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看到的历史教科书中,几乎全部认为周朝比夏商两疆域扩大了。如王育民在1990年出版的《中国历史地理概论》教科书中说:统观三代疆域,夏王朝的后期仅有豫、晋、陕三省邻近地域,地甚狭小;商王朝则已扩展到今华北的大部地区;及至周王朝其势力更远及江汉流域,比商代又进一步扩大了。果真如此吗?周期律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是周期律显示,夏朝属暴治周期段,商朝属强治、弱治周期段,周朝属次强治、次弱治周期段。之后的秦汉、隋唐、元明三大帝国的疆域分别比两晋、两宋、清朝的疆域要大得多。
二是元朝以前的历史有一个规律。就是北方游牧民族一般来说只有在强治周期段才臣服中原,到国乱周期段开始自立,次强治周期段形成南北对峙。
究其原因:
其一、建国时的基础不同。暴治周期段的夏、秦、隋、元的发祥地就是大西北。夏后氏部落祖先原聚居于蒙古高原,后南下山西、河南,禹取代了尧、舜部落联盟的共主地位;秦的祖先原聚居于甘肃、青海、陕西一代,后来占了西周的王畿,建都咸阳;隋的根基是北魏,系蒙古高原的鲜卑族;元的祖先原聚居于蒙古漠北草原。这个周期段的朝代都是在大西北建立巩固的根据地之后才入主中原的,其本来就拥有在大西北的广大地域,加之入主中原建国,以后向东、南大开发,因而相对而言是大一统的时代,故疆域广大。
强治周期段的商、汉、唐、明建国后,在夏、秦、隋、元的基础上都曾征服北方草原民族,其疆域扩大到大漠以北,因而疆域最大(明略小于元)。
次强治周期段的西周、西晋、北宋、满清0是国乱周期段的诸侯由中层升到上层的,是多政权并立的时期,其西北边疆早已有多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建国以后多无力反击,始终没有实现大一统(尽管清朝疆域不算小,但是比元、明时期要小的多),因而相对而言疆域较小。
其二、建国以后开发方向不同。强治周期段建国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国力强大后都不失时机地对西北地区入侵者进行了反击,开拓西北广大地区,因而疆域广大。次强治周期段的西周、西晋、北宋建国以后多是被动南迁,没有真正实现大一统,因而疆域较小。
依这两个规律性的历史现象推断夏、商时的疆域应比西、东周的疆域(活动范围)要大得多。
第一,商代的疆域考证。
从史书记载看,诗经本是孔子删定的,其中《周颂》多达31篇,很少记述周人开疆扩土之事;《商颂》仅有5篇,然而记述开疆扩土的就达七处之多。如洪水茫茫,禹敷下土方,外大国是疆。(《诗经?商颂?长发》)相土烈烈,海外有截。(同上)商邑翼翼,四方之极(同上)挞彼殷武,奋伐荆楚,深入其阻。(《诗经?商颂?殷武》)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主,方命阙后,奄九有。(《诗经?商颂?玄鸟》)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同上)维女荆楚,居国南乡。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诗经?商颂?殷武》)其它文献也有很多商代征伐四方的记载,《尚书?胤征》后附亡书序说:自契至汤八迁。武丁时先后用兵于土方、鬼方、马方、羌方及夷方,并都取得了胜利。《周易?既济》记载: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周易?未济》爻辞:震用伐鬼方,三年赏于大国。《诗经?大雅?荡》:内垒于中国,覃及鬼方。《竹书记年》:王纪伐西落鬼。
从现代考古成果看,安阳殷墟墓葬中已发现原多突人的头骨化石,证明商人曾与中东、地中海、北极一带的部落发生过战争,多突人的头骨是作为人祭、人殉的战俘出现的,尤其在内蒙古、河套一带发生的争夺战争其重要性不亚于黄帝时的版泉、涿鹿之战。另外妇好墓中发现了器量玉器,近年来经考古学家研究证明是新疆的和田玉,而且科学家从昆仑山采玉的地方找到了蒙古人的头骨化石,经北京大学用碳十四测定距今达2900多年,与殷商时代正相吻合。说明商代人的活动地区已联系到新疆西部,而且当时已形成一条玉石之路。
夏商周断代工程的专家指出:50年来,在郑州等地已发掘不少早商遗址,确立了以二里岗文化为代表的早商文化。1976年妇好墓的发掘,丰富了对商文化的认识。近年来,四川广汉三星堆、成都金沙商周遗址、深圳屋背岭商代遗址等遗存的发掘,丰富了对西南和南方商代各国文化的认识,揭示了商王朝和长江流域的文化关系。(《夏商周断代工程大功告成》)?
史学家李济在殷墟青铜器、陶器、艺术花纹研究上,指出殷商文化与亚洲中部、西部同时的古文明之间的若干类似性,由于忽视了历史的北方,我们民族文化的原始,仍沉没在漆黑一团的混沌境界,他举出两个例证,一是从侯家庄帝王陵墓hpkm1001大墓椁顶一种肥遗怪兽图案,另一种在木雕残片中发现的母题是一对老虎的图形,都渊于美索不达米亚,称这是中国在纪元前二千年或更早时期和西方文明接触的最用趣的证据,是从陶器的形制上得到的。……是一件陶器的盖子……同样的也在杰姆德纳刹和莫汗久达鲁地方发现过。将商代陶器和近东中东的形制加以比较,可以发现很多甚为相像的例子;但我以为这一个是说明文化接触无可置疑的范例。在相隔这样遥远而且互异的世界的两端,能独自发生结构如此相似的器盖,是难以想象的。说明至迟在殷商时代,中国与远在两河流域的西方民族间似已有着文化上的接触了。他又说:2000年来中国的史学家,上了秦始皇的一个大当,以为中国的文化及民族都是长城以南的事情;这是一个大大的错误,我们应该觉悟了!我们更老的老家—民族的兼文化的—除了中国本土以外,并在满洲、内蒙古、外蒙古以及西伯利亚一带;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列祖列宗栖息坐卧的地方;到了秦始皇筑长城,才把这些地方永远断送给‘异族’了。因此,现代人读到‘相土烈烈,海外有载’一类的古文,反觉得新鲜,是出乎意料以外的事了。李济强调殷商文化是一种多元复合文化,不是单纯的古代中国文化,而是本土、西亚、南亚文化的复合体,见解独特,他把中国文化放在世界文化里而来研究的态度,给人以无穷的启发。
据史料记载:简狄生契。契被派往滦河以东驻守边疆统治当地的东夷部落—有皇喜柯洹F踝诱衙髟居塞北,昭明子相土越燕山南下,环渤海湾发展。相土子昌若、昌若子粮圉。粮圉子王亥已发展至易水流域,在和当地的部落发生斗争时被杀。王亥弟弟王恒进而南下漳水流域,被有易部落所杀,上甲微得到河伯的帮助,败有易。当时黄河下游流经河北平原在今天津市入渤海,上甲微已在太行山以东古黄河下游立足。到成汤时期,有皇弦凭咏皴а粢淮,并更名为商部落。前1550年,商部落灭掉夏,成了中原的主人。
商朝祖居河北易水,后东迁至渤海,分南北两线迁徙,北线至辽西,南线到达山东,之后定都河南,又北伐西征。其活动地域东至海,西至昆仑,南达荆楚,北至内蒙古。《大戴礼记?少间》记载:成汤卒受天命……海之外肃慎、北伐、义渠、搜、氏、羌来服。显然比西周要大得多。
第二,夏代的疆域考证。
关于夏朝的记载较少,本节前一段已对夏后氏起源于内蒙河套地区,属通古斯人种作了简述。禹承舜,舜时活动地域已经达到东北地区的和东部沿海,《淮南子?原道训》记载:舜帝时理三苗,徒裸国,朝肃慎。
夏禹的父亲鲧即封于崇(今河南崇县北伊、洛之间)因云伊、洛两岸是有夏之居。(《周逸书?并邑》)禹都于阳城(今河南登封县告城镇一带)。夏的都城有晋阳(今山西省晋阳)、安邑、斟(山东省维坊)、阳城、西河、帝丘、老丘,也就是说山西、河南、山东都曾经是夏的活动中心。
史载禹合诸侯于涂山(今安徽蚌阜西)执玉帛者万国。(《左传?哀公七年》)说明禹建都河南,涂山聚会说明安徽蚌阜曾经是当时各诸侯国的中心位置,最起码也是禹征三苗,禹代工共之后新扩展地区的中心位置。
《纲鉴易知录》载:癸未,八岁,(公元前2198年)巡狩江南,会诸侯,戳防风氏,帝崩于会稽。初,禹到大越(今浙绍兴县)上茅山,(即会稽山,绍兴县东南)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更名茅山曰会稽,会计也。至是禹巡狩江南,致群臣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戳之,禹崩于会稽,因葬焉。禹在会稽会盟诸侯行封赏说明会稽并非边远地区,亦应是诸侯会聚的中心位置,也就是说今浙江绍兴以东,以南还有相当多的地方归属禹管辖,而且防风氏就生活在江、浙一带。《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载: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小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纹身断发,披草徕而邑焉。
史载,夏朝的第六代帝杼时曾经征服东夷,把活动地域推到东部沿海。
《山海经》是最早的地理博物志,成书于战国至汉初。由帝禹时代(4200年前)的《五藏山经》、夏代(约4200~3500年前)的《海外四经》、商代(约3500~3000年前)、周代(约3000~2200年前)的《海任寰》合辑而成。所记山川、人物有夏后启,有易氏,有西周,有稷,然记夏至启,记殷至有易杀王亥,记周至稷的孙子叔均,其后无三代人名出现。可见,夏、商两朝的人就能记山5370座,河流300余条,矿物70多种,植物130余种,动物260余种,邦国95个,人物140余人。若没有相对统一的政权作基础,怕是难以做到的。
《山海经?海内南经》载:夏后启之臣曰孟涂,是司神于巴,巴人请讼于孟涂,其衣有血者执之,是请生,居山上,在丹山西。这说明夏后启的管辖已到达巴国(今重庆一带)。《山海经?海内南经》又载:帝(禹)命竖亥步,从东极至西极,五亿九选千八百步。竖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一曰禹令竖亥。一曰五亿十万九千八百步。古代,一步为五尺,300丈为一里,100万为一亿。依此推算,夏禹时,国土东西为近两万里。以上不难看出夏后氏源于蒙古高原,治水于黄河流域,建都于山西、河南、山东等地,开拓于江浙和川北一带,死后葬于浙江绍兴的禹陵村,至今143代子孙仍与其守陵。这些地域便是夏朝的活动范围。能在会稽杀防风氏,封勾践先祖守禹之祀。也可以算是统治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