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唐朝第一才女,甘愿侍奉杀父仇人?14岁成武则天心腹,上官婉儿的传奇一生

她最恨的应该是给她的家族带来灭顶之灾的那个女人,而她内心却不得不承认,这一辈子最崇拜的就是自己的杀父仇人。

她是名家之后,却沦为戴罪之身,尚在襁褓之中时,命运就以不容抗拒的姿态给了她沉重一击。从养尊处优的贵族小姐到洗衣扫地的卑贱下人,她面临的是无尽的心理落差与看不到前路的惨澹人生。

也许是骨子里自带的倔强与聪颖,也许是恶劣的环境促成的隐忍与谋算,让她在这个人人如履薄冰的皇宫中生存了下来,并一步步成了能够左右时代命运的传奇人物。她是上官婉儿,是才华横溢的诗人,也是心智过人的政客,更是一个绝不向命运低头的女人。

相传,上官婉儿还未出生之时,她的母亲郑氏做了一个梦,解梦人告诉她,她腹中的这个胎儿有“称量天下士”之能,将来必成大器。

郑氏欣喜非常,只盼着孩子平安落地,有朝一日光宗耀祖。可令她没想到的是,这个凝聚了她无限期望的孩子竟然是个女儿身。

郑氏不由对梦中的预言产生了怀疑,她甚至对着襁褓之中的婴儿询问道:“你是不是真的有那经国之才啊,孩子?”

郑氏的失望与怀疑背后是整个男权时代的缩影,一介女流之辈难道真能“称量天下士”吗?所幸,上官婉儿并非寻常女子,她的聪明才智与隐忍权谋让她一次次化险为夷,竟印证了郑氏的梦中预言。

上官婉儿家世显赫,她是西汉上官桀、上官安、上官期祖孙三代的后裔,祖父上官仪唐高宗时的宰相。只可惜她时运不济,一出生就面临家境剧变。

上官婉儿出生之时,武则天虽还没有登基为皇,但她手握大权,掌管朝廷大小事宜。唐高宗李治性情软弱,又没有经世之才,处处被武后压制。这引发了朝廷中有志之士的不满:皇后临朝称制,成何体统?于是,这些忠于皇室的朝臣们密谋对付武则天,帮助皇帝重整朝纲,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就是其中一位。

遗憾的是,他们的计划还未实施就被武后扼杀在摇篮之中。西元664年,即麟德元年,上官仪等人的密谋传到了武则天耳中,武后怒不可遏,下令严惩这些不知本分的官员们。

武后的怒火不断蔓延,虽然上官仪并非这次计划的核心人物,但由于“废除武后”的诏书出自他手,武则天便下令将其杀害。祖父被杀,整个家族受到牵连,上官婉儿一出生就与其母郑氏一同被贬到了掖庭为奴。

掖庭,也称掖庭宫,是富丽皇宫之中灰暗的一角。这里居住着宫女和犯罪官僚们的妇女家属,她们往往是被贬到此地,从此告别自由身,沦为低下的奴婢。可以想见,向来养尊处优的郑氏在面对如此场景时,内心是怎样的煎熬。

这时,她怀中的上官婉儿成了唯一的希望。她又想起那个“称量天下士”的预言,无论是真是假,她都要努力一次。于是,郑氏不再自怨自艾,她开始利用宫中一切资源,对上官婉儿悉心教导,为其将来在政治与文学上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郑氏与上官婉儿就在宫中没没无名地度过十余年。入宫时尚在襁褓之中的上官婉儿,此刻已经出落成一个美丽动人的少女。出众的外貌加上超群的才华为她赢来许多关注,这却让她愈发迷茫了。

她不甘心被困在宫墙之中,只能干一些无法施展才能的杂活儿,她向往宫外,更向往成功。但整整14年过去,她与母亲的境遇没有丝毫改善,她们只能吞下苦水,等待一个机会。也许,这个机会很快就会到来,再次彻底改变她们的生活;也许,这个机会永远、永远都不会降临在她们身上。

或许,是母女俩的诚心感动了上天,很快机会就来了!就在上官婉儿14岁的某一日,武则天听闻了这个才能出众的女孩儿。作为那个时代鲜有的女性政治家,她对出色的女人总是另眼相看。武则天决定亲自出题考考上官婉儿,倘若她的才华真如传说中所言,那必委以重任,不使其埋没。

很快,武后就召见了上官婉儿,并当场出题让她作答。上官婉儿果然如传言所说,文不加点,须臾而成,且行文流畅,辞藻华美。武则天看着眼前这相貌出众、才华横溢的女孩儿,很是惊喜,当即决定免去她奴婢身分,让她掌管宫中诏命。

西元690年,已是花甲之年的武则天废除了李治,成了历史上第一位女皇。武则天十分倚重上官婉儿,将大量诏书的撰写工作交付给她,小到官员升迁,大到军国要务,这些诏书都出自她手。她也因此被朝臣称为“内舍人”,风光无限。

但是上官婉儿并不知足,她深知自己只是武帝手中的木偶,因她而生,因她而亡,她不甘心只做一个“抄书人”。终于,年轻气盛的上官婉儿犯下了死罪,武则天怜惜她的才华,让她免于一死,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上官婉儿被处以“黥面”之刑,即在脸上刻字,然后涂上墨炭,永世不得去除。上官婉儿惊惧交加,无力违抗。行刑之后,她十分心疼自己的容貌,遂灵机一动,用金银箔制成梅花贴在面额,不仅挡住了刺字,还平添几分妩媚。这就是“梅花妆”的来由。

关于上官婉儿究竟犯下了什么死罪,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但民间猜测,上官婉儿不满被武则天操纵,私自窜改诏书,惹怒了武则天。

关于“梅花妆”的来由,历史上也有许多不同说法。《控鹤监秘记》中的记载充满了传奇色彩:武则天视上官婉儿为心腹,即使是与男宠张昌宗缠绵床榻也不避忌她,上官婉儿春心暗许,背着武则天与张昌宗私通,武则天发现之后,龙颜大怒,一刀砍伤了她的脸,张昌宗一再求情,武则天才赦免了她的死罪。为了掩饰刀痕,上官婉儿发明了“梅花妆”。

除此之外,还有人传说,上官婉儿是不满张昌宗等男宠的调戏,怒而关闭了象征皇权明堂的通道,武则天下令在其脸上刺“忤旨”二字,以示惩戒,上官婉儿不得已才以梅花遮盖。这些人们流传下来的故事并不十分可信,但可见民间对这位传奇女子也是充满好奇与想像的。

死里逃生的上官婉儿深知自己无力与武则天抗衡,只得暂时放下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一心侍奉武则天,事事恭顺奉承。武则天以为这个心气颇高的才女已经被自己彻底收服了,于是对她更加信任,开始让她处理百司奏表,甚至让她参与到政务中来。上官婉儿的势力更胜从前。

一开始,武则天看中的是上官婉儿的文采,命她掌管宫中制诰,后来,武则天赞赏她的忠心,视她为心腹。在一步步的谨慎权谋中,上官婉儿的羽翼逐渐丰满,权势之大甚至被称为“巾帼宰相”。

然而,武则天的皇权只是昙花一现。西元705年,太子李显与宰相张柬之等大臣联合发动兵变,武则天被迫退位,唐中宗李显继位,史称“神龙政变”。

为摆脱武则天的控制,上官婉儿也在这场政变中出了一份力,并因此深得李显信任。李显垂怜上官婉儿的姿色,又欣赏她的才智,不仅封她为昭容,封她的母亲为沛国夫人,还让她继续掌管起草诏令的事宜。然而,李显没有想到,这个女人并不会就此满足。

出身的显赫与成长的贫贱带来强烈落差,在上官婉儿心里烙下极大的不安全感,她只相信自己,相信权力。她对权力近乎疯狂的欲望使她不可能安分地做一个嫔妃,更不可能依附于一个男人而存在。

但她清楚知道,自己是不能效法武则天成为女皇的。她虽然出身名门,但早已沦为罪人之后,她的身后没有任何宗亲的支持;虽然多年来笼络不少朝臣,但在那个男权时代,没有任何非亲非故的人会支持一个妃嫔称帝。不仅如此,一旦她表现出这样的倾向,她手中的势力立刻会土崩瓦解。

于是,上官婉儿只能抑制内心强烈的欲望,将目光转向了韦皇后。韦皇后是皇帝的结发妻子,身后还有盘综错杂的宗亲势力作为支撑,扶持她为皇帝要比自己亲身上阵更可行,也更安全。

于是,上官婉儿一再向韦皇后与其女儿安乐公主示好。对于上官婉儿的意图,韦皇后心知肚明,但她不动声色,只是向唐中宗提出了一系列请求,其中包括:规定全国百姓为被父亲休弃的母亲服丧3年、百姓23岁才能成丁、59岁免除劳役等。那些规定最终都被皇帝批准实行了。

这正是韦皇后的高明之处。她通过改易制度获得了百姓的拥戴,一步步为自己将来登上皇位铺路。

上官婉儿也在极力辅佐韦皇后。她首先谋画的,就是打压张柬之等朝廷中的元老。她利用皇帝对自己的信任,向他举荐了武三思,并与韦皇后合力诱使皇帝将武三思委以重任。

皇帝愈来愈依赖武三思,而冷落了张柬之等朝官。韦皇后趁张柬之等人不备,对其进行捧杀。她先让皇帝封张柬之等5位朝廷元老为王,然后架空他们的权力,最后设计杀害他们。于是,韦皇后与上官婉儿扫除了朝廷中最大的阻碍,从此更加肆无忌惮。

上官婉儿为韦皇后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废除太子李重俊李重俊并非韦皇后亲生,韦皇后对其早有忌惮。上官婉儿一直在寻找机会削减太子的势力。武三思在成为皇帝亲信后,来往宫中颇为频繁,一来二往间,他与上官婉儿暗通款曲,关系更加亲密起来。

于是,上官婉儿不断扶植武氏一族,一方面维系自己与武氏一脉的关系,另一方面可以借此抑制皇族宗室的势力。太子李重俊将他们这些龌龊勾当看在眼里,一忍再忍,但韦皇后与上官婉儿一再逼迫,让他不得不在隐忍中爆发。

西元707年,太子率领左羽林大将军等300人,诛杀了武三思、武崇训等武氏一族十余人。上官婉儿听闻大惊,赶紧逃到唐中宗与韦皇后跟前。她对皇帝说,太子这是造反,他要先杀了武氏一族,然后逼迫皇帝让位。

唐中宗没有对眼前慌张失措的上官婉儿产生丝毫怀疑,他勃然大怒,立刻带着上官婉儿和安乐公主等人登上玄武门,下令让大将刘景仁带上2000余人围剿李重俊。李重俊寡不敌众,含冤战死。至此,上官婉儿为韦皇后扫除了第二个心腹大患。

在为韦皇后扫除两大障碍之后,上官婉儿开始施展自己另一方面的抱负—文学。早在掖庭为奴之时,她就展现了诗词方面的天赋;而在宫里多年的薰陶与磨练更是让她功力大增。

她曾写下“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的抒怀佳作,也曾借“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展现自己的恢宏气度。后世对她的文笔有着很高的评价,张鷟称其为:“博涉经史,精研文笔,班婕妤、左嫔无以加。”吕温更赞其:“汉家婕妤唐昭容,工诗能赋千载同。自言才艺是天真,不服丈夫胜妇人。”

上官婉儿不仅自己写诗,更力图让文学之风盛行于天下。她不但劝说皇帝大量设置昭文馆学士,广召当朝词学之臣,还主持了许多文学上的盛大活动,品评天下诗文。一时间,作诗成了大臣们的风尚。

《景龙文馆记》中就记载道:“至幽求英俊,郁兴辞藻,国有好文之士,朝无不学之臣,二十年间,野无遗逸,此其力也。”上官婉儿在文学上的个人造诣尚且不论,她在扩大书馆、增设学士方面做出的努力,就足以让她在众星云集的唐朝文坛占据一席之地了。

虽然上官婉儿在唐中宗和韦皇后的手下,把持朝政、荣宠极盛,皇帝甚至为她的祖父上官仪平反,追封其为中书令。但对上官婉儿而言,唐中宗不可靠,韦皇后更不可靠。她4次上疏,反对皇帝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甚至不惜以死相逼,但皇帝始终没有给她想要的答案。

西元710年,没有在韦皇后这里实现抱负的上官婉儿转而投奔太平公主。不久,唐中宗暴卒,韦皇后独揽大权、意图夺位。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紧急之下,以先皇之名草拟了一份遗诏,试图将李重茂推上皇位,让相王李旦辅佐,并尊韦皇后为皇太后,让她垂帘听政,以此达到权力的平衡。

但上官婉儿没有想到,宗楚客等人私自修改了遗诏,并极力鼓动韦皇后称帝,成为第二个女皇。

这时,消息传到了李隆基耳中,他与太平公主等人商议后决定,先发制人。于是,唐隆之变发生了。李隆基率领官兵直捣皇宫,杀死了韦皇后与安乐公主,将韦香儿一系清洗一空。

然后,李隆基拥立其父李旦为帝。曾是韦皇后心腹的上官婉儿深感不安,赶紧到宫门口迎接李隆基,并将她与太平公主的遗诏交给刘幽求,企图撇清自己与韦皇后的关系。但这已经无济于事了。

最终,上官婉儿死于政变之中。所幸,她在次年就被平反,恢复了昭容的称号。在〈起复上官氏为婕妤制〉中,她被誉为“贤明之业,经济之才,素风逾迈,清辉益远。”这16个字的评价在中国历史中已经是非常了不起,此段文字给予一个女人以政治人物的评价,而不是作为某某的女人、某某的夫人。

不是所有名门之后都会有的非凡一生,何况这个“名门”只不过是给她带来灾祸的一个称谓。然而,她最恨的应该是为家族带来灭顶之灾的那个女人,但她内心却不得不承认,这一辈子最崇拜的也正是自己的杀父仇人。

正是这位仇人成了自己的导师、君父和英雄。正是这位仇人导师,教会她人的一生该如何度过,也让她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传奇女子。

从名家之后到阶下女囚,从巾帼宰相到后宫嫔妃,上官婉儿的一生风云变幻,充满了传奇色彩。作为一个女人,她相貌动人,身姿出众;作为一个文人,她文风清雅,细腻脱俗;而作为一个政客,她野心勃勃,不择手段。

终其一生,她为自己的欲望所驱使,不曾真正向任何人低头。无论后人评价如何,她都是那个时代里一位忠于内心、敢于争取的传奇女性。

本文链接:https://famous.a8z8.com/tangchaogushi/13595.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