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时期的陶器有着怎样的年代特点?多以哪种为主?

夏文化的面貌究竟如何,至今未定论,但一般认为二里头文化早期即是夏文化。二里头文化是以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村命名的,其陶器为灰陶和褐陶为主,有少量的磨光黑陶。

当时使用陶土做原料烧制灰黑陶器的数量最多,同时也继续使用杂质较少的粘土(瓷土)作原料,烧制胎质坚硬细腻的白陶器。

灰陶器主要指采用陶土作原料烧制而成的泥质陶器和加砂陶器。一般泥质陶器多用于饮器、食器、盛储器等,而加砂陶器胎质坚硬,耐火度高,因此多用于炊器。

出土的陶器鼎多甫鬲少,另有夹砂长腹罐,大口尊,圈足盘、平底盆。豆、小罐等,酒器有觚、爵,盎等。二里头陶器的质料以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较多,黑陶(包括黑皮陶)和棕陶次之,红陶已极少出现。陶器成型技术基本上都是轮制,兼有一些模制与手制。常见陶器作炊器用的主要是鼎,罐,甑。陶鼎多为敛口、深圆腹、圆底。三乳形矮足或扁状高足的罐形鼎,但也有极少数敞口,浅腹,圆底,三扁状高足的盆形鼎;陶罐多为敛口、深腹略鼓的平底罐,圆底罐还很少发现,另有极少数口沿上饰有纽状花边的小陶罐;陶甑多为敞口、深腹,平底的盆形甑,罐形甑则已很少见到。

陶器表面的花纹装饰,除部分食器和盛器为素面磨光,或在磨光面上拍印一些回纹,叶脉纹,涡旋纹,云雷纹,圆圈纹、花瓣纹等图案纹饰外,绝大部分陶器的表面还是饰印篮纹、方格纹与绳纹。那时还盛行在陶器表面加饰数周堆纹,划纹及弦纹。

东下冯文化以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命名,以与河南西部发现二里头文化类型相区别。东下冯文化类型目前分为三期。它的文化面貌与偃师二里头遗址的遗存有很多相同与相似之处,故也归入二里头文化之中。但也有些相异之点。如这里的炊器鬲多鼎少,还有单耳罐等陶器。二里头遗址中常见的三足盘、刻槽钵、觚等在这里不见,但却出现了敛口瓮、蛋形三足瓮和洞式房子等二里头遗址中不见的遗存。

岳石文化城址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座夏代城址。由于岳石遗址中出土的遗物有独特的造型和风格,故被考古界称为"岳石文化",并进一步证实它是东夷族所创造的一种古老文化。

岳石文化几种典型陶器的演化:[,岳石文化的主要炊器,数量甚多,已发现者多为腰以下部分,完整者甚少;子母口罐,此类器型在岳石文化中数量不多,特征鲜明,并与龙山文化同类器的传承关系较为清楚;平底尊,是岳石文化指征性器类之一,可分三式;平底盒,均为泥质陶,高子口,折腹处突棱外伸,可分为3式;蘑菇纽器盖,是岳石文化的指征性器类之一,造型特征为顶部有空心或实心蘑菇形纽,子母口,可分为3式。

岳石文化的制陶技术比起龙山文化时期的鼎盛阶段,种类和器形都有较大变化,显出明显的衰落。大多数陶器为泥质灰胎黑皮陶和夹砂红褐陶。泥质陶的胎壁厚,种类少,不过都采取了先进的轮制方法,火候也比较高,普遍饰有凸棱数周而形成独特的风格。这一时期的陶器主要有尊、子母口罐、三足簋、圈足簋、豆、盂、鼎、盆、杯及大量蘑菇状钮的器盖。一些泥质陶器上还绘有朱色图案,也有用红、白、黄多彩兼施的云纹彩绘陶。夹砂的红褐陶器表面抹光,有敞口的大型罐和盆,这些陶器的颈、腰、裆部常有附加堆纹。

本文链接:https://famous.a8z8.com/xiachaogushi/35859.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