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悼襄王为何要派乐乘代替廉颇?乐乘和廉颇谁更厉害?

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去世,其子赵偃继位,是为赵悼襄王。公元前244年,襄王使乐乘代廉颇廉颇攻乐乘,乐乘走,廉颇亡入魏。其後十六年而秦灭赵。赵悼襄王为何一继位便要用乐乘代替廉颇呢?难道乐乘要比廉颇厉害许多吗?

想要知道赵悼襄王为何如此针对廉颇,我们就要站在赵悼襄王的立场上看待整个赵国以及战国的局势。赵悼襄王的身份是赵国的君主,但是赵国之前的太子并不是他,而是春平君。赵孝成王时期,赵国因为上党之地和秦国起了冲突,秦国发兵攻占上党后继续攻打赵国,秦赵两国在长平囤积了一共就上百万人之多的军队。在战国时期来说,上百万人参加的战役屈指可数,可见长平之战是两国之间的一场恶战。秦军攻势猛烈,一下子就打退了长途跋涉的赵军,让赵军退守到了长平。赵将廉颇根据双方的优劣形势,作出了赵军固守的方案,可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认为廉颇惧怕秦军,就派了赵括代替廉颇,最终在长平大败于秦。秦国杀神白起指挥秦军很快就攻破了长平,并一路打到了赵国都城邯郸。赵国见形势危急,便求和于秦国,赵孝成王为了和秦国签订停战协议,还答应割让给秦国五座城池,并将赵国备受宠爱的太子春平君质于秦国。秦昭王答应了赵孝成王的条件,下令收兵。

春平君是赵孝成王在位时期最喜欢的一个儿子,否则怎么会将他立为赵国太子呢?但是长平之战以后,赵国实在不敌秦国,只好出此下策,将赵孝成王最爱的儿子送到秦国。春平君原本是赵国的太子,是最有资格继位赵王的人,可是因为这一场大战,他不得不离开赵国,远赴秦国。不但要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还要担心赵国的王位。可惜,赵孝成王死的时候,春平君还远在秦国,无法回国继位。赵国国内早就决定了要拥护赵孝成王的另一个儿子赵偃继位赵王。可以说,赵偃的王位是侥幸得之。所以,赵悼襄王继位赵王以后才会如此担心赵国的局势。

既然春平君曾经是赵国太子,想必赵国朝局中有那么一部分人属于太子党,是春平君的政客。秦昭王听从臣子们的建议,不再扣押春平君,反而将春平君放回赵国。春平君错失王位,对赵悼襄王赵偃肯定是有怨恨的,秦国可借机挑起两人之间的争斗。

赵悼襄王继位后,不但要担心回国的春平君,还要担心赵国朝政中的位高权重之人,例如廉颇这样的大将。廉颇拥有很大的军权,在赵悼襄王继位初期还兼顾赵国相国一职,是赵悼襄王视为头号眼中钉的人物。刚好赵悼襄王宠信奸臣郭开郭开又和廉颇有仇怨,自然而然的,廉颇就成为了这对君臣共同的敌人。要除掉廉颇,首先就要收回廉颇手中的军权。郭开进献谗言,诬陷廉颇有谋反之心,赵悼襄王将计就计,用廉颇的助手乐乘代替廉颇,收回廉颇手中的军权。

此时廉颇正在前线攻打魏国,而且取得了胜利,正打算继续进攻以扩大战果,突然就得到了自己军权被收的消息,他还发现自己的职位竟然被一个手下给抢走了。气不过的廉颇振臂一呼,带着士兵们就攻打乐乘,乐乘打不过廉颇,只好逃跑。廉颇自知犯了错,畏罪潜逃到魏国去了。乐乘长期在廉颇手下当助手,能力虽然不如廉颇,但是受廉颇的军事影响较为深刻。在赵惠文王时期,秦国攻打赵国阏与,赵惠文王分别询问了廉颇和乐乘,廉颇和乐乘都给出了相同的答复,那便是阏与道阻且险,不好援救。我们可以看出,赵惠文王还是挺看重乐乘这位将领的。而乐乘到了赵悼襄王时期,可以说和廉颇一样都是朝中的老臣了,却依然没有大过廉颇,说明乐乘的实力稍逊于廉颇。

本文链接:https://famous.a8z8.com/jiangxianggushi/50392.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