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怎么过生日?提前一月排练歌舞,百官贺寿,还放假1天

皇帝过生日在唐代之前最多也就是私下喝个小酒,小聚一下罢了,大规模为皇帝过生日则是始于唐玄宗李隆基

在开元十七年的时候,李隆基45岁,这一年唐代的国力也正处于巅峰状态,于是唐玄宗摆了一场盛大的宴席,招待百官。

百官也很上道的表示这么好的事情应该年年庆祝,还给这一天专门起名叫"千秋节",号召全天下老百姓一起庆祝,为了更好的与民同乐,这一天还放假三天。

从此之后,给皇帝过生日的习俗就逐渐流传下来了。

到了宋代的时候,每一任皇帝的生日也都给起了一个专门的名称,比如宋太祖赵匡胤

的生日就叫"长春节",宋太宗赵光义的生日就叫"乾明节",到了本期我们讲的宋徽宗的生日就叫"天宁节"。

图注:宋徽宗

其实宋徽宗赵佶

真正的出生日期是农历的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节,但是在古代端午节并不是一个好日子,而是恶月恶日。

古人甚至认为在这一天出生的孩子"生人不祥",甚至《风俗通》中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长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

所以当宋徽宗称帝后,要庆祝生日,宋徽宗不愿意让大家知道自己生日这么不好,于是就对外宣布自己生日是十月十日。

"徽宗亦以五月五日生,以俗忌改作十月十日为天宁节。"《癸辛杂识后集》

所以在成为皇帝之后,宋徽宗对外宣称自己的生日是十月初十。

图注:宋徽宗 《文会图》局部

我们就以《东京梦华录》中的文字为例,看看宋朝如何庆祝皇帝的生日的。

"初十日天宁节。前一月,教坊集诸妓阅乐。初八日,枢密院率修武郎以上,初十日,尚书省宰执率宣教郎以上,并诣相国寺,罢散祝圣斋宴,次赴尚书省都厅赐宴"。东京梦华录

皇帝要过生日,不仅仅是皇帝一个人的事情,还要有百官、百姓与民同乐的互动环节。这些都需要提前准备,在过生日的时候准备的歌舞音乐等提前一个月就开始准备排练了。

甚至是各个佛家、道家的场所,都需要建道场,为皇帝斋戒祈福。

图注:宋徽宗 《瑞鹤图》

到了生日前两天,文武官员都要分别在枢密院、尚书省的带领下单独去皇家寺庙大相国寺给皇帝上寿,这一套流程下来就需要两天的时间了。

按照《宋史"礼志》的记载,百官都要在宰相的带领下在紫宸殿下"拜舞称庆",然后宰相作为百官代表第一个"登殿捧觞,上天子万寿",之后按照官职爵位,什么各诸侯王、各部负责人、各节度使分别献上生日礼物(金银器、马、生日贺词等为主),祝皇帝生日快乐。

"各上寿,仍以金酒器、银香合、马、袖表为献"《宋史"礼志》

百官庆贺完毕,那么就是皇帝招待百官宴席了,但是这顿饭并不复杂,吃饭的百官也就是欣赏一番音乐,举杯三次,就结束了。

有人问了,说了半天,宋徽宗的生日宴会就是个这?!

图注:清明上河图(局部)

其实十月初十这个宴会并不是重头戏,隔了两天之后的十月十二,这才是正儿八经的天宁节大宴。

根据记载,到了十月十二这天,不仅是百官,国外使节都来了,按照官职大小,从大殿一直到外面,都坐的乌泱乌泱。比起两天前的百官宴只有三轮酒,这次的大宴足足有九轮酒。

宴席刚开始的时候,先是善于口技者表演各种鸟叫,上演一出百鸟朝凤。

徽宗第一次举酒杯,教坊司马上就开始表演相应的节目,第一个节目是雷中庆领舞的舞蹈,背景音乐是笙箫和笛子。

第二次举杯的时候,百官要在宰相的带领下贺寿,然后再看节目。

图注:宋徽宗 《听琴图》(局部)

等到第三次举酒杯的时候,宴席上才上了下酒菜,舞台上正在表演如爬杆、倒立等杂技,

第四次举酒,舞台上表演双人杂剧,主要是烘托气氛,桌子上的菜开始换成肉烧饼、索粉等食物。

第五次举杯,舞台上只有一个歌姬独自弹奏画面琵琶,等到这个歌姬谢恩下去之后,两百多个十二、三岁的儿童分成四行,手拿花枝开始边跳舞边歌唱,这时候桌上开始上莲花肉饼、天花饼、太平毕罗饭这样的食物。

皇帝行酒五次以后, 宴会中场休息。休息完毕以后宴会继续。

第六次举杯,殿前开始表演踢球,赢的人就赏赐银器、彩色锦缎。

第七次举杯时,宴会节目进入高潮,在细致的雅乐声中,四百多个妙龄貌美女子,有的戴花冠,有的打扮成仙人模样,都穿着最流行的衣裳,跳着采莲舞,而殿前也摆列着荷花,花面与人面交相辉映。

到了第九次也是宴席最后一次进御酒,收尾的菜品呈上了时兴的"浆水饭",此时的乐曲也转向了悠闲的慢曲子。大宴整个过程中,徽宗一共会举酒九次,九行酒后,宾主尽欢,百官们们可以退场了。

宴会结束之后,百官们戴着花回到家,跟从的侍从都有赏赐。然后各级官衙放假一天。

"宴退,臣僚皆簪花归私第,呵引从人皆簪花并破官钱。诸女童队出右掖门,少年豪俊争以宝具供送,饮食酒果迎接。各乘骏骑而归,或花冠,或作男子结束,自御街驰骤,竞逞华丽,观者如堵"

百姓们自然去不了大内,都挤在右掖门看表演归来的女孩子们,暗暗想象宫门之内的那场花团锦簇的破天富贵。

不光首都开封进行天宁节的庆祝活动,地方上也"唯圣节日即张乐设筵, 则丰厚饮馔",可谓普天同庆。

然而,亲身经历了这场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天宁节的孟元老,怎么也想不到,几年之后,北宋迎来了帝国的黄昏。

到了南宋1147年,靖康之耻发生后的第20年,孟元老想起当年的开封,在他写的《东京梦华录》里含泪写下这样一段话:

"暗想当年,节物风流,人情和美,但成怅恨。"

本文链接:https://famous.a8z8.com/songchaogushi/47849.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