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称道的“杯酒释兵权”其实是​赵匡胤​一生最大的政治错误

公元960年,赵匡胤先后平定了李筠李重进的叛乱,这两场战斗进一步稳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但大胜之后的赵匡胤却并不高兴,反而忧心忡忡。

自唐末以来,中原先后出现了五个短命王朝,其灭亡的原因都是在外大将手握重兵,从而产生了取而代之的想法,就连自己这个皇位也是趁着后周“主少国疑”的特殊时期通过兵变夺来的。欺凌孤儿寡母、抢夺皇位和对大宋王朝未来的担忧,让赵匡胤怎么也开心不起来。于是在这一年的某天深夜,赵匡胤秘密来到了枢密副使赵普的宅子里。

赵普和皇弟赵光义帮助宋太祖策划了“黄袍加身”的一系列活动,是他心腹中的心腹,宋太祖对他极为倚重,也将他的担忧一五一十的告诉了赵普,问赵普:“为什么从唐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换了八姓十二君,争战无休无止?我要从此息灭天下之兵,建国家长久之计,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赵普思虑良久,和宋太祖一同制定了削藩、文武制衡、收兵权、收钱谷的的国策,一个重建中央集权专制制度的计划就这样酝酿出来了。收兵权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

公元961年,宋太祖在毫无缘由的情况下,解除了慕容延钊和韩令坤在禁军中的职务。慕容延钊从殿前都点检、镇宁军节度使,被改派到山南西道去担任节度使;侍卫亲军都指挥使韩令坤,也被降职到成德军去当节度使。

贬降了慕容延钊和韩令坤之后,宋太祖亲自宴请两位大将军,给他们饯行。两位将军叩头谢恩,带着一种莫名的惆怅离开了京城,各自奔赴新的工作岗位。解决了这两位大将的兵权,还剩下大将石守信高怀德等人,这些人自起事起便跟着赵匡胤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大宋王朝的多半疆域都是他们打下来的,赵匡胤实在不忍心伤害他们。

第二天早朝,宋太祖留下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和张令铎宴饮。酒兴正浓时,宋太祖突然屏退侍从。史上记载赵匡胤说:“我非尔曹力,不及此。然天子亦大艰难,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吾终夕未尝高枕卧也......设麾下有欲富贵者,一旦以黄袍加汝身,汝虽欲不为,其可得乎?”

言之于此,众将领也明白了赵匡胤的意思,于是第二天一早,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和张令铎,都以自己戎马半生,身体健康情况堪忧,需要治疗为由,请求不再担任禁军职务。从此大宋再无藩镇割据、举兵反叛的困扰,但大宋也再无能征善战之兵。

纵观整个封建王朝历史,像赵匡胤这样不杀功臣的开国君王少之又少。前有刘邦连杀七名异姓王,后有朱元璋将开国功臣屠戮一空,只留下了擅守不擅攻的耿炳文,汤和等寥寥几人。对比来看,赵匡胤可谓是最仁慈的一位,这也为历代所称道。

但我们回顾历史,“杯酒释兵权”将一帮能征善战的武将手中军权剥夺了,让他们靠边站,对大宋帝国来说,无异于是自断己臂,自残己足,作茧自缚,宋朝后来的饱受外族欺凌与蹂躏完全与此有关。

本文链接:https://famous.a8z8.com/songchaogushi/45130.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