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若两人的齐威王:上半段沉迷酒色,下半段却浪子回头,励精图治

齐威王战国时期齐国最有政绩的君王之一,但是他开始执政时却有些不负责任。《史记》说他“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于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史记·滑稽列传》)

说的是齐威王沉溺酒色,荒于政事,将国家大事全交给下面的大臣打理,不予过问。结果搞得内政混乱,外敌入侵,国家处于危亡状态。大臣们还都不敢劝谏。

但是不久,齐威王突然振作起来。《史记》记载,威王一日突然召来即墨(今山东平度)大夫和阿城(今山东阳谷)大夫,对即墨大夫说:“自从您担任即墨大夫以来,每天都有人来说您的坏话。但是我派人去考察,发现即墨田地都已开垦,百姓丰衣足食,官员没有行政不作为,东方因而很安定啊!但是为什么总是有人讲你的坏话呢?这是因为您不愿意讨好我身边的人以博求名誉的缘故啊。”

于是齐威王赏给即墨大夫一万户的食邑。

齐威王又对阿城大夫说:“自从你治理阿城以来,赞誉你的话我每天都能听得到。但是我派人去视察阿城,却发现田地荒芜,百姓贫苦。当初赵国进攻我们的甄城,你不去救援,卫国攻取我们的薛城,你也不闻不问。如此失职,却每天都有人对我说你的好话。什么原因呢?还不就是这是因为你重金贿赂我身边的人以索取名誉的缘故吗?”

说完,齐威王立刻下令烹杀阿城大夫。侍卫将鼎里的水烧得翻开,将阿城大夫叉起来噗通一声扔到鼎里煮了。齐威王同时下令,将左右曾经赞誉过阿城大夫的人都扔到鼎里煮了。这些奸佞小人苦苦哀求,威王不为所动,结果也被噗通噗通地扔到开水里煮了。

据《资治通鉴》,威王此举令“群臣耸惧,莫敢饰非,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齐威王此举鼓励了正直耿介的君子,震慑了阿谀奉承的小人,令齐国上上下下,好人扬眉吐气,坏人心惊胆战。再也没有人敢文过饰非。齐国的政治风气和社会风气大为好转,大乱翻为大治。

有人写诗称赞齐威王:

权归左右主人依,毁誉繇来倒是非。

谁似烹阿封即墨,竟将公道颂齐威。

(《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六回)

意思是决策者偏听偏信左右的小人,就一定产生毁誉颠倒、是非混淆的后果。古来统治者,谁能像齐威王这样烹杀阿城大夫、封赏即墨大夫,主持公道的美名天下传诵?

内政赏罚完毕,齐威王外交又发力。据《史记》记载,他在军事上反攻侵略齐国的国家,向西攻打赵国、卫国,在浊泽打败魏军并包围魏惠王魏惠王请求献上观城以求和解,赵国也归还了齐国长城。就连不可一世的秦国,也成了齐国手下败将。秦国曾经借道魏国韩国攻打齐国,结果被齐国打得大败而逃。诸侯震恐,二十多年没有人敢于出兵侵犯齐国。因此,《史记》说威王时,“齐最强于诸侯,自称为王,以令天下”(《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齐威王何以能够痛改前非,浪子回头?据说,是因为一个叫淳于髡的大臣刺激了他。淳于髡给威王讲了个寓言:“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飞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国内有只大鸟,停留在大王的庭院里,这只鸟三年不飞又不鸣,大王知道这鸟是为什么吗?”齐威王说:“这只鸟不飞就罢了,一飞直冲云霄;不鸣就罢了,一鸣震惊国人。”

本文链接:https://famous.a8z8.com/TheSpringandAutumn/46686.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