑),决定挂起自己的强硬政策,继续与匈奴和亲,送上惹火美女。
果然,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有了一点"兵不厌诈"的况味,令人怀疑汉武帝当初答应和亲的初衷。
公元前133年,雁门郡马邑县富商聂壹(据说是一个"双重间谍"),先是诱惑匈奴单于说自己愿意做内应,让匈奴来攻打马邑。然后又通过主战派大行令王恢向汉武帝游说,要趁匈奴刚刚与汉朝和亲没有防备之心,设伏兵突然袭击来犯匈奴,即可出奇制胜。王恢怕汉武帝下不了决心,还特意向他讲授了战争史,用战国时期的弱小代国北抗强胡、南御诸国的事例来鼓励皇帝打击匈奴,顺便一劳永逸地解决边患问题,居然把汉武帝也给说得动心了,雄心勃勃的他旋即精心准备设计伏击匈奴,打响马邑之战。
马邑之战是汉武帝发动的第一次对匈奴的大兵团作战,实际上也是汉朝对匈奴的正式宣战,且在行动上结束了自汉高祖以来的长期和亲政策,自此之后,"武帝长久的御宇期间,前后执行这样的战役8次。"(黄仁宇语)
马邑之战是一场典型的伏击战。关于中原军队和北方匈奴的军事对抗,据史料显示,在汉之前的战国时,仅有两次对匈奴用兵的胜利,一是赵国名将李牧诱敌深入围而歼之;另一次就是后来冤死的秦国名将蒙恬率30万秦军北击匈奴,大破之,其余的都是防御为主。汉武帝此次克隆了李牧的诱敌深入计,可惜功败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