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辫帅”张勋简介 张勋是怎么死的?

说到张勋,大家第一个反应一定是著名的“张勋复辟”!张勋在晚清至近现代时,在当时的确存在着影响,但并不足以让他能在历史书中出现。之所以能被人们熟识,就是因为由他主导的那一手复辟闹剧。

张勋,是晚清忠臣,中国近代封建军阀,江西省奉新县人。张勋生于公元1854年,去世于公元1923年,原名张和,后改名张勋,字少轩、绍轩,号松寿老人,去世后溥仪赐谥号忠武。

张勋是一个坚毅的男人,他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尽管早年双亲尽逝,张勋对于自己的人生却有着自己的想法。所谓盛世重文臣,乱世看英雄。在晚清那个动荡时代,想要迅速的出人投地,不是参加科举,然后熬资历的往上升。而是参军,然后凭借战场厮杀得来的军功,受赏封爵。

公元1884年,这一年张勋三十岁。所谓三十而立,到了这个年纪的男人,必须要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而张勋当时在众多条道路中,选择的便是参军。清光绪十年,张勋在长沙参军,随后因为他的坦率直白、果决勇猛,参加了中法战争。随后不久,在广西提督苏元春的麾下担任参将。中日甲午战争后,又随四川提督宋庆调驻奉天。

公元1895年,清历光绪二十一年,张旭投靠了自己辅助最久的上司,那就是袁世凯。投靠袁世凯后,被任命为新建陆军工程营管带,行营中军。

大家熟知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影响最深,发展迅速的农民起义运动。但其实早在太平运动爆发之前,晚清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无数,其中较为著名的便是在山东一带兴起爆发的义和团运动。公元1894年,清朝政府因为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破不得已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条约签订后,本就对中国虎视眈眈的列强,更是止不住自己想要侵略扩张的野心。

面对列强的不断进犯,和无耻的侵占,最先给出反应的是那些生活在底层的平民。群情激奋的民众,自发组织起来,最终成立了“义和团”。他们以“扶清灭洋”为口号,大肆摧毁西方教堂,杀死西方传教士。在西方列强的逼迫下,清政府出兵镇压。而张勋也参与了此次镇压行动,并且凭借在此次镇压的表现,积累军功无数。899年升总兵,1901年调北京,宿卫端门御前护卫,多次担任慈禧太后光绪帝的扈从。1909年溥仪即位后,历任江南提督,率巡防营驻南京。

后来溥仪退位,清朝覆灭。中国大地流行了一股断发的风潮,被新潮流新思想影响的民众,纷纷剪掉头上的辫子,留起了咱们再近代电视剧中最常见的发型。而在这股风潮下,仍由许多人并没有剪掉象征封建的长辫。特别是张勋,他不仅自己不剪掉辫子,还禁止自己的部下军士剪掉辫子。也正因为这个特立独行的表现,他和他的军队被时人称为“辫帅”和“辫子军”。

清朝虽然覆灭了,但是张勋等封建制度的拥立者却并没有放弃。张勋和袁世凯尽管表面上支持新政府,但实际上内心一直都想要恢复封建制度。所以后来抓住机会,袁世凯便祭祖称帝,自立为皇。而张勋呢!趁着新政府内部的矛盾,大总统黎元洪和国务总理段祺瑞之间发生“府院之争”,率军进驻北京,将当时的大总统黎元洪赶出北京。随后拥立溥仪称帝,当时的街上挂满了龙旗。张勋被溥仪任为议政大臣兼直隶总督、北洋大臣,但是这场复辟闹剧仅持续了十二天,便被段祺瑞击败。辫子军的覆败,实际上已经意味着张勋的没落。

复辟失败后的张勋,逃入荷兰驻华公使馆,后又继逃到天津德租界。公元1923年,当时已经六十九岁的张勋因病逝世,溥仪赐其谥号“忠武”。

本文链接:https://famous.a8z8.com/lishirenwugushi/55594.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