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用炸弹
晚清最后一个十年,堪称“暗杀时代”。革命党人是行刺暗杀的主角。1905年9月,准备刺杀“五大臣”前夕,27岁的吴樾写过一篇文章《暗杀时代》:“今日之时代,非革命之时代,实暗杀之时代也”。
炸弹是革命党人用于暗杀的利器。之所以选择炸弹,原因是用炸弹经济,且容易获得。在晚清,虽然清军陆续装备了洋枪洋炮,但并没有手投的爆炸武器。当时革命党购买、运输枪械军火,要漂洋过海,光是关卡的检查就难以通过,而且价格不菲。相比之下,炸弹可以DIY,一般人稍微经过一些培训,有基本的中学物理、化学知识,都能学会。
另外,炸弹适合革命党人单打独斗,且效果立竿见影。清朝大员出门,常常八抬大轿,鸣锣开道,一行人声势浩大地过来,只有官员坐的轿子目标最大,就好像是跟人说,来吧,我在这儿呢。 如此, 一颗炸弹过去,非死即伤。
DIY炸弹
清末,大批留学生东渡,高峰时据说有几万人滞留日本。这些年轻人从日本带回来的,除了科学、经济、文化知识外,还有革命思想以及制作炸弹的技术甚至炸弹(同盟会总部可是设在日本的哦)。 比如,阎锡山学成归国过海关时就怀揣了大学文凭和炸弹。
据说最初炸弹的试验地点在日本的横滨,还请了一个俄国虚无党(无政府主义)的人来当教师传授制作各类炸弹的方法和使用方法。连蔡元培这样的翰林,都在日本研制炸弹。
后来由于清廷向日本提出抗议,日本管得严了,革命党人不得不转移到香港、广州等地制造。孙中山在香港学医
期间,即与尢列、陈少白、杨鹤龄诸人(人称“反清四大寇”),在医院里暗自学习制造炸弹的方法。为试验功效,曾经用妇人的裹脚布卷上炸药,自医院楼上掷到街上,隆然一声,惊动四邻。警察闻声赶至,密查多日,最终也不知抛掷者为谁。
柳亚子回忆,1906年他入四川通学所,“习实用化学,思制爆裂弹,以实行暗杀,学未成而终缀”。当年在长沙明德中学操场边有间小屋,一到夜深,黄兴黄老师就在那里试制炸弹,这对周围的居民来说,几乎不是秘密。
炸到自己,伤及无辜
制作炸弹是高危险的工作,稍有不慎就会炸到自己。
同盟会会员刘思复1905年在日本学得制作炸弹技术,1907年,在香港“偶因试验失慎,为水银炸药击伤脸部”,伤愈后又在香港青山试验炸弹投掷方法。同年,刘回广州活动,准备刺杀水师提督李准,行动所用的炸弹从香港偷运回广州。装配时发生爆炸,刘思复本人被炸致残。爆炸引起警察注意,刘思复被捕入监。
武汉地区革命党人制造炸弹时发生事故,直接导致武昌起义提前爆发。1911年10月初,湖北革命党人已决定当月11日起义,但在9日,共进会首领孙武等人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机关装配炸弹时,由于抽烟引起炸药爆炸,孙武受伤,而俄租界巡抚闻讯赶来查抄了机关的物品,并转交给清朝官府,官府下令搜捕革命党人,结果,革命党人不得不临时决定提前起义。
那些年,革命党人前后组织暗杀团达16个之多。那些炸弹爆响炸死清朝大员的同时,自然也会伤及无辜。马超俊在天字码头炸死了广州将军凤山,据马后来回忆“凤山当场炸毙,连护卫旗兵与观众死伤七十余人”。
效果有时不理想
多数革命党人装配的炸弹是用今天仍可见到的“摔炮”原理制造,利用投掷时的猛烈撞击引爆。这样的炸弹既不能保证投掷时一定爆炸,同时对使用者十分危险,受到稍大冲击或震动就会自爆。1905年9月24日,吴樾谋炸出洋考察宪政的五大臣(载泽、戴鸿慈、徐世昌、端方、绍英)。案发当时,大臣绍英在场。据绍英儿子马士良讲述:案发当天,吴樾伪装成官府的随从,尾随大队,上了火车。后被发现,吴樾见状不妙,紧急果断投弹,可是,炸弹还没来得及抛出去,就爆炸了。吴樾当场身亡。
兴中会会员史坚如等人购买了200磅炸药,挖地道通到广东巡抚(其时署理两广总督)德寿官署,放入炸药引爆,因为所放雷管太少,炸药只爆炸部分,炸塌了抚署围墙和附近几家民房,德寿被震得从床上翻下来而未受伤。史坚如事后被捕牺牲,被捕时身上搜出德文炸药配制法一张。
最失败的一次,是汪精卫谋炸摄政王。据同盟会老会员吴玉章回忆,汪精卫的计划,是准备一根长长的引线,点燃引线之后,他才有足够的时间,在爆炸之前逃离现场。而在汪精卫埋线当晚,正是因为引线不够长,所以汪精卫才将炸弹收起,准备重来。在原地折腾良久之后,汪精卫等人不幸被路人发现,因路人报案而被捕。
恐怖的炸弹
总的来说,革命党的炸弹是越做越好。为了增大杀伤力,他们还在炸药中放入了硫磺、硫酸,甚至毒药。比如用来对付广州将军凤山的炸药,就改用了七磅毒药炸弹。凤山刚刚上任,一上岸就被炸得血肉横飞。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多次镇压起义,连续两次遭到暗杀,最后一次被炸成重伤,差点送命。于是,上自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人人自危。倘有幼儿夜啼,只要说革命党来扔炸弹了,哭声莫不立止。民间有传说,说革命党可以把炸弹吞到肚子里,一按电钮,人弹齐炸,威力无比。
革命党的炸弹对清朝官吏造成巨大的心理威胁,广东官场自黄花岗起义后形成了炸弹恐惧症。有些民军甚至用假炸弹来吓唬官吏。 1911年11月10日,年仅16岁的同盟会会员甘霖组织了一支500多人的民军,甘霖日后回忆:“五百多人的枪械,说来也很滑稽。固然枪支是非常复杂,新旧合并不下三十余种。最可笑的,炸弹十之八是假的,而用牛奶罐、香烟罐藏些沙泥,外用白手巾包着,谁都不敢鄙视。真的假的,只有提着的人自己明白”。
阳江的革命党人这样吓唬清朝督学的官员:“你们不可贪恋高官,甘做清廷走狗,如果敢干涉学生的革命工作,就奉送炸弹一颗给你们一尝!”
对清廷来说,彭家珍炸良弼的那枚可能是最恐怖的炸弹了。作为宗社党核心人物,良弼被炸死后,剩下的就作鸟兽散了。6天后清廷宣布逊位。
炸弹余烟
共和建立后,革命党人在反军阀的斗争中仍不时使用自制的炸弹。1915年8月,中华革命党人钟明光在广州用炸弹行刺龙济光,同年11月,中华革命党人王晓峰、王明山在上海用炸弹刺杀上海镇守使郑汝成,都是记载于史书的重要事件。
1925年3月,段祺瑞在孙中山葬礼上缺席,受到许多人唾骂,其实,段祺瑞没有参加孙中山葬礼,就是因为害怕国民党的炸弹。据时任执政府秘书邓汉祥回忆:“孙中山逝世之后,我屡次建议段祺瑞去吊唁一下,段祺瑞实际上是准备去的,但是,姚震极力阻止,他说:国民党会用手枪、炸弹对付你(段祺瑞)。段祺瑞于是遂不敢去。……”
后来炸弹的使用越来越少,因为这种手工制作的炸弹实在太危险了。况且国民党这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武装,但用炸弹威胁对手 ,仍然是最顺手的办法。
1930年,阎锡山、冯玉祥会同汪精卫、李宗仁等建立与南京政权对抗的北京政府,并推举阎锡山为主席兼海陆空军总司令。1930年9月9日9点9分,阎锡山在中南海居仁堂宣誓就职。大会隆重举行,秩序井然。刚散会不久,蒋介石就派飞机向中南海投下几颗炸弹。阎锡山庆幸地说:“要早来轰炸,可就糟了,今日的天时、地利、人和都叫我们占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