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秘史:康熙帝一生娶了四对姐妹花

康熙皇帝

后妃是中国古代妇女中的一类特殊人物,她们既有着一般妇女的遭遇和命运,又有鲜为人知的宫中陪王伴驾的特殊生活。清王朝作为最后一个统治中国的少数民族政权,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扑朔迷离的历史事件,尤其是皇帝的后妃更为近人所津津乐道,这些后妃当中又有几对出自一家的姐妹花,她们为清王朝五彩斑斓的历史添加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努尔哈赤是清王朝的缔造者,他一生共有16位后妃,其中就有一对姐妹共同服侍过他。孟古姐姐和侧妃叶赫纳喇氏都是叶赫贝勒杨吉努的女儿,姐姐是后来地位最为显赫的孝慈高皇后叶赫纳喇氏孟古姐姐,终太祖一朝只有她一人拥有皇后的正式称号,能获得如此殊荣,要归功于她的儿子皇太极,但孟古姐姐没有活到儿子登基称帝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了。明万历三十八年,在孟古姐姐去世的第七年,她的妹妹又归嫁了太祖,成为努尔哈赤的侧妃。侧妃叶赫纳喇氏为太祖诞育了皇八女和硕公主。

太宗皇太极的后宫中有一对来自蒙古科尔沁部的姐妹博尔济吉特氏。姐妹二人都是科尔沁贝勒寨桑的女儿。姐姐宸妃于天聪八年与太宗成婚,她用自己贤淑文静的特质赢得了太宗的宠爱,婚后不久即被封为关雎宫宸妃,地位仅次于中宫皇后,为宸妃的住所取关雎宫这样高雅的名号,寓意太宗对宸妃深厚的感情。崇德二年,宸妃为皇太极生育皇八子,太宗为此高兴至极,颁发了大清首道大赦令。正当太宗在松锦前线同明军作战的关键时刻,宸妃病重,太宗闻讯,急忙起驾回京。刚进盛京城就得到宸妃已经薨逝的消息,太宗悲不自胜,到了宸妃生前所居的关雎宫,泣涕不止,诸王、大臣都劝他节哀。为表示自己对宸妃的眷爱,太宗下令给予宸妃最高的丧殓礼仪。

宸妃的妹妹布木布泰嫁给皇太极的时候,年仅13岁,当时皇太极还只有贝勒的名号。在皇太极登基称帝分封五宫皇后的时候,布木布泰被封为庄妃,位列孝端皇后、宸妃之后。但布木布泰后来却凭着自己的聪明智慧,使声望和地位远远超过了自己的姑姑和姐姐。庄妃在拥立儿子、辅佐孙子过程中展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顺治皇帝福临登基将庄妃推到了历史的最前沿,庄妃的后半生鞠躬尽瘁,哺育了皇子皇孙,不仅造就了顺治康熙两代帝王由冲龄走向成熟的辉煌,自己也成为一代贤后而百世流芳。

清朝入关后第一位皇帝顺治的后宫中也有一对姐妹花,这一次又是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家族同胞姐妹共同入侍清廷后宫。姐姐被封为皇后,即孝惠皇后,妹妹封为妃,即后来的淑惠妃,但因董鄂妃得到顺治帝的专宠,姐妹二人均未受到皇帝丈夫的喜欢。

康熙帝在位60年,开创了清王朝繁华鼎盛的时代,与玄烨一生政绩相比,他的家庭生活不算美满幸福,从小失去父母,依靠祖母太皇太后的托庇和扶持,得以成就伟大的功业。他拥有很多妻妾。不幸的是受到正式册封的皇后都早早的过世了。有趣的是孝昭皇后和孝懿皇后的亲妹妹也在康熙帝的后宫中,姐妹同侍一夫。除这两对姐妹以外,康熙帝的后宫中还有两对姐妹,她们是孝诚皇后和妹妹平妃,三官保之女郭络罗氏姐妹,这四对姐妹都是朝中重臣的女儿,她们都为康熙帝诞育了皇子或皇女。

光绪帝是清朝最后一个得以成婚的皇帝,共有一位皇后和两位妃子,这两位妃子是同父异母的姐妹,即侍郎长叙的两个女儿。后来姐姐被封为瑾妃,妹妹被封为珍妃。姐妹两人在光绪十四年同时入宫。在刚入宫时她和妹妹只得到瑾嫔和珍嫔的地位,比妃低一个等级。六年之后,沾了慈禧六十大寿的喜庆的光,两人才被晋升为瑾妃和珍妃。

由于珍妃活泼、美丽,很有独到见解,在很多事情上能与光绪帝相互理解,因此深得光绪帝的宠爱,但她却没能享受宫中的荣华富贵,最终成为清王朝帝党与后党争夺最高统治权的牺牲品。不过,珍妃也犯过一些严重的错误,她平日花钱大手大脚,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竟然做出了勾结太监受贿卖官的勾当,事情败露后,因此慈禧的震怒,将她们姐妹两个一起降为贵人。“百日维新”失败后,光绪帝被慈禧幽禁在瀛台,珍妃也被打入冷宫。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仓皇出逃前,命人将珍妃投入紫禁城内的井中。姐姐瑾妃性格比较孤僻,不善言辞,在宫中难以获得光绪帝的宠幸,和皇后一样受到冷落,还因为妹妹的过错受到牵连,降级受罚,第二年姐妹俩又恢复了原本的妃子位。后来慈禧携光绪离开北京时,珍妃得了病,死活不肯离开北京,并且吵着要回娘家,被投入井中溺死。瑾妃比较顺从地跟随慈禧一起逃出,光绪死后宣统继位,瑾妃被新皇帝尊为“兼祧皇考瑾贵妃”,瑾妃病逝后,以端康皇贵妃的身分葬于崇陵妃园寝,谥为温靖皇贵妃。

以上是清代帝王后宫中的几对姐妹花,她们中有的生前尽享皇家的尊崇与荣耀,身后受到后世子孙的祭奠和追思,有的姐妹和衷共济、携手同心服侍皇帝丈夫,成为后世后妃的典范;也有姐妹后妃之间性格迥异,追求和见解大相径庭,始终站在对立的立场上。尽管她们的人生境遇各有不同,她们的传奇般的生活经历都已经成为历史上的美谈。作者:吴俊杰

本文链接:https://famous.a8z8.com/qingchaogushi/40427.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