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国求荣,后晋开国之主

李存勖建立后唐,史称唐庄宗唐庄宗灭掉后梁后,外无强大的敌人压迫他。在这相对好过的日子里,他松懈了,有点得意忘形,以为自己的江山是铁打的,开 始释放压抑已久的欲望,顺着自己的意做风流天子。唐庄宗李存勖本是出身于沙陀贵族家庭的纨绔子弟,虽然在军事上颇有才能,但在政治上却是一个目光短浅的 人。他在继晋王位初期,因为面临着生死存亡的问题,尚能克制自己,采取一些改革措施,还是很有作用的。但当渡过危机后,他性格中的劣根性便表现出来了。
他受宦官、伶人挑唆,无端怀疑功臣、大将,对他们任意加以杀戮。他依靠大臣郭崇韬平定前蜀,却听任刘皇后及儿子李继岌将这个大功臣给谋杀了。在郭崇韬以及另一个功臣朱友谦被诛后,朝中的将臣陷入人人自危的境地,尤其是李克用的养子李嗣源,整日如坐针毡。
在如此形势下,对朝廷极度不满的魏州兵士推赵在礼为头,发动了兵变。久受唐庄宗猜忌的李嗣源,力争到领兵平叛的任命,可他到了魏州,却和叛兵合流,掉头打进开封,再逼向洛阳,唐庄宗被乱兵所杀。
同光四年(926年),得了洛阳的李嗣源走上帝位(唐明宗),改元天成。李嗣源,沙陀部人,本名邀估烈,无姓氏,被李克用收为养子后,改名李嗣源。天成元年(926年),李嗣源在李存勖的灵前戴上了皇冠。
登基后,唐明宗实行了一套利国惠民的开明政策:他不好声色,拒受美人,将李存勖留下的千余宫女放出宫外;他废除内库,把贡品全部归入国库;他驱逐伶人, 清肃宫廷风气;他大诛宦官,杜绝再次炽起的宦祸;他穷治贪官,救民于水火之中;他奖励清官,以改善官民关系;他不兴土木,以减轻黎民负担;他轻徭薄赋,与 民休息。
建立后晋的晋高祖石敬瑭,人称石郎,祖上为西边少数民族。父亲桌扳鸡,系李克用部将,因战功而任熔州刺史。石敬瑭是桌扳鸡的次子,为表示自己是地道的汉人,自改此名。
子承父业,生于军营的石敬瑭,长大后进入李嗣源的部队服役。他为人沉默寡言,有城府,喜读兵法,崇拜古代名将李牧周亚夫。李嗣源喜欢这个年轻人,倚为心腹,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让他负责了能攻善战的 左射军 。
李嗣源得了天下,石敬瑭被赐号 竭忠建策兴复功臣 。
爱将、驸马、功臣,集此三个特殊名分于一身的石敬瑭,在新朝中地位显赫,德高望重。他先是入陕为最高军政长官,以清廉立政,未到一年,境内得治。后又去魏博主政,当地民风彪悍,讼事繁多,案子积累无数,他一上任,就着手处理,使得案子大减。
不管到哪里,石敬瑭都带着一个头衔 六军诸卫副使。这个职位是禁军最高副长官,正使是李嗣源的儿子秦王李从荣,石敬瑭了解此人,预测他早晚要出事,婉言推辞了这个职务,在众大臣的帮助下,转领河东节度使,去太原负责军政。
太原是北方重镇,也是后唐的发祥地。石敬瑭赴任后,一边主持着对契丹的防务,一边管理着当地的民政。他生活简朴,不近声色,不设宴会,办公结束以后,常召幕僚谈论民间疾苦和为政得失。他办案精明果断,不为假象所迷惑,作出的裁决能令原告和被告都心悦诚服。
善能理政的石敬瑭自此深得人心,声誉鹊起。
唐明宗逝世,他的第五子李从厚登位(唐闵帝),然而,李嗣源的养子李从珂不服,没出几月,他在凤翔发动兵变,杀向洛阳。唐憨帝敌不过,开门出逃,在道上 遇见正要去京师的石敬瑭。石敬瑭忖度了形势和朝中情况,于此之际,不但没伸手帮助这个小皇帝,反而把他囚禁在卫州,并将他的随从全部杀死。
李从珂得皇位(唐末帝)后,石敬瑭上表废帝,指责他作为养子,不能继位,请立许王李从益为帝。李从益是明宗第四子。废帝当然不肯,下诏削夺石敬瑭官爵, 并调兵遣将,讨伐石敬瑭,任命张敬达为太原四面兵马都部署,义武节度使杨光远为副都署,前任彰武节度使高行周为太原四面招抚排阵使,统兵三万驻扎晋安乡 (在今太原南)。七日,各地政府军云集太原周围,石敬瑭急忙密派使者向契丹求援,让桑维翰起草议和书,表示向契丹王称臣,并以父礼相待,称契丹王为父皇 帝,并约好事成之后,割让卢龙一道及雁门关(在今山西代县雁门关西雁门山)以北诸州土地给契丹。刘知远觉得称父割地太过分,说: 称臣可矣,认父事之太 过。厚以金帛赂之,自足致其兵,不必许以土田,恐异日大为中国之患,悔之无及。 然而,此时石敬瑭一心想着做皇帝,哪里听得进!据载,石敬瑭当时四十五 岁,契丹国王耶律德光三十四岁。老子比儿子小十一岁,真是闻所未闯!耶律德光接书一看,大喜过望,立即复书石敬瑭,许诺八月时倾国赴援。
长兴七年(936年),耶律德光亲自领兵驰救,大破唐军。为控制中原,耶律德光决定扶石敬瑭上台,建立一个亲契丹政权。
石敬瑭假意推让了一阵,走上了耶律德光为他布置的宝座,成了 儿皇帝 ,定国号为大晋(为有别于东、西两晋,史称后晋)、改元天福。 儿皇帝 四十五岁, 父皇帝 三十四岁,子大父小,演出了中国政治史上罕见的闹剧。
皇袍加身后,凭着契丹这座靠山,晋高祖向洛阳发起大反击。后唐军队节节败退,唐末帝举家自焚。
消灭、收降了后唐军队的有生力量之后,晋高祖定都开封。
晋高祖终于圆了皇帝梦,可这梦是以巨大的代价换来的,燕、云十六州的拱手让人,使北方险要之地落入契丹之手,加上无穷无尽的进贡,使政府和民众背上了永难见天日的包袱。大将安重荣说: 贬中国以尊夷狄,困已敝之民,而充无厌之欲,此晋万世之耻也!
儿皇帝 不好当,晋高祖受尽了窝囊气,契丹使者来,趾高气扬,任意责骂和欺辱,他只能低三下四,鞠躬俯首,陪着说好话。朝廷中针对契丹的实力和无休止的压榨,形成了主战和主和两派,他摇摆在两派中间,然终究未敢向契丹宣战,忍着窝囊气,继续当他的 儿皇帝 。
为讨得 父皇 的欢心,晋高祖 忍辱负重 对契丹所有侮辱性的言语充耳不闻,对契丹所有挑衅性的行为视而不见,把源源不断的财富送往契丹,尽心竭力维持双边关系。

本文链接:https://famous.a8z8.com/wudaishiguogushi/22502.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