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的姓氏跟​黄帝​有什么关系?

现代人的自我介绍往往说我姓什么,姓都在前面说。要追溯到更早的春秋战国时代,姓的地位跟氏比起来要低的多,那时候有“姓可呼为氏,氏不可呼为姓”的说法,史书中有说男子称氏,女子称姓,齐国的女人皆为姜,如齐姜、文姜、庄姜。国君为公子时则更多称姓氏,如吕诸儿、齐惠公等等。

史书载:“三代之前,姓氏分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这就是说姓的源头较为单一,而氏的发展则会多变。在春秋战国时代,姓更多时候是女人们的专属,这当然跟姓氏文化的起源有关。《左传》载:“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在春秋战国时代氏则大多成为诸侯国君的家族们的专属。

从人类开始,姓氏文化在中国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中国人对姓氏的图腾般尊重的文化已经深入民间。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姓氏文化则是百家姓,这种有着家族延续的东西始终在中国的社会中传承,时常有人为此追寻。

源起于上古时期的这些姓氏,其中大多跟黄帝有关,不过黄帝并非是姓氏文化的最早起源。上古时代很多人可能连名字也没有,更别说姓氏文化,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早期文明社会的人名,也就是盘古女娲伏羲等等,这些人类始祖的名字很多时候被后世学者们认为是部落之名。

这当然是姓氏文化的萌芽,就是人们以聚居的部落为自己命名,此后出现了伏羲少典等部落。然而,黄帝开始为自己的儿子和臣子们赐姓名数十个,才是引爆姓氏文化为大众所知的真正原因。

中国人的姓氏非常重要,代表着是父族与母族的关系,也是中国文明开始发源的起始,姓和氏在春秋战国前是有着清晰分别的,姓是母系社会时期的遗留物,凡是属于一个血统的人都共同拥有着共同的姓,居住在共同的区域,形成共同的部族。

当人口不断的繁衍,姓的下面分出了氏,氏是什么呢?氏就是小姓,是一姓中的分支。但氏在春秋战国只是男系社会贵族阶级所特有的标志。许多人探究姓氏文化在中国风行的原因。有的人说是姓氏代表着一个人辉煌的家族象征,体现的是这个人的出身很好,有人说无非是约定俗成,便于人们在社会中的交流。后者可能更为准确,阿猫阿狗多了,谁也叫不清楚谁是谁。

后人称赞黄帝的功劳不止其是炎黄之祖,他能成为炎黄之祖就在于所有的中国姓氏几乎都能系出同源。当然姓氏文化在黄帝时期应该是在社会中发生过剧烈变化的,在此之前的姓氏文化大多处于母系氏族社会,部落之名往往来自母亲而非是父亲。

黄帝而后的中国,姓氏大多起源与父亲就是中国进入父系时代的象征。到春秋战国时代,中国人对姓氏文化的运用更加娴熟,所谓分封制度的内核,本质上就是姓氏文化。

在母系社会时代,我们所知的那些圣人出生的时候都是有母亲没有父亲的,比如周人的祖先后稷,就是母亲姜嫄跑到森林里踩了雷神的脚印生下来的,商人的祖先契则是简狄吞了玄鸟之卵生下来的,还有尧舜禹等等圣人,大多都有“母感天而生子”。

因此我们看到的姓字,很多偏旁都是女字旁,如姬、姜、妘等。而女人们则称为伯姬、孟姜、叔姜等。诸侯们的祖宗大多是来自贵族血统,或者有着很多卓越功勋,周天子就会赐以国名,即为诸侯们的氏。大夫们则往往以受封始祖的别字为氏,或者以官名、封邑之名为氏,一般来说是诸侯所赐予的。

据说当年的黄帝就是住在姬水之滨,后来周人就说黄帝以姬为姓。这种说法虽然很有可能是周人的牵强附会,因为黄帝除了有姬姓之外,还有说姓公孙,而部落则有有熊氏部落、少典部落、轩辕部落等说法。与黄帝同期的炎帝,则说成是居住在姜水边而被姓姜。这种根据地名而来的封氏,则成为西周乃至春秋战国时代的潮流。

西周姬姓家族显然对姓氏文化运用得游刃有余,特别建立了整套宗法制度体系,形成同姓百世不婚的制度,分封制和嫡长子继承制皆源自于此。此后,男子称氏不称姓,女子称姓不称氏,周人认为同姓生育不利于家族的发展和传承,这个传统影响中国人数千年。

这种朴素的思维模式,无形中与后世科学论证的“近亲结婚不利后代”相切合。这在周人看来,甚至可以直接上纲上线,成为违反周礼的行为,比如齐襄公就是跟妹妹之间的不伦关系,导致齐国发生内乱。

姓氏之大行于天下,应是从周人开始的,周人分封数十个诸侯国,这些诸侯国又分封很多大夫,以姓氏作为联系脉络的周人便散布到各个地区。鲁公伯禽封在鲁国,后来就是所谓的鲁氏。宋微子封在宋国,后来就是宋氏,姜子牙封在齐国,就是齐氏。

有的则会以国家较为贤明的君主的谥号作为氏名,比如宋戴公之下有戴氏,桓公之下有桓氏。后来大部族的发展,分立的支脉又发展成繁盛之家,就更加凸显出大宗与小宗的区别,比如鲁桓公之下有季孙氏、孟孙氏和叔孙氏;齐丁公之下有崔氏,桓公之下有东郭氏。这些家族大多在诸侯国中成为权臣家族,一度垄断诸侯国朝堂。

本文链接:https://famous.a8z8.com/zhouchaolishi/24512.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