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士慎生于公元1686年,去世于公元1759年,是清代著名画家,为安徽休宁县人,此后寓居扬州,代表作有《苍松偃蹇图》、《潇湘灵芳图》、《绿萼梅开图》、《洒香梅影图》、《月珮风襟图》、《灵根出谷图》等。
对于汪士慎此人,想来大家了解到的信息,基本上都是他在扬州时的生活。说来也非常奇怪,汪士慎的人生经历的确是以他三十七岁的时候搬到扬州为分界线。我们都知道他三十七岁的时候寓居扬州,寄住在老乡马曰管、马曰璐兄弟家。等以卖画为生,积攒了一点积蓄之后,便在扬州买了一个老房子,此后便住在自己买的家里。然而可惜的是有了自己的房子后没有多久,汪士慎就不幸患了眼疾。尽管情况越发严重,但是囊肿无积蓄的他也只能任其发展。最重要的是,为了生活,在眼睛因为疾病十分辛苦的时候,仍然要画画为生,这也使得眼疾越发严重。
等到了后来,汪士慎的左眼因为无钱医治和劳累过多而失明,没有多久右眼也随之失明之后,汪士慎就成了一个盲人。此后的生活,便是在不断的拜访知己中度过,一直到他七十四岁的时候去世。
对于汪士慎三十七岁之后的后半生,大家都清楚。然而在三十七岁之前,汪士慎在自己的家乡安徽休宁县是如何生活的,却吧听不了解。后世之人,只能从汪士慎留下的只言片语以及一些细微线索中推断一二。
汪士慎与人交往的时候,从来不谈轮曾经的事情。有些人猜测汪士慎是不是在自己的家乡留下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但实际上汪士慎在落笔之时,常常著“富溪汪氏”以及“溪东外史”。从这儿我们至少可以判断,汪士慎并不惧怕让别人知道自己是哪儿的人,所以他不一定在家乡犯了什么事儿。
第二,汪士慎有“汪六”和“汪六先生”的称号,所以也许他在家是排行老六,所以以此相称。
第三,汪士慎有两首诗,或多或少提到了他年少之时的生活。我们能从这两首诗中,隐约明白他此前的生活。
其一
忆昔同少壮,怀抱多慷慨。
接纳重义气,谈笑生悲凉。
其二
身依故土家何有,鬓欲成翁事已非。
寄语故人应怜我,我怜无处对春晖。
年少时的汪士慎和所有的年轻人一样壮志满怀,希望能成就一番事业。然而在后来却经历了变故,变成了今日的模样。第二首,写仍然念着故土,但是家却没有了。想要获得故人的怜惜,想要报答父母的恩情却无法为之。是否汪士慎和家乡的谁有了冲突,使得他不得不离开故土等等。两首诗道尽了汪士慎的悲哀和无奈,让人感慨。
汪士慎是一个技巧高超的画家,这一点绝不否认。虽然也许他的画作在当时不受主流市场的欢迎,但是却仍然能得到文人墨客的赞扬。他擅画花卉,随意勾点,清妙多姿。精画兰竹,尤擅长画梅,笔致疏落,超然出尘,笔意幽秀,气清而神腴,墨淡而趣足,其秀润恬静之致,令人争重。阮元《广那个诗事》说他:“老而目瞽,然为人画梅,或作八分书,工妙胜于未瞽时。”
其次汪士慎是一个非常悲剧性的人物,三十七岁的时候遭遇变故离开故土,寓居扬州。在扬州以卖字画为生,却不受主流市场喜爱。好不容易十多年来存了一点积蓄,得以置办房产,没有多久却又患了眼疾,最后双目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