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公元321—379年,一作公元303—361年),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世称王右军、王会稽。

王羲之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他出身于书法世家,其父王旷,伯父王敦王导,叔父王廙,堂兄弟王恬、王洽等都是当时的书法名手。王羲之七岁即拜女书法家卫铄为师学习书法。卫铄,师承钟繇,妙传其法。她给王羲之传授钟繇之法、卫氏数世习书之法以及她自己酿育的书风与法门。王羲之临摹卫书一直到十二岁,已有小成。后转而习东汉「草圣」张芝的书法,亦学李斯、梁鹄、张昶、蔡邕等,「兼撮众法,备成一家」。

王羲之的书法圆转凝重,易翻为曲,用笔内厌,被誉为「龙跳天门,虎卧凤阙」。他在汉魏质朴淳厚书风的基础上,精研体势,增损古法,一变汉、魏以来的书风,创造出一种妍美流便、雄逸俊雅的今体书风。王羲之的正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媚劲健,草书浓纤折衷,千变万化,纯出自然。由于他在书法艺术上的卓越成就,被后世人们尊称为「书圣」。

王羲之为了练好书法,他每到一个地方,总是跋山涉水四下钤拓历代碑刻,积累了大量的书法资料。他在书房内、院子里、大门边甚至厕所的外面,都摆着凳子,安放好文房四宝,每想到一个结构好的字,就马上写到纸上。他在练字时,常凝眉苦思,以至废寝忘食。据说有一次,王羲之在木板上书写祭祝的文字,之后拿去雕刻。不料,由于他笔力强健,落笔有劲,字迹渗透入木竟达三分之深,这就是成语「入木三分」的由来。王羲之这种出众的书艺和功力,当然是他长期勤学苦练的结果,诚如宋代文学家曾之固所言:「羲之书法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相传王羲之很喜爱鹅,曾有「王羲之书换白鹅」的故事。他时常站在池边,对鹅沉思。王羲之认为养鹅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能从鹅的某些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王羲之的执笔方法是食指高钩,正如鹅头那样昂然微曲,拇指置于食指与中指之间,无名指内钩,抵住笔管的下端,小指紧贴无名指,运笔时就像鹅的两掌齐力拨水,使全身气力都贯注到笔尖上。

王羲之为人坦率,不拘礼节,从小就不慕荣利。《世说新语》里载有王羲之「坦腹东床」的美谈。东晋当时的太尉郗鉴欲与王氏家族联姻,就派了门生到王家去择婿。王导让来人到东厢下逐一观察他的子侄。王家的子侄听说来人是郗家派来选女婿的,一个个都神态矜持。只有王羲之在东床上坦胸露腹地吃东西,好像不知道有这回事一样。门生回去后据实禀报,郗鉴听了,不禁拍手赞叹道:「这就是我要找的佳婿。」于是郗鉴便把女儿郗浚嫁给了王羲之。从这则逸事上看,王羲之从小就具有旷达的性格,很少为一些小事戚戚于心。也许这就是他的书法雄浑开阔,具有自由气象、潇洒神态的原因之一吧。也因为这个典故,后来人们就把「东床坦腹」、「东床」作为女婿的美称,或称呼他人的女婿叫「令坦」。

王羲之一生淡泊名利,不慕荣达,雅好养性。因少有美名,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屡次征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等职,他都坚辞不受。但是当王羲之不得已而任官时,他又决不尸位素餐。在任职期间,王羲之关心百姓的疾苦,开仓放粮赈济饥民,并向当时的宰相谢安和参与朝政的殷浩等人提出过一些重要切实的政见。

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农历三月三日,王羲之同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绍兴兰亭修禊(一种祓除疾病和不祥的活动),众人饮酒赋诗,汇诗而成《兰亭集》,公推王羲之作一篇序文。羲之即兴挥毫,这便是后来名传千古的《兰亭集序》。此帖为草稿,28行,324字,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这篇序言,不仅文采斐然,其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为千余年来书家所公认,这实际上也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的顶峰。王羲之当时兴致高涨,写得十分得意,据说后来再写已不能逮。其中有二十多个「之」字,写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芾称之为「天下行书第一」。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对《兰亭序》十分珍爱,死时将其殉葬昭陵,留下来的只是别人的摹本。今人所见,皆为《兰亭序》临摹本。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很丰富,除《兰亭序》外,著名的尚有《官奴帖》、《十七帖》、《二谢帖》、《奉桔帖》、《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乐毅论》、《黄庭经》等。其书法主要特点是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极赞王羲之的书法之美。

王羲之书法艺术成就很高,不仅全面精通古代各种书体,而且创造出一种适应时代需要的新体,并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风格体系,对历代书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

本文链接:https://famous.a8z8.com/jinchaogushi/18553.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