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玄同,定州鼓城人,魏征家族原籍后裔之一,为政为官,颇有魏征遗风。他敢于上谏,对贵戚子弟例早求官;对门荫入仕的亲贵子弟才能钱却官位高;对以文学进身有真才实学的庶民出身的官吏不得升迁等种种情况表示强烈不满,直言上书论述,《旧唐书》卷八七《魏玄同传》关于此事有详细记载。
魏玄同的死,其实是一遭“农夫与蛇”的古代版。那时候,有这么一个人,叫周兴,是新州长安人,年幼时聪明好学,很有学识和才华,特别熟悉法律知识。开始任职为尚书都事,后来很快升任孟州河阳县令。
自古有才干的人,名望升得很快,也很容易被帝王发现。周兴也是如此,他的名声传到高宗耳朵里,就召见他,并且对他很赏识,准备提拔他。周兴听皇帝这么明显的暗示,也自觉很有把握,就在京城里等待正式任命的消息。没想到竟遭到内流宫中有的人反对,理由是他非内流官出身。
这里就得介绍一下什么是内流了,唐朝的制度,官吏大体分内流、外流两种。内流官包括三五品以上的公卿,四五品的大夫,六到九品的任官和任官的贵族子弟。在这以下等级的就是外流官了。周兴当时就是属于外流官,其实说白了就是一芝麻大小的官儿,想直接将其提升为内流官,自然遭到某些自认高人一等的人的反对了,高宗在如此多人的反对情况下,再加上周兴也只是有些小才,就没有坚持提拔他,所以,这件事就告吹了。但是,也没有谁想告诉他这个消息。周兴就一个人在京城苦苦等着任命的诏书。
当时的宰相魏玄同出于同情心,看他可怜,可是又不能泄露朝廷的机密,就对他说:“周明府(明府是唐朝时对县令的一种称呼),你该回县里去了。”岂知,好心没有好报。周兴这个官瘾很大,嫉妒心、疑心又很强的人,竟怀疑起魏玄同来,以为是这位宰相从中作梗,反对提拔他。“农夫与蛇”,魏玄同好心帮忙,却被反咬一口,而且,最后这个蛇恶毒得直接弄死了农夫。
自此以后,周兴就含恨在心,决定有朝一日狠狠地向这位宰相报复,并向那些瞧不起他的人进行挑战。这也是不得志、出身贫贱的小官对那些压抑他们的门第高贵的大官一种很容易引起的反感、不满和怨恨心理。不过,对周兴这个心胸狭隘的人来说,就更为突出了,怨恨变成了仇恨,报复转化成残酷。所以,在他成为酷吏以后,就专门把那些享有特权的大官作为他的主要打击目标,而且手段极其残忍。
周兴加入酷吏的过程和索元礼、来俊臣两人不同,后两者都是白手起家,平步青云,而周兴是“冒死”走出了一步险棋,当时朝廷明令表示,官吏不准投书在铜匦告密。但周兴写了一篇有关监狱方面的文章,也就是关于告密审查之类的,投了进去。武则天欣赏他这种勇气,不但没降罪于他,反而任用他掌管狱制,后来又由司刑少卿提为秋官侍郎,成为酷吏之首。
上位之后,周兴马上开始打击报复,找证据伪造证据诬陷魏玄同,以致于魏玄同被太后赐死于家,监刑御史房济对玄同说:“丈人何不告密,冀得召见,可以自证!”玄同叹曰:“人杀鬼杀,亦复何殊,岂能作告密人邪!”从容赴死。他至死都不愿意做告密之人,可惜却被奸诈之人不识好人心给陷害致死。也提醒了我们,对于某些人,帮助某些人,一定要看清事实本质,现在救人反被讹的频繁发生,有数人做周兴,但愿没几个人做魏玄同,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