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_为什么从秦到明都在致力于修长城

说起长城,很多人都知道它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那么,这就是从秦朝明朝都致力于修葺长城的原因吗?当然不是了,下面就让小编告诉你这其中的故事吧!

大家都知道长城是中国最伟大的建筑之一,在抵御外敌中起到了重要的角色。而说起长城,第一个感觉就是军事要塞,主要是军事作用,不让敌人攻过来。但是,稍思考一下就会发现,长城这么长,很多地方的城墙并不像一些重点路段修得那么高大,我找个偏远的地方,很容易就突破了啊。

其实,不但是我们有这个感觉,就是古代的人也有这样的感觉。这个人就是乾隆乾隆他就瞧不上长城,他当皇帝的时候,长城已经破烂得不成样子了,下面的人多次打报告请求修一下,乾隆就是不修,乾隆认为,长城从先秦修到了明朝,都没有解决边患。明朝修长城挺认真的,我们大清不也是一路杀了过来?国之险在民不在地,修长城不过害苦了老百姓,不用修!

那么,是乾隆这个人智商高,比唐宗宋祖、秦皇汉武都牛逼,他们没看到的事情,乾隆看到了?当然不是!我们先说一下,为什么修长城,而不是组建军队对付边患。话说,秦朝时派了蒙恬进攻匈奴,把匈奴的河套地给抢了。可把匈奴人打跑后,蒙恬没有趁势进攻,而是坐地修起了长城,把各国长城连接起来,形成了一道统一的防御线。

蒙恬为什么不追呢?一是追不上,秦军是步兵为主,要跑赢四条腿的匈奴人实在是有心无力。二来匈奴人机动性强,尤其是思想上,他们是游击战的祖师爷,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苟利所在,不知礼义。)三是追击成本太高。打败一个对手很容易,可要歼灭对手就非常困难。汉武帝时候,用三代积蓄,倾全国之力,也没有真的全部消失匈奴。人家跑到欧洲还是东山再起了。

以后的朝代,中原不乏再次压倒性的胜利,但都没办法一劳永逸消灭对方。比如唐朝打败了突厥,但突厥完了后,别的草原民族又兴起了。所以,蒙恬就地开始修起了长城,这个也得到了秦始皇的大力支持。因为修葺长城是最经济的手段。后面,明朝最喜欢打仗的明武宗曾经算过一个帐,如果要派八万兵马出去打鞑靼,一年需要费用一千万两,还不保证一定赢。

而如果修葺一下长城,只需要五万劳工,两个月,费用不过百万两。这里面还有很多细帐,比如调用民工,民工干完活了回去还是农民,还能种田。而调用大军,大军就要长期吃军粮,不干活。另外,修好了长城,可以开辟大量的新耕地。这也是一笔不可小视的收入。

正因为如此,从秦朝开始到明朝为止,很多皇帝都是宁肯修葺其实并不能完全抵抗外敌入侵的长城工程,也不肯多花钱来用于打造一批战斗力爆表的军队。

本文链接:https://famous.a8z8.com/qinchaogushi/47366.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