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朱标:如果我有复活甲,靖难之役可能就不会发生了

《奉天靖难记》中曾有过这么一段话:"懿文太子所为多失道,忤太祖意,太祖尝督过之,退辄有怨言,常于宫中行呪诅" 这其中的太子指的是朱元璋

的儿子朱标

从话语中不难看出朱标的性格十分宽宏仁厚,常常做的一些事情,都达不到朱元璋想要的一个点,朱元璋曾有点明过朱标,但朱标却还是一如既往的保持原样,这让朱元璋费很是难受。

毕竟这个儿子将来是要继承皇位的,如果单纯的以宽宏仁厚去治理国家的话,明朝很有可能会毁在朱标的手上。令人意外的是,还没等到朱元璋下位,朱标就去世了,这让朱元璋痛苦不已。

于是,朱元璋就将皇位传给了孙子朱允炆朱允炆是朱标的儿子,正是因为这番举动,使得朱标的弟弟朱棣,在朱元璋去世之后,有了谋权篡位的想法,发动的靖难之役使得皇位传到了自己手上,如果朱标不去世的话,结果会不会有些许的改变呢?

明史》记载:"兴宗孝康皇帝标,太祖长子也。母高皇后。元至正十五年生于太平陈迪家。太祖为吴王,立为王世子,从宋濂受经"。

从这段史料当中可以看出,朱标出生在一个商人家中,当时的朱元璋还在外出征战天下,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十分高兴,这也是朱元璋的长子。当朱元璋自立成为吴王之后,长子朱标就被立为了世子,并让宋濂好好的教导自己的儿子,这时候的朱标便开始学习儒家思想文化了。

吴元年,朱元璋让自己13岁的儿子朱标回乡祭祖,并以此来训练他。临走之前朱元璋对朱标说:"商高宗旧劳于外,周成王早闻《无逸》之训,皆知小民疾苦,故在位勤俭,为守成令主。

朱元璋的意思就是让朱标体验一下这人生的疾苦,因为朱标从出生开始就体验着荣华富贵的生活,让朱标外出可以看见这世界百姓苍生的贫困和苦难,知道一个要想治理好一个国家,就必须让这些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明君,被世人所爱戴和尊敬。

洪武元年, 朱元璋在在应天称帝,朱标也顺其自然的成为了皇太子,成为了储君。朱元璋为了让朱标更好的适应怎么去治理好一个国家。每次朱元璋外出的时候,就让朱标代替自己监国,并下令让那些丞相将军辅佐太子,更好的将国家明朝发扬光大。

此外当朱元璋回来之后,还让徐达常遇春李善长等开国功臣一同对朱标进行教导。并且朱元璋还设立了大本堂,大本堂中有很多图书,让那些儒师对朱标进行一一教导。在这期间,太子朱标的言行举止都被要求按照礼法行事。

朱元璋告诫这些儒师和丞相说,朱标将来是要继承我的皇位的,你们要好好教他怎么去处理政事,将那些帝王之道和天下苍生的事情都告诉他,让他在心中有个概念。当他碰上的时候就会有方法去处理,而不是置之不理,成为一个无能的君主,这是我不想看到的。

幸好的是,朱标也十分懂得朱元璋的不易,虽然出生之后就有享受不完的荣华富贵。但长大后的朱标完全没有一丝纨绔子弟的样子,更多的是一副书生气息和儒者风范。

可惜的是在洪武24年,朱标前往陕西巡视回来之后重病缠身,因古代医疗水平有限,朱标不治身亡。面对自己用了这么多心思培养的继承人朱标的离世,朱元璋痛哭不已但也无可奈何。

之后的皇位就传给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可惜的是,朱允炆掌控的明朝,最终被自己的叔叔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给谋权篡位了,至此明朝易主。

假如说朱标还在世的话,靖难之役的事情是不是就有可能不会发生了。因为《明史》当中曾有记载:"太子为人友爱。秦、周诸王数有过,辄调护之,得返国。有告晋王异谋者,太子为涕泣请,帝乃感悟。"

这段话的意思是太子朱标对待那些兄弟十分的要好,一次晋王犯了错误,太子还请求朱元璋不要责罚晋王,朱元璋很是感动。而且从朱标的一生中,不难发现,一旦朱标接替皇位,皇宫中很多人都不会反对,因为那些开国功臣都曾对朱标进行过教导,朱标对这些人也很好,在众多人的支持下,弟弟朱棣也应该不会有谋权篡位的心思。

本文链接:https://famous.a8z8.com/mingchaogushi/48178.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