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 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各位,秦人的始祖母真的就在这群年青俊美的少女中间,而且我还能认出她来。瞧,就是那位面容姣好、身材修条、捧着水瓶、盈盈向我们走过来 的少女!我还知道她不但血统高贵,人长得漂亮,是个心灵手巧的织布能手(当然了,不是我们现在所习见的织布,而是用骨针串接兽皮一类的物件),而且还是个 最擅长做肉脯的美食家呢!
也许有的读者朋友会不相信,你有什么证据呢?
当然有。 司马迁在《史记·秦本纪》开篇的第一句话中就明确地告诉我们:“秦之先,帝颛(zhuān)顼(xū)之苗裔孙曰女。”毫无疑问,女,就是秦人的远祖、初祖,而且,她还是五帝之一颛顼帝的孙女!
按照正史的记载,秦人的男性祖先大业、夏人的男性祖先鲧(ǔn)以及唐尧都出自于帝喾(kù),而颛顼与帝喾又是叔侄关系,都是黄帝的后裔,而黄帝和 炎帝又同出于少典氏,少典氏是一个母系氏族,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如果用传统的血统论来观照女的身世背景的话,她的血统应该是很高贵的,是帝之后裔!
那么,我们又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她的体貌特征及其生存技能的高超呢?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她的名字,也就是这个“”字。“”,也写作“修”。“修”的古义为装饰,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注其为“修,饰也。”而“”呢, 《说文解字》注为“,脯也。”其实,“修”和“”本为两字,但自汉隶时这两个字就已经互混,在古籍中通用,也就是说,自汉代以来,这两个字的字意和字 义是相通、相同的。根据商务印书馆所编纂(zuǎn)的大型辞书《辞源》中的解释,“”有六义,其一为:装饰,整治;其二为:长、高,引申为善、美好; 其三为:学习,遵循;其四为:著作,撰写;其五为:月在丙为;其六为:姓。
汉字文化学家们认为:“产生或使用于某一时代的汉字,其 结构可能在某种意义上反映该时代的某种文化意识。”基于此,我认为“”字的字义和蕴含于其中的文化意蕴,恰好就反映了秦人女祖的体貌特征和个性品质, “”的本义是“脯”,又有“长、高;善、美好”之意,如果按照古人造字六法中的“会意法”来解析“”字,我们就会看到,“”字的结构,左为“人”, 右上为“目”,右中为“手”,右下为“肉”,合起来即为“”,即一个人很仔细地用手在制作一块肉。古人命名人物,往往有“随形赋名”的特点,即根据某 人、某物的特点命名的习惯,所以,古人以“”为秦人女性远祖的名字,应该是反映了秦人女性始祖的某一方面的特征的,所以我认为,秦人女性远祖应该是一个 身材修条,容貌姣好,而且最擅长做肉脯的年青女子。
至于说到她是心灵手巧的织布能手,那更是有据可依了。《史记·秦本纪》当中,就明 确记着:“女织,玄鸟陨(yǔn)卵,女吞之,生子大业。”从这句话里,我们不但知道这个女是个编织的能手,而且还知道她是在编织的时候怀上了秦人 远祖大业,怀孕的原因呢,是因为吞吃了正在天上飞着的燕子的卵。
可能有读者会问了,好,就姑且相信你,我们秦人的女性远祖是一个身材修长、容貌姣好,既会编织,又擅长制作肉脯的年青女子,但她怀孕却是在家织布的时候,吃了天上掉下来的燕子卵,这我不信。
我认为你的怀疑是对的。不过,司马迁所记的“女织,玄鸟陨卵,女吞之,生子大业”这句话,只是一个远古的神话传说,既不能视为荒诞不经,又不能视为史实。我们应该站在科学的立场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审视和解读隐藏在这个神话传说后边的真实景象。
那么,真实的历史景象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真实的历史景象已经模糊不清,无法还原。但我认为,比较接近于真实的历史景象应该是,女所在的部落远在东海之滨,具体说,女是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一 位以熊罴(pí)为图腾的部落里的年青女子,或者是部族首领,或者是这个部落里的一个与众不同的年青女子。如果按照《史记·五帝本纪》里的说法,她应该与 黄帝和大禹都有血缘关系。但彼时非此时也,黄帝亦无特权,颛顼及其后裔自然也只有服务大众的义务,而无凌驾于其部族之上的权力,所以,她也只能是部族当中 比较特殊,能够引起其他人更多关注的女性,绝没有不劳而食、不织而衣的特权。她和部族里的所有女性一样,饿了自己寻找食物,冷了自己缝制衣服。当然,她也 不能逃避与他族通婚、生儿育女的义务。
因此,我们可以想象,在远古时代的某一个春天,女正在部族村落的草屋前,抑或是洞穴旁,也可 能是河边的桑林间,用骨针缝缀着一块兽皮的时候,一位来自以燕子为图腾的部落的年轻小伙,追赶着一头受伤的野猪,抑或是一只野羊,或者是一只野鹿,来到了 女的身边。女正在低头“织”衣,猛听得身边有野物跑过的声音,抬头看到的是一位额上画着燕子图案,手握一张竹弓,步履矫健的英俊小伙在她面前一闪而 过,顿生钦羡之心,爱慕之情;而那个来自燕子部落的小伙呢,猛一抬头,看见有位身材修长、容貌姣好的女性正在含情脉脉地望着他,于是心头一热,情不自禁地 向这位女子走去……
我前面已经说过,远古时代的男女关系,真正是淳朴而又简单,完全是受个体自然爱欲的支配,不分时间,不分地点,不 论地位高下,不分种族,单凭自然爱欲,即可完成现代人需要若干时月,若干金钱,若干仪式才能完成的最简单不过的婚恋和婚育过程,而且,对男方而言,还不需 要承担抚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因为此时,还处在母系氏族社会阶段的末期,这一阶段的人们实行的都是族外婚,女子可以无夫而孕,男子可以不娶而妻。女子有 孕,所生子女,皆为本部族之“部众”和“族类”,所有的原始人们所能记忆的,只是生身的母亲,而不知其父为何方人氏,人人如此生,人人如此养,无贵无贱, 无羞无耻,无忧无虑。
那么,为什么司马迁要将秦人先祖的来源记为“玄鸟陨卵,女吞而食之,生子大业”呢?我认为,这是司马迁,当然 也包括其前其后无数具有“天命”思想的人们,为了神化其种族及自身生命历史价值而虚拟起来的一个神话世界,并由此而引发出来的一个神话传说。当然了,司马 迁并不是始作俑者,但他的确是有意或者是无意地认可并相信了这类传说。直白的说,所谓“吞卵而生”,是秦之后人,或者是秦之前人,为了美化和神化其祖脉之 “纯正”和“正统”而虚拟出来的一个神话,我们万不可信以为真,以“信史”的目光去审读秦人远祖之来源。
也许,有的朋友会问,在两性关系如此开放的时代,颛顼氏族部落与其他氏族部落男子交合的女子肯定不少,或者说比比皆是,个个如此,但为什么其他女性为什么就没有名字留下来呢?
我们在这里要注意的是,并不是在此以前秦人氏族部落里就没有生下过男性成员,而是那时生下来的男性成员都与外族通婚,在本氏族内没有政治地位,也就无所 谓有名与无名了,即便是有谁起了个名字,也往往人死名销。而这个大业,之所以能够享名当时,流传至今,是因为当时正处于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交替阶 段,而且后来终于取代了女性而成为嬴(yín)姓部落的首领,所以他的名字才为后人记录了下来。
说到女这位伟大的女性,就不得不 多说两句。因为根据《史记》的记载,她不仅是秦人的女性远祖,而且还是赵人的女性远祖。《史纪·赵世家》开篇就说:“赵氏之先,与秦共祖。”意思是秦赵同 出一脉,共尊一祖。事实上,不仅秦、赵的男性先祖是来自以玄鸟为图腾标志的部族,而且商人与秦人和赵人的远祖关系都至为密切,商人的远祖简狄(dí)也是 食玄鸟的卵而生商人。后来的史家根据秦和商的远祖都是“卵生”的传说,推测秦、商、赵人都是来自于东方以鸟为图腾的氏族,也就是古代东夷部落中的少昊氏 族。少昊嬴姓,秦、赵的祖先也为嬴姓;少昊(hào)以鸟为图腾,秦、赵的祖先也多保有对鸟崇拜的习俗。由此可见,秦、赵的姓还是来自少昊氏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