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身为正二品高官,为何一贫如洗,死后连棺材都买不起?

明朝官员海瑞是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为官清廉,刚正不阿,是一位堪比北宋名臣包拯的人物。可是许多人并不了解,海瑞虽然做到正二品的高官,但家里面却一贫如洗,死后甚至连买棺材的钱都没有!正二品在明朝已经是高官了,大致相当于"正部级",那么,海瑞家的经济情况为何这样呢?

海瑞是海南琼山人,于嘉靖二十八年考中举人,初任福建南平县的教谕,后来又担任浙江淳安知县。在位期间,海瑞体恤民情,不畏权贵,敢于处罚顶头上司、浙江总督胡宗宪的儿子。之后,海瑞历任户部主事、应天巡抚等职。明神宗在位期间,一年之内三次提拔海瑞,将其任命为南京右都御史。

南京右都御史是南京督察院的最高负责人,虽然南京督察院不及北京的督察院权力大,但毕竟是监察机构,拥有"大事奏裁、小事立断"的权力。按照明朝的官制,南京右都御史为正二品的高官,不仅地位显赫,手中还有一些监察权力。可是到了1587年十月,海瑞病死时,他的副手王用汲发现海瑞家里十分简陋,感动得当场落泪,凑钱给海瑞买的棺材。

按理说,海瑞不仅当过地方官,也当过京官,甚至还做过封疆大吏,为官几十年,家中应该有些积蓄,为何却这么穷呢?我觉得这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明朝官员的俸禄太少。明朝官员的俸禄标准是朱元璋制定的,他采取的是薄俸制度。正二品官的俸禄是每年732石,不过官员却领不到这些米。

因为明朝官员的俸禄有本色、折色的区分。正二品官员实际上每年只能拿到12石米,152.17两银子以及4944贯大明宝钞。由于明朝不懂市场规律,滥发纸币,导致宝钞严重贬值,这将近五千贯的宝钞根本没有多少购买力。如果是一个普通人的话,这些钱应该够花,但如果是一位朝廷官员,则完全不够用。

第二,海瑞为官清廉,不贪污、不受贿,拒绝陋规。既然明朝官员的俸禄那么少,为何还有许多读书人出来做官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俸禄是固定的,但有些收入是不可限量的。明朝的地方官可以利用收税的机会,向百姓摊派"火耗"、"羡余",来增加自己的收入,这属于官场的陋规。

另外,有些官员还可以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进行权钱交易,为自己敛财,这些现象在明朝官场非常常见。比如说万历年间的首辅张居正,在他死后,朝廷从其家中抄出了不少东西,"金二千四百余两,银十万七千七百余两,金器三千七百一十余两,金首饰九百余两,银器五千二百余两,银首饰一万余两,玉带一十六条"。

虽然东西感觉不是很多,但如果光靠张居正的俸禄以及皇帝的赏赐,根本攒不下这么多财富。张居正在担任首辅期间,应该收受了其他的官员的礼物。而海瑞则与张居正不一样,他虽然官越做越大,但品格始终如一,拒绝各种官场陋规以及别人送的礼物。海瑞一生中接受的唯一一样东西,大概就是同僚们为他捐款购买的棺材了。

本文链接:https://famous.a8z8.com/mingchaogushi/48130.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