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藩之乱耿精忠为什么是第一个投降的人?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朝代人物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三藩之乱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耿精忠的爷爷耿仲明,曾是明将毛文龙的心腹。毛文龙被杀后,耿仲明又跟着孔有德混了一阵子,后来发动兵变失败后,投降了后金。

当时,皇太极正想一统中原。明将归降,对他而言,不仅是增加了能征善战的猛将,而且还能凭借明将对明朝军事的了解,做出攻打明朝的诸多策略。因此皇太极耿仲明等降将礼遇颇厚。他称帝后,还把耿仲明封为怀顺王,其意自然是吸引更多的明将归降满清。

(耿仲明画像)

顺治年间,耿仲明在围剿李自成及南明永历政权时,表现不俗,凭战功得到多尔衮的倚重。

天下初定后,满清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决定以汉制汉,耿仲明因而改封靖南王。

耿仲明去世后,他的儿子耿继茂袭承了爵位。

耿继茂由于在消灭南明政权中立有战功,深得清廷信任,于是藩地被移往福建,自此割据一方。

当时,受封的还有藩王吴三桂尚可喜二人,他们一人镇守云南,另一个则割据广州,都起着巩固边陲的作用。

当然,清廷对藩王势力还是颇为忌惮的,所以将他们的儿子招为额驸,留在了京城。明里是抬高了他们的身份,暗中相当于是把他们的儿子当作人质。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耿继茂的长子耿精忠迎娶了肃亲王的女儿,在成为额驸后,被留在了京城。

1671年,耿继茂去世后,耿精忠才得以回福建袭承了爵位,成为第三代靖南王。

虽说清廷对耿精忠不薄,但是耿精忠却是个野心勃勃的人。在他袭爵的第三年,年轻的康熙认为藩王势力过大,是尾大不掉的祸患,于是下令削藩。

对于藩王来说,要他们交出地方行政权和统兵权,是非常不情愿的事。

毕竟,做藩王差不多就是地方自治的王,一切税收徭役等,均由他们决定。而且赋税也不用上交国家,多么的逍遥快活。

所以,当康熙下令撤藩后,吴三桂仗着他是老革命,率先和清廷翻脸,发动造反。

(吴三桂画像)

吴三桂起兵后各地纷纷响应,一时士气大涨,迅速攻占贵州、湖南等地,颇有颠覆清廷的格局。

耿精忠认为有利可图,于是也在福建积极响应,杀死福建总督范承谟等人,以示与清廷决裂。

此外,耿精忠为了扩充势力,一方面对达官显贵极力拉拢,并承诺“事成之后,必封官晋爵”,因此达官显贵无不心动;另一方面,他又遣心腹四下游说,以“反清复明”为幌子,收买民心。

清廷自认为没有亏待过耿精忠,因此没想到他会造反,所以清军的主力都用来抵抗吴三桂的军队,对他并没有什么设防。

这让耿精忠看到了机会,于是他出兵三路,攻打浙江、江西等地。

他的突然行为,打得清军措手不及。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清军大败,他也趁势继续攻城掠镇。

耿精忠犹嫌兵力不足,又与占据台湾的郑经结为联盟,让郑经率军攻打广州一带。

耿精忠造反,让清廷大为震惊。但由于吴三桂是罪魁祸首,清廷需要倾注大量精力对付他,所以康熙下令,靖南王和平南王两处停止撤藩。

除此外,康熙对待藩王留在京城的家属,态度也不一样。

比如,吴三桂留在京城的次子吴应熊和幼子吴世琳皆被处死。

但耿精忠两个留在京城的兄弟,只是被软禁起来,朝廷并没有过多为难他们。

同时,康熙多次下谕,劝说耿精忠改过自新。只要能剿灭郑经,便既往不咎,继续让他镇守福建一带。

但是,对康熙的好言相劝,耿精忠并不动心,依旧我行我素,率军沿浙江一带进攻,很快攻陷安徽等地。

康熙见劝说无用,便加派清军讨伐耿精忠。

(康熙画像)

耿精忠是官三代,从小生活优渥,在兵法作战方面资质平庸。又没有经过历练,虽说他一路高歌猛进,攻陷了南方不少城市,但大多都是他麾下的将领指挥有方。

不过,随着战线拉长,耿精忠的队伍很快就出现了问题,那就是军饷匮乏。

打仗需要钱,想要将士卖命,更得拿钱出来。但耿精忠是个私心很重的人,他认为就算颠覆了清廷,做皇帝的也不是他,因此不如现在保存实力,待吴三桂和清廷两败俱伤后,他再坐收渔翁之利。

这样一想,他更不愿意拿钱出来发军饷了。

将士们缺粮少饷,那就自筹吧。

所以,他们沿途烧杀掳掠,无恶不作。而这样一来,很快就失去了民心。

另外,耿精忠和盟友郑经在利益上也产生了矛盾,二人的铁联盟,很快就土崩瓦解。

由于百姓多对耿精忠的队伍不满,所以他们自然不肯帮助耿精忠的队伍,反而帮助清军。

耿精忠手下的将领也认为,造反不是一条理想的道路。所以他们为了保全性命,不少人暗中投降了清军。

这样一来,耿精忠的队伍便如散沙一般,很快就被清军一一击破。那些轻而易举攻陷的城池,也一一被清军收复。

到了这个境地,耿精忠手下没投降的将士,也都无心造反了。大家为了活命,便胁迫耿精忠投降。

耿精忠也自知不敌,一心想要保住眼前富贵荣华,所以待清军进驻福州时,他便主动打开城门,并率官员出城迎降。

耿精忠的投降,意味着三藩势力的瓦解,意味着清廷又重新夺回了主动权。

不过,耿精忠虽然迷途知返,将功补过。但是待三藩平定后,他依旧被凌迟处死,和吴三桂等人的结局,大同小异。

(参考史料:《清史稿》)

本文链接:https://famous.a8z8.com/qingchaogushi/26520.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