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胤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胤礽为何结局悲惨?

早几年,清宫电视剧极为火爆。特别是对于康熙帝到雍正帝过渡的九龙夺嫡时期,尤其受编剧的喜爱。不仅仅是电视剧,在网络小说方面,也出现了许多以此为背景的故事。无论是电视剧,还是在网络小说方面,对于胤礽这种在夺嫡中的失败者,都极力塑造他失败者的形象。

与皇四子、皇八子、皇十三子、皇十四子之类的相比,皇太子胤礽在这些创作中,常常被塑造成一个骄纵不堪之人。虽然胤礽在历史上,的确性格骄纵,但这并不是他的全部。受这些电视剧、小说影响,大部分的观众,都认为胤礽就是一个被宠坏的孩子,毫无能力可言。这些观点其实都是错误的,历史上真正的胤礽虽然的确存在着不小的缺点,但也有许多闪光的优点。

中国古代各朝历代都是以孝治天下,就算放在今日,孝道也是平衡一个人品格的重要指标。诸如婚嫁之时,会考虑对方是否孝顺父母等等。皇太子胤礽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他是一个有孝心的孩子。在胤礽九岁时,为完成曾祖母孝庄太后游览五台山的心愿,同皇父陪伴老祖母往游。康熙二十六年孝庄太后病重时,十三岁的太子更是衣不解带,陪着父亲一同悉心照顾年迈的曾祖母,宿于慈宁宫外,康熙亦不忍视。

康熙对自己这个生儿丧母的继承人极为重视,他自己都说过他一天中最重要的两件事,一是向皇太后请安,另一个就是过问皇太子的学问。而胤礽也没有让自己的父皇失望,小小的胤礽不仅自幼聪慧,而且极为刻苦。对于各种知识,表现出了强大的热情,学业进步很快。康熙帝曾说过:“皇太子从来惟知读书,嬉戏之事一切不晓”,“骑射、言词、文学,无不及人之处。”,能熟练运用满、汉、蒙三种文字。史载皇太子读书“自初读至终篇,为时甚久,目不傍视,身不斜倚,无惰容,无倦志,正襟端坐,口诵手披。诸臣仰睹睿容,罔不欣忭”

康熙帝不仅仅关注胤礽的学习,同时也不忘培养他的时间能力。康熙帝去某个地方,总爱带上胤礽,在实践中教导。到了后来,更是让胤礽代为监国、祭祀等,信任异常。而这个时候的胤礽,还是一个完美的儿子,一个完美的国家继承人。留守京师时,“举朝皆称皇太子之善”。康熙帝自己也说:“皇太子所问,甚周密而详尽,凡事皆欲明悉之意,正与朕心相同,朕不胜喜悦。且汝居京师,办理政务,如泰山之固,故朕在边外,心意舒畅,事无烦扰,多日优闲,冀此岂易得乎?朕之福泽,想由行善所致耶!朕在此凡所遇人,靡不告之。因汝之所以尽孝以事父,凡事皆诚恳敦切,朕亦愿尔年龄遐远,子孙亦若尔之如此尽孝,以敬事汝矣。因稔知尔诸事谨慎,故书此以寄。”

康熙三十七年,康熙第一次册封诸成年皇子,包括胤禔为多罗直郡王,胤祉为多罗诚郡王,胤禛、胤祺、胤佑、胤禩,俱为多罗贝勒。受封诸子参与国家政务,并分拨佐领,各有属下之人。成年皇子的册封,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皇太子的权利。在后来皇子权柄越重之后,对太子的影响更是深厚。这件事情,是对皇太子的考验。可惜的是,也许从小就受到父亲的疼爱器重,所以面对这么多兄弟夺走自己父亲的注意力,皇太子表现的极为焦虑暴躁。于是,在皇帝与储君、诸皇子与皇太子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日益加剧。

而对于自己的这个儿子,康熙抱着最大的善意看待。他一直认为太子之所以会变成现在这样,都是受小人挑拨。而他对太子长期的姑息养奸,最终也让太子越发放肆骄纵。从前的君子气度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乖戾暴躁、不可一世、蛮横无礼的性格。最终在种种事件的冲击下,胤禛被废黜太子之位,最终惨淡收场。

而造成胤禛由一个完美储君,变成一个暴躁之人,最后失去皇位继承权的原因。除了胤礽自身的原因之外,还有各皇子的联合压制。最重要的是康熙在对待太子方面,太过惯纵,最终使他越来越放肆,才导致了最终的结局。

本文链接:https://famous.a8z8.com/lishirenwugushi/55713.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