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高长恭悲情一生:系出名门功高震主饮鸩殒命

一面是玉树临风、风度翩翩的多情王爷,一面是力破万军、驰骋沙场的勇猛将军。兰陵王高长恭一个原本淹没在浩如烟海史籍中的人物,近年来随着影视作品的播出,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之中。那么真实中的兰陵王是否真如影视中的那么高贵、英俊、勇敢、多情吗?

天潢贵胄

系出名门

兰陵王高长恭本名高肃,一名孝,字长恭,渤海(今河北景县)人,是东魏权臣高欢(后被追封为北齐神武帝)的孙子高澄的第三子,可能因为母亲出身低微,所以被同年出生的河间王高孝琬(生母是高澄的正妻、东魏皇帝的胞妹元氏)排挤成第四子,这种现象在母凭子贵,还是子凭母贵的时代经常出现。

不久扶植、掌握着东魏政权的祖父高欢病死,父亲高澄执掌朝廷大权,却在即将夺取东魏皇权时发生意外,被手下厨子刺杀而死。第二年(550年),高长恭的二叔高洋废除东魏,称帝建立北齐,追封高澄为文襄帝。就这样北齐的皇位没能在高长恭的兄弟们中传承,但天潢贵胄身份,使他无愧于一个王的封号。

丰神俊朗

智勇双全

也许是遗传了父亲高澄美姿容的基因,成年后高长恭形貌俊朗,神采飞扬。由于长相过于俊美也带来了麻烦,那就是在战场上无法震慑敌军,所以高长恭每次上阵都会带着面具。但在这俊美的面容在狰狞的面具之下,却蕴含着一颗智慧、勇敢的心。

不论面对长弓力刃、善于骑射的突厥骑兵,还是屡兴战端、人数众多的北周大军,智勇双全的高长恭都能将他们全力击退,由于功勋卓著,在560年被正式封为这个伴随他至今的封号——兰陵郡王。四年后不甘心失败的北周调遣十万大军围攻北齐的洛阳,洛阳城水泄不通。千钧一发之际,高长恭率领500名骑兵冲入北周的军阵,一路冲杀,到达了被围困的金墉城下,兰陵王脱下面具,城中北齐军也杀出城外,里应外合最终大获全胜。因为这场战争,军中从此诞生了一部乐曲——《兰陵王入阵曲》!

此后,兰陵王高长恭又率领北齐军多次打败北周的进犯,先后被封为太保、大司马、巨鹿郡、长乐郡、乐平郡、高阳郡的郡公。此外兰陵王高长恭治军有方,事必躬亲,与将士同甘共苦,即使得到几枚瓜果也分与士兵,深得的将士们的爱戴。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厄运离他越来越近。

功高震主

饮鸩殒命

洛阳之战后,北齐皇帝高纬,也就是高长恭的堂弟,曾问他说:像这样冲进敌阵之中,如果不小心发生意外怎么办?兰陵王回答说:国事就是我的家事。在战场上,我不会想到这个。而后主因为他说的家事,又听到士兵们经常吟唱的《兰陵王入阵曲》,就开始猜忌于他。

高长恭为躲避嫌疑,开始大肆收受贿赂,不断丑化自身之前的崇高形象,属下也劝他为避免留下话柄,马上托病辞职。但面对不断的战争,高长恭早已欲退不能,为此兰陵王每当生病之时,就拒绝进行治疗,但还是没能逃过最终的劫难。

573年皇帝高纬派遣御医徐之范赐予毒酒,悲愤异常的高长恭对爱妻郑氏说道:我对国家如此忠心,哪里有辜负皇帝,而今要赐我毒酒?妻子劝说他当面去跟皇帝解释,但高长恭早已明白皇帝是不会再见他的了,于是饮酒而亡。死前将所有欠他钱的借据全部烧掉,据说这有千里黄金之多。

皇室斗争

自毁长城

兰陵王悲剧的结局根源在于北齐皇位的不正常传承统系以及高氏皇帝的癫狂变态,兰陵王的二叔高洋死后,堂兄弟高殷即位,不久就被他的六叔高演废除,此后皇位传到了他的九叔高湛之手,高湛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高纬,最终亡国。在每次的传位过程中,都伴随着血雨腥风,高洋高演的子孙先后遭到屠戮。高长恭作为最为正统的一脉,此前他的几位兄弟已经惨死在斗争中,而当他建立赫赫功勋后,自然也难逃厄运了。此前惨死的的二哥广宁王高孝珩曾说过,高氏子孙从高欢开时,没有一个人能活过四十岁,这是天命!那一年高长恭33岁左右。

在兰陵王高长恭的死后的第四年,即577年,北周大军全面入侵,没了兰陵王的北齐最终覆灭,后主高纬等北齐宗室数百人处死,史书上也没有留下高长恭的子嗣的记载。但1996年,考古人员在龙门石窟调查发现高长恭的孙子高元简在唐朝时为母亲修建的菩萨像龛,可见他的子孙一直繁衍生息着,也许在今天兰陵王的后辈们依然活跃在我们身边。

后记

兰陵王的墓碑于光绪二十年由磁州知州挖出,今立于河北省邯郸市磁县南刘庄村东路口。碑首圭额镌阳文四行16篆字齐故假黄钺太师太尉公兰陵忠武王碑。碑阴圭额镌兰陵王高长恭五弟安德王高延宗的诗一首:

夜台长自寂,泉门无复明。

独有鱼山树,郁郁向西倾。

睹物令人感,目极使魂惊。

望碑遥堕泪,轼墓转伤情。

轩丘终见毁,千秋空建名。

本文链接:https://famous.a8z8.com/nanbeichaogushi/39881.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