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崇祯帝是史上最有男子汉气概的皇帝?

之所以说崇祯帝是最有男子汉气概的皇帝,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1627年:兄长天启帝病逝,致使崇祯即位为帝。1629年3月,定立魏党“逆案”,入案者255人,分别惩处。这个16岁的少年以雷厉风行之手段收拾了魏忠贤。民间欢呼不已,称颂他为“圣人出"。说明崇祯心中早有治国方略,同时,也兼有少年老成的一面。

二,崇祯是我国最勤政的皇帝,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不到2小时。由此可见,崇祯是知道朝中积弊的,不然当可高枕无忧的了。睡眠时间居然不足5小时,完全达不到正常人的水平,可能应该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三,成功后的李自成曾这样形容崇祯:“君非甚暗,孤立而炀灶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李自成崇祯皇帝有不共戴天之仇,但他这段话却是说的客气之极,站在敌人的角度仍能这样评价自己的对手,从一个角度说明了李自成心胸宽广,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崇祯励精图治,可结局却无力回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在今天的我们读来也能体味中国历史朝代人物的悲哀。

四,崇祯的周围遍布手握重权的文官,这也是明朝灭亡的真正原因,他就找不到,或者说没有他需要倚重的贤才进入他的视野。这帮文官大臣,就像一道功能强大的防火墙一般,把崇祯需要倚重的大臣们屏蔽在崇祯的视野之外。这帮文官们和造反的李自成应该都是推翻明王朝的功臣了。就这样的背景之下,崇祯还是和文官集团斗争了17年,直至最后城破身死。明王朝的灭亡罪过当归罪于把持朝政的文官集团,文官集团选拔军中之将时,只重出身门第,不看重能力战功。几次大规模对满清的军事活动均遭惨败,削弱了明朝的军事力量,最终无力镇压农民军起义,间接加速了明朝灭亡。有史学家称杀袁崇焕是明王朝灭亡的原因,以我看来,杀袁崇焕无异于自毁长城,可是即便不杀袁崇焕,袁崇焕身处那样的环境之下又有多少能力支撑即将倾覆的大厦,明王朝的灭亡也是注定难逃的。

五,崇祯生活俭朴,勤政爱民。崇祯下旨停江南织造,自己用的器物都是木头铁器。他把全部的内帑都用来充当军饷,他宠爱的田妃墓葬里的金银器都是铜铁,万年灯只有上面两寸是油,内府中的人参和器具都变卖了以凑军饷。崇祯在城破的最后关头分秒必争的紧急时刻,命令吴三桂进京勤王仍然要他弃地不要弃民。遗书中写着“勿伤朕百姓一人”。

六,袁崇焕获罪入狱,审讯长达半年之久,可见,崇祯其实是明白袁崇焕是被人诬陷,可是崇祯为了笼络住文官集团,不致朝廷发生重大事变,权衡再三,冤杀了袁崇焕,其实就是对文官集团的妥协。据明史学家记载,行刑那天,袁崇焕毫无惧色,慷慨赴死。他被五花大绑,押上刑场,“刽子手割一块肉,百姓付钱,取之生食。顷间肉已沽清。再开膛出五脏,截寸而沽。百姓买得,和烧酒生吞,血流齿颊”,袁崇焕卒年四十七岁。站在袁崇焕的立场看,要杀他的人应该不是崇祯,身处喋刑,口中却没一句对崇祯皇帝抱怨之词。大有"士为知己者死"之气度。

七,城破自缢身亡。崇祯在遗书中这样写道:“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皇帝身边不少大臣早已逃走,可是崇祯却杀掉自己的孩子,最后自缢在煤山的树上。以死为自己洗刷了亡国之罪。历史上有哪个亡朝皇帝有如此之气概?覆国之后,很多反清义士高举"反清复明"的旗帜,不能不说是对崇祯的一种钦佩,也看出崇祯之死的价值。

综上所述,崇祯的一生可以说充满了悲剧色彩,他拥有极强的政治手腕,心思缜密,果断干练,并且精力充沛,几乎拥有历史上所有明君的特征。可惜明王朝积重难返,岂是崇祯一体所能承重,历史注定了要他做个"无力回天"的悲情皇帝。尽管如此,崇祯仍不失为历史上最有男子汉气概的皇帝。

以上粗浅之看法,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朋友们赐教。

中国历史五千网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链接:https://famous.a8z8.com/mingchaogushi/32804.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