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历史,也是中央集权不断加深的历史。一直到最后一个封建帝国灭亡,皇帝们从不曾减缓加强自己统治的脚步。
在秦汉时期还分封王国,到了清朝王爷没有广阔的封地,更多的只是代表一个地位。在清朝三藩之乱后异姓不王,封王爷的多为爱新觉罗家的子孙,而这些王爷中地位最高的当属铁帽子王。
所谓“铁帽子王”,就是王位可以世袭罔替,后代继承的是王位,而不需要通过降爵袭封。不过虽然叫“铁帽子王”,但并不代表真就那么“铁”。
王位的确不会消失,但是继承爵位的人却可以一换再换。也就是说如果一位爱新觉罗家子孙继承了祖辈上铁帽子王的封号,并不代表他一生都富贵安康,如果他犯了错照样会受到处罚,然后朝廷会将爵位换到另一个人的头上。
晚清有一位铁帽子王,尽管继承的是清朝八大铁帽子王的爵位,但下场却很惨。仅仅是因为得罪了洋人,就被洋人逼迫自杀,妻离子散。这位王爷便是庄亲王爱新觉罗·载勋。
第一位庄亲王是清太宗第五子硕塞,第三代是康熙帝十六子允禄,载勋是康熙帝五世孙,于光绪元年袭封庄亲王的爵位。他之死与晚清一场农民起义运动有关,也与一项条约有关。
光绪二十七年,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之后,清政府与八国联军议和商议签订《辛丑条约》。在会议上,载勋被西方定为“祸首”之一,要求清政府将载勋处死。
载勋真的是祸首吗?在中方看来并不是,他只是做了一个国家受到外族侵略该做的事情而已。
晚清最大的一场农民起义运动是太平天国起义,而在此之前还有一项起义运动影响深远,那就是义和团起义。与太平天国运动不同的是,义和团主张扶清灭洋,因此曾有一段时间受到清政府扶持。
外国列强对于这一股势力自然是恨不能除之而后快,而慈禧太后却选择了保下这股势力。光绪二十六年,在义和团运动势力逐步扩展之时,包括载勋在内的清朝上层统治者渐渐的有了借助义和团势力抵抗洋人的想法。
后来慈禧太后因为某些错误信息,以为八国联军进攻是让她还政给光绪,于是改为支持义和团向各国宣战。载勋这个时候接受慈禧太后之命,统率京津地区的义和团人员。当时但凡来京城的义和团人员,都要先到庄亲王府登记,然后在这里领取自己的任务。
载勋为了彻底借助这股力量,甚至在自己的王府内设立拳坛,他自己也身着短打,头戴红巾,一副义和团成员的打扮。
八国联军向大清宣战,以消灭义和团为借口,借机进一步瓜分中国。而载勋作为联络义和团的主要人员,在战后议和中被八国联军定为“祸首”理所应当,最后被慈禧太后赐自尽。
如果大清有实力与八国联军作战,并且获得了战争的胜利,那么载勋一定是大功臣之一。但可惜的是这场战争大清惨败,他就只能成为“祸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