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兵力几乎是清军的一倍,三藩已饮马长江,为何还是败给康熙

当年明军号称二百万人马,李自成号称百万,清军不过二十万,结果呢?所以,兵力只能算做夺取政权的一个参考,不能算作绝对依据。

三藩之间并非铁板一块

当时三藩并非铁板一块,其中以平西王吴三桂势力最强,平南王尚可喜和靖南王耿精忠追随其后,其中尚可喜孙子尚之信反叛之心比较强,但是尚可喜比较忠于大清。从元末明初的农民起义过往经验来看,三藩未必不是朱元璋张士诚陈友谅,尤其是三藩在反清的过程中,台湾的郑氏也在反清,结果还没跟清军打怎么样,郑氏先跟耿精忠打了起来,原因就是在清军入关的过程中,三藩和明朝遗老积怨太深。

名不正则言不顺

郑氏和耿精忠之间的矛盾,其实也就是三藩名不正言不顺的问题,当初吴三桂在昆明杀死永历帝,就标志着三藩不可能和明朝遗老一同进行反清复明,而吴三桂在反抗的过程中打着的旗号就是反清复明。尤其是后来吴三桂登基的举动更是伤了汉人地主士大夫的心,在没有形成反清统一战线,而且内部矛盾极大的情况下,三藩被各个击破,后来在台湾的郑氏也一并被打败了。

清廷方面团结一致,并且早有准备

与三藩离心离德的政治情况来看,清廷一方反而是上下一心,满蒙合作,共同打击三藩。其实清廷也知道三藩早晚是祸害,在康熙登基之初就将平定三藩当做重要的目标来做。而清廷在对三藩一开始就是早有防备,比如分封之地,尽是东南和西南,历史上从来没有从福建、广西、广东、云南走出一个全国性的政权,可以说,在地缘上,清廷就已经形成了对三藩的压迫。

打到长江好打,过长江就费劲了

历史上,所有的北伐,除了朱元璋和国民革命军的北伐外,几乎都很难打过长江,一旦突破长江,就是平原居多,如果继续向北,很容易兵败垂成,所以,南京历来都是南方政权的重要据点。孙权占据南京,朱元璋占据南京,洪秀全还是占据南京,所以,吴三桂占据衡州,实际上是在等天下大乱,然后伺机北伐,结果是吴三桂都熬死了,天下不但没有生变,在康熙的带领下,反而三藩被各个击破。

本文链接:https://famous.a8z8.com/mingchaogushi/23560.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