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汉卿是元朝著名的戏曲作家,是元代杂剧的奠基人,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号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列“元曲四大家”之首。著名的杂剧《窦娥冤》,就是出自关汉卿之首,是中国文学历史上悲剧的典型代表。
关汉卿大约生于公元1219年,去世于公元1301年,经历了由金入元的过渡时期,后世许多资料将其称之为“金之遗民”,号已斋叟,为大都人氏。当然除此之外,还有祁州人和解州人的说法。
关汉卿曾经在《不伏老》中自我评价道:“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说了这么一句话,很有可能是关汉卿自己觉得自己的个性十分的执拗,所以以铜豌豆自比。
他也毫不避讳的自言:“我是个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而遗留的历史资料也证明,关汉卿与勾栏院的联系很深,时常留连于此。大抵大多数艺术家都是如此,有自己的原则,同时也有自己的放荡。在关汉卿看来,留连于勾栏妓馆中并不是什么值得丢脸的事情,可谓是真真的风流。
《析津志辑佚·名宦》曰:“关一斋,字汉卿,燕人。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是时文翰晦盲,不能独振,淹于辞章者久矣。”
《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
这以上两本历史书籍,都曾说明关汉卿本人在杂剧艺术史上的个人成就,不约而同的对关汉卿的文采进行了称赞。
关汉卿本人也确实有超越时人的思想,因此他所作的杂剧才能超脱于众人,被时人广为传唱,同时也流传到今时今日。
关汉卿所处的时代是金末元初之时,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的突出。每一个朝代的更迭,受波难最严重,生活最痛苦的都是底层人民。而关汉卿所描写的包括《窦娥冤》在内的大部分作品,都是立足于现实,将其描绘出来,然后倡导反抗精神。
元朝是一个非常矛盾的国家,国家体制采用的是封建体制,但是却并没有废除奴隶制度。而最为重要的是,中原落入元朝统治者的手中之后,这个国家实行的是阶级统治的政策,将领域下的人民分为四等人。而汉族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社会地位不高,特别是底层人民受剥削严重。
关汉卿曾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流亡生涯,而在这段时间中,关汉卿见到了太多太多的悲剧以及社会的黑暗、官府的腐败等等。这些所见所闻,后来都成为了他创作的原材料。所以在关汉卿的作品中,会有皇亲国戚、豪权势要葛彪、鲁斋郎的凶横残暴,“动不动挑人眼,剔人骨,剥人皮”的血淋淋现实,又有童养媳窦娥、婢女燕燕的悲剧遭遇。
当然对于现实生活的残酷揭露和反映,并不是关汉卿能有如此高成就的重要原因,而是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倡导的那种反抗精神。
关汉卿刻画人物最为出色的,大多数都是他笔下的那些普通女性人物,诸如窦娥、妓女赵盼儿、杜蕊娘、少女王瑞兰、寡妇谭记儿、婢女燕燕等。这些姑娘们,大多数都出身低贱,深受封建统治阶级的凌辱。在描写这些人物的悲惨遭遇的同时,也将这些女性坚强、善良、乐观、聪明、机智的性格展现出来。赞扬了她们不向现实屈服的抗争精神,歌颂了她们敢于向黑暗势力展开搏斗、至死不屈的英勇行为,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代,奏出了鼓舞人民斗争的主旋律。
正是有这样积极的精神领导,关汉卿的作品才能在当时广为人知,同时也流传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