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武帝司马炎整日为了北边边境的战事忧心,他派出的将领最总是打败仗。在这种情况下,他迫切需要一个有能力的将军,这个时候朝中大臣提醒:贾充是可以托付之人!
贾充,字公间。他的父亲贾逵官至魏国的豫州刺史,曾被封为阳里亭侯。贾逵老来得子,觉得上天眷顾他,必有后福,家里肯定有“充闾之庆”,所以给儿子取名 “贾充”。晋武帝司马炎对贾充尤为信任,曾说“车骑将军贾充,奖明圣意,谘询善道”、“雅量弘高,达见明远,武有折冲之威,文怀经国之虑,信结人心,名震 域外。”《晋书》说他“有刀笔才,能观察上旨”。
贾充这个人文采很出众,又能体察上意,这一点很重要。史书说他是“无公方之操,不能正身率下,专以谄媚取容”,意思挑是说这个人对手下的官员起不到什么模范带头作用,但是很会来事儿,深得皇帝的喜爱。
纵观贾充的一生,可以说他一直是坚定地追随司马氏。早在司马师时代,正元二年(公元255年)春天,魏镇东将军毋丘俭和扬州刺史文钦起兵叛乱,贾充就跟 随司马师一齐上了战场。他与邓艾合力打退了文钦的进攻,又参与平叛了很多关键性战役。等到司马师收拾完这帮反对者,贾充因为有功,增邑三百五十户,贾氏一 门在贾逵的爵位基础上,又扩大了食邑。等到司马师死掉,司马昭接过权杖执掌魏国,贾充被任命为大将军司马,右长史。
两年以后,又有一 个人想要站出来反对司马家族,贾充继续发扬精神,受命出去侦察敌情。在淮南,贾充见到了心怀鬼胎的诸葛诞,说了一堆慰劳的话之后,随便将话题引到了司马 家,故意试探道:“天下皆愿禅代,君以为如何?”天下的臣民都觉得当今天子不适合当皇帝,应该把皇帝的宝座让给司马昭,您看这样好不好?贾充问得随便,诸 葛诞却厉声回答说:“卿非贾豫州子乎,世受魏恩,岂可欲以社稷输入乎!若洛中有难,吾当死之。”他指责贾充忘了为人臣子的本分,甚至把贾充的父亲都抬出来 了。
诸葛诞把话说到这份上,贾充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他“默然”。回到朝堂上劝司马昭早做准备,后来诸葛诞果然起兵造反,贾充又贡献出自己的战术方针,帮助司马昭取得了胜利。
几年后,不甘于做傀儡的高贵乡公曹髦亲自带领侍卫、太监主动出击,要跟司马昭死磕。众人看见当今天子亲自拔剑上阵都有点慌:杀吧,他毕竟名义上是皇帝; 不杀吧,司马昭肯定不答应,只能步步后退。贾充见这帮人气得大呼:“公等养汝,正拟今日,复何疑!”一旁的成济听见这句话,上前结束了曹髦的性命。贾充再 次因为站对了队,进为乡侯,食邑又增加了不少。因为贾充的一贯忠信,他顺利成为司马昭的心腹,参与机密。
其后贾充再度表现出色,在继 承人的问题上又站对了队。司马昭对立谁为太子一直很纠结,感情上他更倾向于小儿子司马攸,但是礼法上又应该立长子司马炎,病中的司马昭询问贾充的意见。贾 充的女儿嫁给了齐王司马攸,但是贾充没有偏袒自己的女婿,而是“称武帝宽仁,且又居长,有人君之德,宜奉社稷”,把长子司马炎好好夸奖了一番。待到司马昭 死前将晋王的位置传给司马炎时,他拉着大儿子的手说:“知汝者贾公闾也。”
这句话很重要,司马昭等于明白地告诉自己的儿子:你能得到 这个王位都是因为贾充为你说了好话。熬了这么多年终于等来王位的司马炎听到这句话,自然会深切地感激这位支持者。当上晋王的司马炎自然给贾充加官晋爵,任 命他为晋国卫将军、仪同三司、给事中,改封临颍侯。曹奂退位,坐上皇位的司马炎刍然要犒赏有功人等,拜贾充为车骑将军、散骑常侍、尚书仆射,更封鲁郡公, 贾充的母亲泖氏为鲁国太夫人。司马炎对贾充很是信任,视为左右手,贾充的母亲鲁国太夫人死后,贾充按照礼法回家守孝,在朝堂上看不到贾充身影的司马炎很关 心这个“知汝者”,特意派身边的人代表自己去慰问一番,当司马炎面对北方战事无可奈何的时候,在侍中任恺、中书令庾纯的建议下,他想到了贾充,贾充总是能 为司马家族铲除一切的反对者,司马家需要贾充。武帝司马炎在圣旨中甚至说:“使权统方任,绥静西夏,则吾无西顾之念,而远近获安矣。”他将所有的希望都寄 托在贾充身上了。
拿到圣旨的贾充只有郁闷的份儿了:北方战事打了好几年没有一次胜仗,自己就一定能打赢吗?即便打得赢,放着京师的好日子不过,谁心甘情愿去边境上受苦呢?贾充郁闷是郁闷,没得选择,只能领旨谢恩。
任恺跟庾纯举荐贾充的目的不是只为了国事分忧那般高尚,他们有私心。任恺跟庾纯是一伙的,对贾充一直很不满,希望借口平叛,让贾充远离权力中心。贾充也 的确像是能胜任这个工作的人,这步棋走得很高妙,表面上看不出什么破绽。贾充也知道是背后有人作祟,想要赶走自己,但他也没辙,一是皇帝已经下旨,二是任 恺家世代为官,妻子是魏明帝曹睿的女儿,有一定的影响力。让贾充更为忌讳的是,任恺为人刚毅,在朝中大臣中颇有威信。
贾充硬来不行,只能先拖延不办。但是拖延不是办法,总是要走的,转眼贾充出行的日子近了,饯别的日子到了,荀勖跟贾充关系还不错,就给贾充出主意说:“公,国之宰辅,而为一夫所制,不亦鄙乎!然是行也,辞之实难,独有结婚太子,不顿驾而自留矣。”
荀勖想的办法是贾公嫁个女儿给当今太子,这样贾充的身份就变了,以前功劳再多也只是臣子,以后摇身一变就成了皇亲国戚,国丈大人不好轻易外出带兵,这样 不就可以留在京师了吗?贾充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但是“孰可寄怀”,苦于没有联姻皇室的办法。荀勖二话没说,揽下了这件事。
不久宫中举 行宴会,荀勖趁机提出太子的婚事,又说“充女才质令淑,宜配储宫”。武帝司马炎不是傻子,他对儿子的婚事早已有了主意,他心中属意的是卫的女儿,司马炎 总结道:“卫氏女有五可,贾氏女有五不可。卫氏女贤惠多子,皮肤白皙,又长得漂亮动人;贾氏女以嫉妒著名,少生子,同时又貌丑而短黑。”武帝站在一个男 人、一个父亲的立场仔细分析了这门婚事,无论是遗传基因还是外貌品性上讲,都没有选贾充女儿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