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画家、官员,他的画作无论是当时,还是放在今天,都受到大家的热烈追捧。
据说在清朝的时候,曾经有一位江苏的程姓商人,愿意用1000两银子,作为郑板桥的润笔费,希望求得他的大作。1000两银子不要觉得少,是很大的一笔费用了。众位不要被今日的电视剧误导了,电视剧中动辄几万几百万两的银票,全都是戏剧需要。实际上按照当时的物价,1000两银子,已经能购买15万石的大米,是一笔非常大的开销。
而到了今日,各大拍卖会上,郑板桥的真迹,价格也是屡屡创出新高。笼统一点来说,小幅的郑板桥画作价格到几十万,而中型画作价位在几百万,至于大篇幅的郑板桥真迹更是高达千万。一千万啊同志们,这一千万要是拿给我,我早上买油条就可以买两根,一根拿来吃,一根拿来扔着玩。想想都潇洒,不过咱们平头老百姓也只能做做吧白日梦,满足下自己的幻想了总的来说,郑板桥的画作从清朝到现代,一直都受到大家的追捧。可是为什么他的画作能受到这样的待遇呢?为什么那么多的人,愿意花大价钱买他的画呢?
基本原因,当然是因为郑板桥的绘画水平很高,具有很大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郑板桥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他所作的画作,不是“再现”,也不是前人的借鉴,而是有他自己非常深刻的意义的。
郑板桥最擅长画兰、竹、石。兰、竹是中国文化中的“四君子”,自古以来都受到文人墨客的欢迎,许多画家都喜欢画这两样东西,所以这兰花和翠竹咱们暂且不表,只说顽石。
石头在中国水墨上山水画中,算是一个非常基本的东西。凡是画家,人人都会画石,但是能将石头画的像郑板桥那般好的,却很少。石头是死物,所以很难表现。但是石头到了郑板桥手里,他却能赋予无情的顽石以生命情感。如他是《柱石图》,画幅中央别具一格地画了一块孤立的峰石,却有直冲云霄的气概,四周皆空没有背景。画上四句七言诗:“谁与荒斋伴寂寥,一枝柱石上云霄,挺然直是陶元亮,五斗何能折我腰。”诗点破了画题,一下子将石头与人品结合到一块儿,赞赏石头坚硬的品格。
第二,郑板桥的画作通常都是诗、书、画三者合二为一。既是画作,同时也有诗作和书法的体现。而偏偏郑板桥的诗书画都具有很高的造诣,他画必诗,诗必佳,这就让他画作的价值成倍的增长。
第三,郑板桥的画作每每都是他本人性情的体现,是他表达内心意义的工具。观郑板桥的画作,许多都富有哲学意义。就如《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表达了竹子坚强的品格。
无论是古代的人们,还是今天的我们,大家之所以对郑板桥那般的情有独钟,正是因为他的作品有个性,有意境,有创新,有感染力。所以无论是清代还是在新中国,郑板桥的真迹都价值很大,也就说的过去了。
郑板桥为扬州八怪之一,他本人有“三绝”,而这“三绝”在前文也曾经提到过。没错!这“三绝”便是:诗、书、画。
郑板桥的一生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正是“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郑板桥的诗、书、画,同时都是一体的,正所谓“画必诗,诗必佳”便是如此。板桥的诗:“板桥诗文,自出己意,理必归于圣贤,文必切于日用。”;书:“书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极瘦硬之致,亦间以画法行之。”;画:“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
书画需要用实例来说,本文只列举一首诗,大家便可知道郑板桥诗书画的造诣了。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诗云》: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也有人说,他的“三绝”,在于他所擅长画的兰竹石。李斗《扬州画舫录》:“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人。进士。兰竹石称三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