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们看过一部电视剧叫《狸猫换太子》,讲的是宋真宗的刘妃为了陷害李妃,诬陷李妃生下的是一只血淋淋的狸猫,是妖孽,而把李妃生下的儿子据为己有,自己因此坐上了皇后之位甚至是太后之位。后来是包拯包青天查明了真相,才使得“狸猫换太子”这个计谋败露。
其中涉及到的孩子就是宋仁宗赵祯。赵祯是一个仁君,善于纳谏,但不像李世民那样是个暴脾气,虽然纳谏还是忍不住要破口大骂魏徵是个老贼,等哪天就要杀了他,但是仁宗并没有。
在仁宗和包拯的关系中,包拯才是那个暴脾气。当时包拯还当着监察御史和谏官,屡屡犯言直谏,说到兴起的时候,唾沫星子都糊了仁宗一脸,仁宗一边用衣袖擦脸,一边还要听包拯的谏言,心里还想着:“嗯,你说的真对,我该听你的。”
有次包拯给仁宗提了一个建议,说三司使张尧佐这个人没啥上进心,也没什么作为,占着茅坑不拉屎,趁早换个人来做这个位置比较好。
按平常,仁宗肯定会允了包拯。但是这次他颇感为难,因为张尧佐这个人同他有点关系,是他的宠妃张氏的伯父。张饶佐要是把官丢了,张氏肯定要跟自己气一场。
要知道仁宗不是一般的宠这个张妃,他之前还想把张妃立为皇后的,结果被刘太后阻止了。不过后来张妃死的时候,仁宗不顾皇后的位子上有人,就下令把张妃追封为皇后。
所以这次,仁宗想了又想,找到了一个折中的法子,让张尧佐去当节度使。包拯的态度很坚决,就是不同意,两人就这么杠上了。包拯搬了救兵来,找了七位他的同僚也就是言官来同仁宗理论。
仁宗好生气,冲他们喊道:“节度使就是一个不重要的官位,让张尧佐去当能坏什么事?”
其中一个言官唐介毫不客气的说:“节度使怎么是不重要的了?连太祖太宗都曾当过。”
仁宗说不过,只好罢了,张尧佐被革了官位。仁宗回到后宫,对他的宠妃张氏说:“你伯父的节度使也没着落,谁让包拯是监察御史呢?我没法任人唯亲。”
仁宗有次退朝后回到寝宫,因为头皮痒,就立马换来梳头的太监替他梳一梳。这太监见到仁宗拿着一本奏折,就问道:“皇上,你拿的奏折是说是说什么的呢?”
仁宗说:“是谏建议削减宫中的宫女和侍从的。”
太监又说:“大臣们家中尚有舞姬歌妓用于作乐,皇上你为什么不能有?况且宫中的人数本来就不多,还削减,他们真的是太过分了!皇上你真的要采纳他们的建议吗?”
仁宗:“当然要采纳,他们总是为我好,为这个国家好的。”
太监想耍点小聪明,好让其他人看看自己在仁宗心中的分量,就一脸严肃地说:“皇上要是想要削减人数,奴才就来当第一个吧!”
太监本想着好歹自己是仁宗用惯了的,仁宗当然舍不得,自己既不用出宫,还能博得仁宗的好感,简直聪明极了。
没想到聪明反被聪明误,自己的名字赫然出现在出宫的名单上。
太监:我一点都不想出宫,皇上你为什么不按套路出牌,哭唧唧——
后来皇后问起仁宗怎么把自己的亲信给遣出宫了,仁宗回道:“他竟然劝我说不要采纳谏官的言论,还说他们都是过分的人,我当然不会把这种人留在身边。”
好在仁宗是个好脾气的人,即使被谏官冒犯冲撞的时候,他也不会小心眼地斤斤计较,不然,就算包拯有九条命都不够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