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胡亥其人其事
公子扶苏 > 公子扶苏是 秦始皇的长子,因其母郑妃是郑国人,喜欢吟唱当地流行的情歌《山有扶苏》,始皇便将两人之子取名“扶苏”, “扶苏”是古人对树木枝叶茂盛的形容,秦始皇以此命名,显见对此子寄托着无限的期望。年少时的扶苏机智聪颖,生就一副悲天悯人的慈悲心肠。因此在政见上, 经常与暴虐的秦始皇背道而驰。始皇偏执地认为这是扶苏性格软弱所致,于是下旨让扶苏协助大将军蒙恬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北方的匈奴,希望借此培养出一个刚毅 果敢的扶苏。几年的塞外征战果然使扶苏成长得与众不同,他身先士卒、勇猛善战立下了赫赫战功,敏锐的洞察力与出色的指挥才能让众多的边防将领自叹弗如。他 爱民如子、谦逊待人更深得广大百姓的爱戴与推崇。 > > 扶苏是 秦朝统治者中具有政治远见的人物。他认为天下未定,百姓未安,反对实行“焚书 坑儒”“重法绳之臣”等政策,因而被秦始皇贬到上郡监蒙恬军。秦始皇死后,赵高等人害怕扶苏继位执政,便伪造诏书,指责扶苏在边疆和蒙恬屯兵期间,“为人 不孝”“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上书直言诽谤”,逼其自杀。 > > “始皇有二十余子,长子扶苏以数直谏上,上使监兵上郡,蒙恬为将。” (《史记· 李斯列传》)。《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长子扶苏谏曰:‘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 孔子,今上皆重法绳扶苏之,臣恐天下不 安。唯上察之。’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于上郡。”他为天下苍生请命,可见其仁;他宁愿冒着失去父皇信任的巨大威胁,而犯颜数次直谏,竟不惜被贬出秦国 都,可见其勇;他冷静地看到秦帝国表面无比强大底下巨大的危机,可见其智。秦横扫六合,始皇踌躇满志,对臣下说:“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 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而那帮包括廷尉李斯在内的重臣则皆投始皇所好:“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 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始皇闻之大悦:“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千古一帝的志 得意满之情跃然纸上。然而秦帝国的巨大危机有几个人能够清楚而冷静地看到呢?扶苏看到了,而且数次直谏。 > > 二世胡亥 > > 胡亥,即秦二世(前230—前207年),嬴姓,名胡亥,在位时间公元前210年—公元前207年,也称二世皇帝。是秦始皇的第十八子,公子扶苏的弟 弟,从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始皇出巡死于沙丘,胡亥在赵高和丞相李斯的扶持下,得立为太子,并承袭帝位,称二世皇帝。秦 二世即位后,赵高掌实权,实行惨无人道的统治,终于在公元前209年激起了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二世胡亥在赵高逼迫下自杀,时年24岁。 > > 胡亥是始皇帝最小的儿子。俗话说,“幺儿幼子最可爱,年少天真无嫌猜。”爱幼之情,不但平民百姓如此,权势在手的人,更是如此。身在高位,逼宫抢班的危 险,使人不得不有所提防,首当其冲的提防对象,就是自己的继承人。父子继承的体制下,长大成人的亲骨肉,越是能力强,越是力量大,越是有逼迫的危险,也越 是容易成为猜忌的对象。与此相反,幼子继承皇位的可能性最小,利害上没有逼迫的可能。年幼天真,与父亲的关系多是难得的真情,不仅没有嫌猜,常常滋生格外 的爱怜。格外的爱怜,生于平民之家,不过是人间的亲情;生于帝王之家,往往衍生成王位继承的政情。胡亥之所以格外受到父亲的宠爱,也出于他可爱的性格。胡 亥其人,本来是没有政治抱负也没有政治野心的青年,鲁莽而顽皮。 > > 胡亥在秦始皇的儿子中是出了名的纨绔子弟,没有什么帝王儿子的风度。 有一次,秦始皇设宴招待群臣,让儿子们也参加。胡亥也遵命赴宴,但他不愿和大臣们循规蹈矩地在父亲面前喝酒,早早吃饱便借故退席了。在殿门外整齐地排列着 群臣的鞋子,因为按照当时秦的规定,大臣进入宫殿时必须将鞋子脱下放在殿门外。参加酒宴的群臣的鞋子摆放得整整齐齐,这却成了胡亥胡闹的道具。他借着酒 劲,边走边随意地将群臣的鞋子踢得横七竖八,将看起来招眼的鞋,都一一踩上一脚,诸位兄长无不叹息。人的言行是一致的,后来胡亥做皇帝治理天下,结果就像 他原来踢鞋一样把国家“踢”得乱七八糟,最后乱得连自己的性命也搭进去了。 > > 胡亥的公子哥的形象加上赵高的教唆,使他在邪路上渐渐地越 走越远。赵高本是卑贱之人,但他也有一些才干,如精通刑法,不但身高力气大,字也写得很好,深得秦始皇的宠信,一直提拔他做了中车府令,负责皇帝的车马仪 仗。为了巴结胡亥,赵高经常教胡亥书法和如何断案,加上赵高的三寸不烂之舌,将胡亥牢牢地控制住,一切听他指挥,这是以后赵高鼓动胡亥篡位的基础。以上内容由()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链接:https://famous.a8z8.com/qinchaogushi/44208.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