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后,名雉,字娥殉。生得漂亮,聪明伶俐,性格活泼好动。吕雉父亲吕公是沛县县令的好友,因遭人诬陷到沛县县令家躲避。沛县的官吏豪杰听说县令家里来了位旧交。都纷纷前往看望。当时刘邦仅是一小亭长(秦法:乡村十里为事。十亭为乡),他也到县令家问侯。吕公善看相,在酒令之间细看刘邦乃一贵相。他生得相貌堂堂,方盘大脸,高鼻粱,美须髯。酒足饭饱以后,刘邦正要告辞,吕公热情挽留。吕公诚恳地对刘邦说:“我一向喜欢研究相术,今天见到阁下,相貌贵不可言,愿阁下自爱,我的长女相貌不恶,想收你儆子婿,不知意下如何?”刘邦真是又惊又喜,当下欣然允诺。事后,吕公回到内室,和吕夫人谈起此事,吕夫人生气地对丈夫说:“你一向说这个女儿命相奇贵,要嫁给贵人。怎么现在要把爱女许给一个小的事长。”吕公不顾老伴的反对,最终将女儿嫁给刘邦为妻。
刘邦任亭长,不常在家。吕雉在家中料理家务,下田劳作,夫妻恩爱。婚后数年,吕氏生了一女一子。
刘邦在秦二世元(前209),响应陈胜起义。吕氏宗族几乎全部参加了刘邦的起义队伍,转战南北。公元前205年刘邦统帅的汉军自汉中东下。乘在山东作战,后方空虚,连续作战打到彭城(今江苏徐州)。项羽得知此信迅速回军,大败汉军。刘邦与数十骑败逃途中经过家乡沛县,本想将家人一起带走,可刘邦父亲太公和吕雉已被项羽扣作人质。只有儿子刘盈姊弟在路上遇到刘邦,得以安全逃离。
吕雉之兄吕泽带领一支汉军驻守在下邑(今安徽砀山),他接应了疲惫不堪的刘邦。才使刘邦有了一立足之地。此后楚汉两军在荥阳一带对峙3年之久,直到公元前203年九月,楚汉签订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的停战协定以后,项羽才将太公和吕雉送还刘邦。不久,刘邦大战项羽,项羽败灭,刘邦正式称帝,封为吕雉皇后。吕后的儿子刘盈被册立为太子,女儿封为鲁元公主嫁与张敖为妻。
吕雉最大的敌人,是刘邦的宠妃戚夫人。她不仅是情敌,还威胁到太子刘盈的合法地位。这位戚夫人是刘邦起兵之初在山东时所娶。戚夫人所生一子名叫如意,刘邦说他像自己,甚为宠爱。封10岁的如意为赵王。
刘邦总是带着戚夫人南征北讨,太子刘盈仁和,刘邦不喜欢他。说他懦弱无用。戚夫人虽然受宠,但她并不知足,她希望刘邦立如意为太子,母以子贵,日后,她也许会成为皇后,皇太后,刘邦也有此意。不过,废立太子须和朝中大臣计议,刘邦在朝中提出后,结果遭到各大臣的一致反对。因为刘盈被立为太子已有8年之久,如无罪被废,将大失人心,动摇国家根本。吕雉在东厢偷听大臣的争论,内心也十分紧张、恐慌。这时,有人建议吕后请教留侯。于是密使其兄建成侯吕释之请教张良。
张良是一足智多谋之士。张良诡秘地说,皇上得天下后,有四个德高望重的高士——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角里先生,称为商山四皓,不肯做皇上的臣子,皇上曾礼请他们出山,但他们鉴于皇上好谩骂侮辱儒士,逃人深山隐居不出,如果太子请他们去太子府中作太子宾客,令皇上看到。必有助于太子的声望。吕释之回禀吕后,依计而行,这四位高士竟然真的被太子谓到了家里。刘邦得知后,才对刘盈有了好感。
淮南王英布在公元前192年,搞叛乱。刘邦正在生病。决定派太子刘盈领兵去征讨。刘盈从来没有领兵打过仗,实在难以胜任这时太子宾客东园公等四皓为太子献策,去见吕释之。说太子将兵,有功不能增加他的秩位,无功恐怕要影响太子地位。吕释之觉得此话有理,立即去见吕雉,吕后当然替儿子着想,二话没说,依照四皓之计劝说刘邦。刘邦十分不悦,只好亲自带兵征讨。到第二年消灭英布后回朝,刘邦又重提废太子的意旨,正巧朝中举行庆宴,太子由四皓随从上朝拜贺,刘邦看见太子身边这四位自己多次请不动的老者非常尊重太子,十分惊奇地说:“我以前请你们,你们不出山却逃避我,现在追随我儿,这是为何?”四皓说:“太子仁孝恭敬,尊礼儒士,天下士子都引颈愿为太子所用。”拜贺礼完成后,四皓随太子身后缓步离去。刘邦在殿上目送四人。召戚夫人前来,指给她看说:“我本想废太子,但太子有这四位高士辅佐,羽翼已成,现在无须更动了。”一场废太子的斗争,以吕雉的胜利而终止。
吕雉早年勤俭持家,劳作田间。在协助刘邦得天下后,由于政治环境不平静,此叛彼逆,环境险恶,磨炼了她的才能和刚毅的性格。她对于政敌的残酷无情,心狠手毒,便使满朝文武震惊和恐惧。
楚王是刘邦手下的一员大将。在楚汉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刘邦得天下后,怀疑他谋反,降封为淮阴侯,留在长安加以监视。这使韩信十分颓丧,心中常怀怨愤。采取了一种消极反抗的办法,称病闭门不出。这种软禁生活使他在长安一住4年,韩信对刘邦由失望、怨恨,逐渐地走上了谋反的道路。汉十年(前197)代相陈自立为代王,公开打出了反叛的旗帜。韩信在长安秘密与陈通谋。乘刘邦不在京城,准备假传命令,赦免城中被拘禁的罪犯和奴隶,发兵袭击吕后及太子,一举颠覆刘邦政权,自己取而代之。谁知韩信家人中有一入得罪韩信,韩信将他囚起来要杀他,此人之弟为救其兄,连夜告变于吕雉后。汉十一年(前196)正月,吕雉同相国合谋,让人诈称从前线归来。报告陈兵败身死,令群臣皆上朝祝贺。韩信听说后,一阵恐慌,不知所措,推说身体不适不能上朝,相国萧何特来会见韩信,并激将他说:“你虽然身体欠安,但应该强打精神上朝祝贺。以表示对朝廷的拥戴。”韩信只得勉强入官朝贺。一进宫门,韩信束手就擒,吕雉立即宣布他的罪状,下令将他斩于长乐宫悬锤之室。韩信的亲戚朋友也被杀绝斩尽。
朋友在刘邦得天下后,封彭越为梁王,都于山东定陶。后因彭越以生病为由,没有奉诏征讨陈而被诬告成谋反,刘邦将其贬为庶人,并流放到蜀地的青衣(今四川临邛西南)。彭越来到郑县(今陕西华县),适逢吕雉从长安去洛阳路经此地,便向吕雉陈述自己的冤情,希望允许他回冒邑老家做一个平民百姓。吕后佯为许诺,将彭越带回洛阳。却对刘邦说:“彭越戎马功高,具有相当号召能力,如万一彭越复反,岂不是自遗祸患。不如杀之,以除后患。”刘邦觉得吕雉的话很有道理,于是将彭越交吕雉全权处理。吕雉即刻威逼彭越舍人诬告他谋反,廷尉王恬开依照吕雉的指令彭越定成夷灭宗族的大罪,就这样为刘邦汗洒疆场战功赫赫的彭越,做了6年诸侯王,最后因刘邦,吕雉一纸诏书。便含冤而死。而且骨肉被菹为醢,遍赐诸侯王。
汉十二年(前195)四月,刘邦去逝,太子刘盈17岁即帝位。为惠帝。尊吕雉为皇太后。五月,刘邦的葬礼刚完,吕雉便利用皇太后的权力,报复戚夫人及其子刘如意。她先将戚夫人囚于永巷,剪去她的头发,带上脚镣手铐。穿上罪衣裙,罚她做苦工舂米。此时,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刘如意远在千里之遥的河北,不知她的遭遇。所以戚夫人时常一边舂米,一边悲歌: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吕雉闻知大怒,为了不留隐患,她决定,于是先后四次遣使者去赵国。召赵王刘如意来长安,准备与戚夫人一起处死,以除后患。
吕氏对戚夫人的憎恨,刘邦早已听说,他担心自己百年以后,戚夫人母子难保性命。御史赵尧献计,选一有地位、正直而素为吕后、太子及群臣所敬畏的人作赵相,以保卫赵王。刘邦经慎重考虑,便选中了敢言力争的御史周昌。当吕雉使者传令要赵王去长安,周昌见来意不善而不肯奉诏。吕后随即派人召周昌去长安问话,待周昌离赵,又派使者召赵王。赵王也不敢不动身赴长安了。
惠帝刘盈得知赵王来长安处境危险,便率先赶到长安城外东灞,将这个差点夺去他帝位的幼弟接到了自己宫中,使太后杀赵王之企图一时难以实现。惠帝有一天晨起出外习射,刘如意独自留在宫中,吕雉钻此空当,遣人携毒酒强迫赵王饮下,这个可怜的12岁的赵王刘如意被毒酒害死。戚夫人悲痛欲绝。吕雉又想出了惨绝人寰的酷刑。先砍断戚夫人的四肢。将她眼珠挖去,又用一种药熏耳致聋,给她饮以哑药使哑不能言,称之为“人彘”。还得意地让同情戚夫人的惠帝前往观赏。当惠帝知道惨不忍睹的活怪物就是昔日美貌动人的戚夫人时,悲痛地大哭起来,他觉得母亲太残忍了。从此在吕雉专权的淫威下,惠帝“日饮为淫乐。不听政”,自此,卑劣的权力欲和复仇欲使吕雉决心除掉一切拦在她权力之路上的障碍。
吕雉似乎对任何人都不敢相信,内心时常存有嫉恨和戒心。几乎达到变态反常的心理。她一生钟爱她的一儿一女,对于蔑视她的儿女地位的,不论是谁她都会因嫉妒而施毒手。
为了加快培埴吕雉集团势力,竟然将惠帝亲姊鲁元公主与赵王张敕所生之女立为帝后。外甥女嫁舅舅完全乱了辈分。婚后张皇后未生孩子。如立刘邦其他儿子来继承皇位,又非亲生。于是,她命将惠帝另一姬妾所生儿子交由张皇后抚养,然后杀掉孩子的生母。
刘邦死后,吕雉继承了刘邦事业,掌握了国家大权。汉惠帝七年(前188)八月,惠帝病逝。这时年逾花甲的吕后呼天抢地,却干嚎而无眼泪。张良的儿子张辟强聪明绝顶,年15岁,任侍中,看透了吕雉的心思,低声对丞相说:“太后独有孝惠,今崩,何以太后哭而不哀?”陈平疑惑不解,张辟强对陈平耳语道:“惠帝的儿子都在稚龄,太后内心畏惧老臣宿将不好统帅,有疑俱,依太后的性格及为人处事,长此下去,大家难免有杀身之祸。丞相最好建议太后拜太后亲属吕产、吕台、吕禄为将。让他们领京城禁军,使诸吕都入宫居中用事,如此吕雉心安。而君等也可以脱祸。”陈平依此而行,果然大得吕后的欢欣。
惠帝死后,一个以吕雉为首的外戚集团,以封王诸吕为契机,很快地组织了起来。吕泽儿子吕台,吕产。吕释之子吕禄及其他吕姓亲族多人,借吕后权势很快都加官晋爵。聪明的吕雉知道守卫京师的南军和北军有的地位,于是就使吕台、吕产、吕禄当了这两支军队的统帅,使朝廷内外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吕家天下。惠帝死后,吕后又大封诸吕为王。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权力。除此之外。吕后想方没法让诸吕之女嫁给刘姓的王侯,以使吕氏家族永远延续下去。这时侯,被吕雉立为皇帝的那一位连名字也没留下来的少年天子—少帝,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小小年纪不知利害。说出了“太后杀我母,我大了以后。一定要报仇”,不料这句话传入吕氏耳中。吕雉立即把他囚于永巷,对外宣布小皇帝生病,不准周围的侍臣接近他。后又将少帝幽杀,立惠帝另一假子常山王刘义为帝。
吕后八年(前180)七月,年近七旬的吕雉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也清楚刘氏集团决不会甘于屈居吕氏集团的统治之下,自已死后势必有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因而她精心地为家人做了应变的准备。她任赵王吕禄为上将军,统帅北军;粱王吕产领南军。汉朝的军制,首都的禁卫军分南军北军,南军掌卫戌宫城,北军掌卫戍首都。控制了首都和宫廷的卫戍部队,以防兵变。而且没有忘记以吕产为相国,以吕禄女为帝后,为巩固吕氏的权力做了最后的努力。
公元前180年,吕雉去逝,刘邦长孙齐王刘襄自山东发兵,刘姓诸侯王声讨诸吕之罪,要求共同发兵讨伐吕氏集团。就这样,以周勃、陈平为首的刘氏集团,几天之内,通过一场宫廷政变,便很快驱逐了吕氏集团,刘邦另一儿子代王立位,是为。执政汉朝江山。
吕雉是汉高祖刘邦皇后,是一位及不平常的女中豪杰,吕雉以果断狠毒在秦末群雄的环境中,她辅佐刘邦逆境之中奋斗创业,建立西当政治。刘邦得天下后,叛乱频仍,吕设计缚杀韩信保根本,杀彭越除隐患,残酷迫害情敌戚夫人为人彘。吕氏临死之前也不忘将刘氏天下变为吕氏天下,然一最终还是被周勃等人扫荡了吕氏集团。吕雉是中国史上一个有很大影响的女性人物。
张氏——惠帝刘盈皇后
张氏是赵王张敖的鲁元公主的女儿张嫣,后成为张氏。刘盈既帝后尊吕雉为皇太后,以母后的身份操持军政大权,吕后时分疼爱女儿鲁元公主,竭尽全力地想给女儿一家更高的荣耀、富贵。于是吕雉以母后的权位把外孙女张氏许配给儿子刘盈,张氏与刘盈在公元前191年10月结为夫妻,张氏成了母以天下的皇后。吕雉太后为儿子和外孙女举办了盛大的婚礼。她亲自制定婚姻仪式。拿出黄金2万两,作为聘礼,相当于2000个中等人家的家产。
惠帝对母后包办的婚姻极为不满。他看到吕后鸩杀刘如意,把戚夫人变成“人彘”,深感震惊。为此他大哭一场之后。就病倒了。一年后,惠帝的病略有好转,但想起种种不如意的事和母后的所作所为,遂上书母后,把军国大政交给她,自己不再理政。此举动正合母后心思,所以吕雉太后欣然同意了。
惠帝刘盈为了报复吕雉太后,从此沉湎于酒色中。终日饮酒作乐,自暴自弃。而且有意冷落、疏远张皇后。又成了一个悲尉人物。
张皇后看到皇上对她冷冰冰的,视而不见,很少让她侍寝,内心十分苦闷,心想着能为惠帝生个儿子,也许会赢得惠帝的好感,谁知她手下的嫔妃多有怀孕生子,唯她不曾有身。她又气又恨,却无可奈何,为此暗自落泪。身为外婆兼婆婆的吕雉太后见状。更加着急,绝望的太后让张皇后把衣服撑起来,装作怀孕的样子。然后,到处宣布张皇后有喜了。10个月后,吕雉太后把生子不久的一个妃子杀掉。把婴儿抱给张皇后,诏告天下,皇后喜得贵子。为时不久,吕雉授意汉惠帝刘盈,立这个婴儿为皇太子。年仅23岁的汉惠帝刘盈在公元前188年病死。皇太子继位,史称“少帝”,张皇后成了皇太后。
公元前184年,少帝年已七八岁了,他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小皇帝对杀害他生母的吕雉皇太后和冒称他生母的张太后极其愤恨,说:太皇太后怎么能杀我生母而以太后冒称?哼!等我长大了,我一定报仇。有人将少帝的话密报太皇太后。吕雉大惊失色,亟令把少帝幽禁在永巷,过了几天。太皇太后朝见百官,说皇上病情严重,丧失理智,难以君临天下,另立惠帝子恒山王刘弘为帝。年幼的少帝被鸩杀了。
公元前180年吕后去逝,高祖老臣周勃等发动政变,诛灭吕氏外戚,杀掉刘弘。张氏被褫夺太后称号,幽居未央宫北面的北宫。张氏在这里幽居了17年。公元前163年,张氏病死。
窦氏——文帝刘恒皇后
窦氏汉文帝刘恒皇后汉高祖刘邦在公元前195年去逝后,吕雉皇太后操纵国政。她把皇宫中皇帝未曾御幸过的宫女分赐给诸侯王,每王五人。窦氏一行5人到了代国的王宫,做了代王刘恒的嫔妃。窦氏年轻貌美,虽居后宫未得高祖临幸,但依然妩媚动人,而且聪明伶俐,在新来的5个嫔妃中,刘恒特别喜欢窦氏。经常与窦氏同欢之后,窦氏生了一个女孩,取名刘螵。后又生下了个男婴,取名,之后又生一子取名刘武。
汉惠帝在公元前188年病死。皇太后吕雉立惠帝的太子为帝。过了4年,小皇帝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口出怨言。皇太后大惊。废黜了他。另立恒山王刘弘为帝。吕太后在公元前180年离开了人间。高祖老臣周勃等人发动宫廷政变,杀掉了当权的吕氏子弟,废黜刘弘,迎立代王刘恒为帝,是为文帝。
在刘恒称帝之前,他的结发之妻王后便病逝了。而且她生的4个儿子在刘恒君临天下后不久,也相继病亡。文帝即位不久,群臣上书,奏请立皇太子。这时,在文帝诸子中,数窭氏所生的刘启年龄大,刘启被立为太子。窦氏随之也就成了皇后,入主后宫。她所生的女儿蚶嫖,被封为“馆陶长公主”。
窦皇后追封早死的父母为安成侯,安成夫人。她有兄弟二人。兄叫窦长君,弟叫窦少君。弟少君被人贩子掠卖,不知去向。
窦氏头顶皇后桂冠不久,皇后弟弟窦少君上书,称他是窦皇后的弟弟。文帝派人召那个自称是窦少君的人入京审查。这个人说出了窦氏的家庭住址和父母的姓氏,回忆了他被掠卖前与姐姐相处的日子。他望着窦氏说道:“姐姐应选人宫时,她替我洗了个澡,又喂我饭吃,和我在驿站诀别,然后才走。”他的话刚完,窦皇后抱着他痛哭起来。这人果真是窦少君。
文帝刘恒赏赐了窦长君、窦少君。窦氏兄弟谦逊退让,不敢以富贵骄人。第二年,窦皇后小儿子刘武被封为代王。过了两年,改封为淮阳王。汉文帝沿用惠帝以来“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治国理民。这对于恢复,发展战乱后的社会经济、文化是极有利的。窦皇后也十分热衷这一思想,她的儿子刘启和窦氏子弟都学习黄老学说。
窦氏在过了几年后,年长色衰,在一场大病中失明。她逐渐失宠。文帝另有新欢。窦皇后自然是无可奈何,只能暗自悲叹而已。使她欣慰的是,最喜爱的小儿子刘武在公元前168年改封为梁王。汉文帝在公元前157年病逝。皇太子刘启即位。是为景帝。窦皇后成了皇太后。
景帝即位的第四年,梁王刘武入朝。景帝款待他的皇弟。当时景帝还没立太子,喝到高兴的时侯,兴奋之极的景帝对皇太后窦氏说:“朕千秋万岁后,把帝位传给皇弟。”太后听罢,十分高兴。因为她非常宠爱小儿子刘武,谁知,她的侄子窦婴端着一杯酒,敬献给景帝,直言极谏道:“父子相传,是汉家的祖制,皇上怎么能传位给粱王!”这下可气坏了窦太后。过了几天,愤懑难平的窦太后下令窦婴从皇戚的名簿上除名。
在秦代遭到禁锢的儒学到时,已有很大的恢复、发展,开始与黄老思想抗衡。景帝对儒学和黄老思想都不置可否,这实际上是怂恿了儒学与黄老思想的争权夺利。在这种局面下,窦太后坚决维护黄老思想的的统治地位,打击儒学。有一次,齐儒,《诗》博士辕固生,当窦皇后面轻辱黄老思想的代表作《》。结果太后大怒。下令把辕固生扔进猪圈。让他和野猪搏斗,幸亏景帝暗中送给他一把利剑,刺死野猪。方幸免于难。事后不久,景帝便打发辕固生离开京师,去做清河王太傅。
景帝刘恒曾在酒宴上,兴奋之极戏言让刘武做太子,其实景帝是不愿意传位给弟弟的。但不这样做,又违背母后的意愿。正左右为难之际。公卿大臣以古制、祖训为由,坚决反对兄终弟及。景帝乘机立了儿子刘荣为皇太子。但不到一年,景帝便瞧着刘荣不顺眼,又把他废除了。窦太后见状,乘机再次进言,让景帝立刘武为嗣。
窦太后要景帝传位刘武,有个叫袁盎的大臣,便上书景帝,说此事不妥。景帝乘机立刘彻为太子,窦太后的愿望再次落空。粱王刘武听说袁盎从中作梗,气急败坏地派刺客去刺杀袁盎。景帝龙颤大怒,敕令缉捕凶手,刘武怕事情暴露,他迫令参与刺杀的刺客自杀,又托姐姐馆陶长公主去求母后为他说情。在窦太后的干预下,粱王无罪开释。从此以后,景帝刘恒越来越疏远粱王刘武。
粱王刘武在公元前144年病死。窦太后闻讯整日涕泣,不吃不喝,骂道:“皇上果然杀了吾儿!”景帝惊慌。不知如何是好。姐姐馆陶长公主给景帝出主意,让景帝把梁国一分为五;刘武的5个儿子都封为王,5个女儿都赐给汤沐邑,窦太后转悲为喜。景帝刘恒在3年后病死。太子刘彻即位,是为武帝,尊太后为太皇太后。
有个叫田的人,是武帝的舅舅,颇受信用。田便通过太皇太后,推荐窦婴出任丞相。武帝听从之,以窦婴为相,拜田蚧为太尉。
窦婴,田蚧荐举以传《诗》闻名的儒学大师申公的学生赵绾,王臧为御史大夫、郎中令。为弘扬儒学,还打算在长安建一座太学,推举申公来主持太学。武帝派人携带厚礼,用安车驷马把申公接到长安。
太皇太后窦氏听说此事,一向崇奉黄老思想的她怒不可遏。把武帝责备了一顿,罢免窦婴、田蚧的官职,追令赵绾,王臧自杀。6年之后,窦氏病逝,扮演了历史潮流的角色,他干预朝政,推出黄老思想成为人们关注的人物。>
景帝刘启皇后王志
王姑的母亲臧卜筮。说她的女儿皆当富贵,臧儿十分高兴。可是长女王早已嫁给平民并生有一女。万般无奈,臧儿偷偷把王姑姐妹送进皇宫。王氏姐妹进了皇宫,被派去侍奉皇太子刘启。刘启一见王家长女王便很是钟情。划启宫中还有一个佳丽,叫粟姬,也很受宠爱。栗姬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刘荣。王夫人生了两个女儿。
汉文帝在公元前157年病逝,太子刘启即位,是为景帝。景帝极不情愿地顺从薄太后封薄妃为皇后。这年,王夫人喜得贵子,取名刘彻。景帝登基6年了,群臣上书,请立太子。皇后薄氏无子。他的两个儿子中,栗姬所生的刘荣年长,便立刘荣为皇太子。封王夫人生的刘彻为胶东王。
栗姬的儿子刘荣被立为皇太子,母以子贵,栗姬身价倍增,得意之极。景帝的姐姐——馆陶长公主嫁给堂邑侯陈午,生有一女,馆陶长公主想许给皇太子刘荣为妃,谁知竟被栗姬一口谢绝,馆陶长公主心中十分不快,转而请与王夫人联姻,把女儿嫁给胶东王刘彻,王夫人欣然应允。不久,薄太后病逝,薄皇后随之被废黜,栗姬十分高兴,她想:吾儿是皇太子,皇后非我莫属,她已幻想当皇后的荣耀。
在她忘乎所以的时侯,馆陶长公主正在伺机报复她,在她面前碰壁而与王夫人联姻的馆陶长公主绝对不会让凤冠落在栗姬头上的。她一有机会便在弟弟景帝面前诋毁栗姬。景帝仍意欲立栗姬为皇后。他曾对栗姬说:“我百岁后,你要好好照顾诸妃所生的皇子皇女。”心胸狭窄的栗姬却不肯答应,景帝大失所望。
馆陶长公主趁机更加起劲地诋毁栗姬;同时又盛赞王夫人所生的刘彻聪睿贤能,景帝有点动心了。馆陶长公主见状,又出一计:唆使人催促负责礼仪的大行官员上书景帝:“母以子贵。今后皇太子母应正位为皇后。”景对票姬的气还没消,听完大行官员的奏疏,龙颜大怒,说:“这事岂是汝辈所当言!”诏令诛杀那个上书的官员,废黜皇太子刘荣为临时江王,立王夫人为皇后,刘彻为皇太子。王成了皇后,儿子刘彻帝位继承入。景帝在公元前138年病逝,太子刘彻即位,是为武帝。立陈妃为皇后,尊王皇后为皇太后,迁居长乐宫。
王以邑昌:“宫廷风波”做了皇后,皇太后在长乐宫度过了她的晚年。元朔三年(前126),病逝。
——武帝刘彻皇后
卫子夫出身卑贱,父亲郑季,在平阳侯府供职,她的母亲卫媪是平阳侯曹寿家的婢女与卫媪私通,生了三男三女,三女卫子夫生得漂亮,后来,被平阳公主带到长安的公主府,教她歌舞,成了公主府的一名歌伎。一天去灞水岸边祭神。礼毕回京的路上,路过武帝蛆姐平阳公主的府第,武帝便去皇姐家玩了一会儿。
平阳公主备感荣幸,置办酒席,公主府的歌伎在堂下翩翩起舞,以助酒兴。武帝边饮边观赏伎女们的歌舞。他眼睛豁然一亮,目光停留在歌伎卫子夫身上!她的容貌,舞姿美妙。堂堂天子,顿时为之倾倒。平阳公主见状,心中暗喜。
酒宴结束后,武帝起身准备起驾回宫。平阳公主忙唤卫子夫侍奉皇上,并将卫子敬献给皇上,武帝十分欢喜。在回宫的路上,武帝迫及待地在车中便御幸了卫子夫。卫子夫随武帝进了皇宫。
卫子夫人官后,武帝便把她忘记了。一年多,卫子夫未能见上武帝一面。适逢遣散无用的宫女,心灰意冷的卫子夫便请武帝把她遣散出宫。
武帝这才想起卫子夫,觉得对不住她,便把她留在身边侍奉。卫夫子从此得宠。而且她的哥哥卫长君、被授予侍中官职。成为武帝的近臣。卫子夫一连为武帝生了3个女孩。元朔三年(前128),她又生下一个男婴,取名刘据。
武帝29岁才有这个儿子,甚是喜爱。母以子贵,卫子夫生下刘据不久,便被立为皇后。卫皇后的弟弟卫青、外甥统兵出击匈奴,屡建奇功。被封长平侯、冠军侯。甚至卫青3个襁褓中的儿子。也皆封列侯。卫氏外戚,声势显赫。
刘据7岁那年,武帝下诏,定他为继承人。武帝雄才大略,好大喜功。而皇太子却秉性仁慈,温厚恭谨。父子性格、志趣相悖。随着皇太子渐渐长大,武帝对太子越瞧越不顺眼,缺少他那种气魄。
武帝的妃子接连给武帝生了几个儿子。在诸子中,武帝特别喜欢赵婕妤所生的刘弗陵。刘弗陵年方五六岁,长得又高文壮,聪睿多智。武帝常对人说:“此儿像我。”有心让他继承帝位。皇太子刘据开始失宠,他的母后卫子夫也渐渐地被冷落后宫汉武帝流彻,早已另求新欢。
刘据在征和二年(前95)的一天,派一个使臣去甘泉宫,向武帝请示一件事。使臣乘车奔驰在驰道上,只有皇帝可以在驰道上行走,臣子走驰道,是犯上大逆不道。碰巧,这事让奉皇帝之命缉捕奸宄、察举不法的绣衣使者江充瞧见了,他立即下令逮捕那个使臣,投入监狱,没收。
皇太子刘据听说后,马上派人去找江充求情。江充不买账,上奏武帝。武帝龙颜大悦,赞道:“为臣看,就应当这样!”
武帝刘彻年已68岁,衰老多病。江充害怕武帝死后。太子即位报复,想先下手除掉太子。于是,他便上书,说武帝染疾,乃巫蛊为祟。而且煞有其事地奏告武帝:“臣看皇宫之中,弥漫着巫蛊之气。”
武帝于生死之事本来就很迷信。听江充一说,便信以为真,敕令江充到他的后宫中查处。命韩说,苹鞍等协助江充。
江充首先查办那些被武帝冷落的不幸女子,贵为皇后的卫氏也不得不接受江充的盘查。江充派人到太子刘据的宫殿中东刨西掘。他们拿着事先准备好的木偶,硬说那是从太子宫中挖出来的。皇后、太子万分惊恐,太子急忙找他的师傅石德商议对策。石德说:“江充奸贼扬言木偶是在太子宫中挖出采的,您有口难辩,以老臣之见,不如矫诏逮捕江充,查究他的阴谋。您难道忘了赵高诈杀公子扶苏而立胡亥之事吗?”
太子刘据被逼到这般地步,也只有铤而走险了。他派人把计谋奏告母后卫氏,卫氏也觉得只能如此了。下令把皇后的车马拉出来,运载了弓箭兵刃;打开武库,取出武器;征发皇后的卫士,由皇太子指挥缉捕江充、韩说、章赣一帮奸佞。太子的人马到韩说府,杀了韩说。章赣逃往甘泉宫给武帝报信去了。江充被怒不可遏的太子刘据下令处死。可是江充被杀,查证江充诬告一事落空。太子的冤案难以澄清,又落了个杀人灭口的罪名。刘据万般无奈。只好举兵造反,夺取帝位。
正在甘泉宫养病的武帝听说本子起兵,顿时龙颜大怒。武帝赐诏刘丞相:“以牛车为死,毋与叛贼短兵相接,用弓弩射杀。坚闭城门,毋令反贼逃出。”武帝抱病移镇长安城西的建章富。征发长安一帝的军队,由刘丞相统率,镇压叛乱。太子刘据势单力薄,乃赦免长安城中的囚徒。把他们武装起来;征发长水、宣曲两支少数民族骑兵,与丞相指挥的军队大战于长城中。双方血战5日,最终太子寡不敌众,兵败,逃跑。20天后,走投无路的太子刘据自杀,卫子夫也被汉武帝刘彻诏令废黜皇后卫子夫在绝望中含冤自杀而死。
上官氏——昭帝刘弗陵皇后
上官氏是昭帝刘弗陵皇后也是汉年代年龄最小的皇后。武帝刘彻在后元二年(前87)二月病逝,刘弗陵即位,是为昭帝。昭帝8岁即位,未谙世事,于是,群臣商量决定由鄂邑公主养护昭帝,并以昭帝的名义下诏,尊鄂邑公主为鄂邑长公主,让她人住皇宫,养护昭帝。
汉武帝遗命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金日为车骑大将军,桑弘羊为御史大夫,上宫桀为左将军,共同辅佐皇太子,3年后顾命大臣之一的金日病死。霍、上官两家结亲,霍光的女儿嫁给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为妻,由于这层关系,上官桀的权势仅次于霍光。
昭帝刘弗陵12岁那年,鄂邑长公主为其选皇后。多方挑选,最后,鄂邑长公主看中了一个姓周的女孩,打算让昭帝娶其为后,上官安的女儿,年方6岁,上官安早就有心让女儿入主后宫,上官桀更是如此。上官父子见公主选了周家女人宫。上官安便风风火火地去找岳父大人霍光,恳求岳父出面,让他的女儿、即霍光的外孙女人主后宫。霍光也有他的打算,他觉得昭帝还是个乳臭未干的毛孩子,还不到立皇后的年龄;外孙女也太小,另外,他也不愿让上官安的后代做皇后,故没答应。
上官安又去找丁外人,丁外人是鄂邑长公主的情夫。霍光为讨好公主竟以昭帝名义,让丁外人专职侍奉鄂邑长公主。上官安与丁外人关系甚密。上宫安讨好地对丁外人说:“听说公主有选立皇后的打算,我有个女儿,容貌端丽,请长公主垂受。这事成与不成,全仰仗阁下。汉家惯例,列侯尚公主,阁下何悉不封侯?”丁外人大喜,这是两全其美的好事,凭他与公主的关系,这还不是小事一桩。于是,他马上去找鄂邑长公主,长公主对丁外人向来是言听计从,二话没说遂改初衷,答应立上官女为皇后。6岁的上官氏被迎人皇宫,封为婕好。婕好是后妃中的第三等级,位次皇后、昭仪,位视上卿,爵比例侯。一个月后,上官氏封为皇后。成为汉代年龄最小的一个皇后。
上官父子感恩丁外人,上官安天天去为丁外人求封,霍光就是不答应。无奈上官安只得退一步恳求霍光给丁外人封光禄大夫,谁知霍光还是不答应。上官父子极为恼怒。鄂邑长公主听说霍光拒绝封她的情夫,也甚为怨恨。
受遗诏辅政四大臣之一的御史大夫桑弘羊是前朝权臣,论资格、功劳、才能,他都自以为在霍光之上。但其权势不仅低于霍光,也不如上官桀。他曾替子弟谋宫,遭到霍光的严词拒绝,他对霍光也极为怨恨。
上官父子、鄂邑长公主和桑弘羊结成联盟,携手反对霍光。他们担心朝中势力不够,又联络了燕王刘旦。燕王一直对昭宗和霍光不满。所以,四方一拍即合,马上着手行动。
上官桀等人暗中收集霍光的材料,由刘旦遣人上疏,弹劾霍光道:“霍光去长安东的广明亭检阅御林军,道上驻跸,太官供备饮食,僭用了天子礼仪;他任人唯亲,长吏杨敞无才无功,却封其为搜粟都尉;霍光专权自恣,擅自调动校尉。臣怀疑他图谋不轨。臣愿归王玺,宿卫京师,保卫皇上。”不料,昭帝刘弗陵识破了他们的计谋,把燕王的奏巯留下,不肯下发。上官桀一伙仍不甘心失败,决定铤而走险。他们密谋后定计:由鄂邑长公主出面宴请霍光,伏兵格杀霍光,同时除掉燕王刘旦,废除昭帝、拥立上官桀为帝。
不料,他们的阴谋被稻田使者燕仓听到,后又奏告昭帝与霍光。霍光发兵,果敢地逮杀上官子、丁外人,燕王刘旦、鄂长公主自杀身亡。
上官皇后年仅8岁,没有参与父祖的阴谋活动,加上她是霍光的外孙女,所以不但保全了性命,且皇后的凤冠也没被摘掉。这场政变后,朝政安定。
霍光的政敌在这场政变中均被铲除,为了延续霍氏家族与刘氏家族的皇亲关系,霍光急于想让外孙女生个皇储。此时宫廷的一切大权全由霍光把持,所以宫廷大臣和御医都看霍光的眼色行事。他们领会霍光的用意,马上上书昭帝,建议皇帝除了皇后外,应当少近女色才能保证龙体安康。于是,他们让皇后下了一道命令:为了龙体圣安,后宫的宫女不得侍宿皇上。命令宫女须穿连裆裤,多扎几条腰带。这样除了上官皇后外,众多后宫佳丽再无可能侍宿昭帝。虽然上官皇后专房擅宠,却没如愿以偿生个皇子皇女。
昭帝刘弗陵在元凤七年(前74)去逝。上官氏做了10年的皇后,豆蔻年华便成了寡妇。昭帝无嗣,霍光等迎立武帝之孙昌邑王刘贺为帝,尊上官皇后为皇太后,移居长乐宫。刘贺荒淫无道,于是霍光等人来到长乐宫,奏告刘贺无道,不可为帝。上宫太后同意废黜刘贺。
废黜刘贺后,霍光等在上官太后面前把武帝曾孙刘询夸赞了一番,奏请迎立武帝曾孙刘询为帝。上官太后准奏刘询登上了帝位,是为宣帝。年方16岁的上官太后,成了太皇太后。上官氏是汉年代最小的太皇太后,她享受荣华富贵,她夹在父祖与外祖父争权夺利的斗争中,自始至中,稳坐皇后宝座,子昭帝刘弗陵去逝后,不再问政事在长乐宫中卧养天年,在建昭二年(37)去逝,结束了一生。
王氏——宣帝刘询皇后
玄帝刘询开平元年(前74)登上皇帝宝座后与王氏的父亲因有相同的“斗鸡”嗜好而成为密友,他不忘旧情,将其女王氏召为妃子,后来又被立为皇后。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霍光等拥立刘询做了皇帝,是为宣帝。宣帝人承大统,想起在民间时因斗鸡结识的老友王奉光,便把他那个女儿召进宫中,做了一名妃子。
其实宣帝对王奉光的女儿毫无兴趣,只是出于对王奉光的友情,所以王氏人宫多年,难得见上宣帝一面,在孤独中混日渡生。本始三年(前71)春正月,身怀皇子的许皇后被权臣霍光的妻子指使人毒死。霍光的女儿霍成君当了皇后。宣帝立许皇后的儿子刘爽为皇太子,为此,霍皇后耿耿于怀。和母亲合谋。想杀掉刘,但没有得手。地节四年(前66),霍夫人与儿子霍禹等谋反被杀,霍皇后被废黜。
宣帝刘询可怜儿子刘爽早早地失去了母亲,想选一个行为谨慎而又无子女的妃子为皇后,让她来养育刘。宣帝左思右想,最后觉得人宫多年的王氏是最合适的人选。
元康二年(前64)二月,王氏被立为皇后。一场宫廷斗争结果,使灰心丧气的王氏被宣帝刘询立为母仪天下的皇后。王氏做了皇后以后,像从前做妃子一样,她仍然难得见宣帝一面。不过,她极心尽力养育刘无微不至。她把一具女人所有的爱都给了刘就是她的寄托和希望。王皇后虽没得到宣帝的宠爱,但他的父亲斗鸡翁王奉光却因女儿而贵显,被封为邛成侯。
宣帝刘询在黄龙元年(前49)去逝,刘即位,是为元帝。成帝尊王氏为皇太后,封太后的哥哥王舜为安平侯。过了两年,王奉光病逝。元帝命置园邑200家守护他的坟墓。
元帝刘爽在竟宁元年(前33)去逝,刘骜即位,是为元帝。元帝尊王太后为太皇太后。当时,成帝的母亲王政君被尊为皇太后,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习惯上都称“太后”,为了与王政君太后相区别。人们把太皇太后呼作“邛成太后”。
70多岁的邛成太后王氏在成帝永始元年(前16),这位既不争权又不争庞的太皇太后走完了她平平安安人生路程。
王政君——元帝刘皇后
王政君婉顺贤惠到了婚嫁之时,还未迎娶,所许缘之人便暴病而亡。她父亲王禁十分奇怪,找人算卦,算卦人说:“你的女儿乃富贵之命,将来所嫁之人一定是显贵之人。”王禁很高兴,便教政君写字读书,弄琴鼓瑟等待良机。王政君18岁那年,王禁把她送进了掖庭。
司马良娣皇太子刘爽的爱妃临死前,对皇太子说:“妾本不该死,是那些妃嫔咒的。”司马良死后,刘爽悲痛万分,他想起司马良娣的话,发誓不再接近嫔妃。刘询听说后,怕断了后嗣,便命皇后另选一名宫女送去东宫侍奉太子。皇太子早上朝见母后,皇后叫出挑好了的5个宫女,王政君是其中的一个宫女。
皇太子无意于这5个宫女,碍于母后,便随口说道:“这个就行。”当时,王政君距太子最近,看王政君长相还说得过去,更何况皇太子点头,于是忙命把王政君送去东宫。王政君的相貌平平,偶然的机遇使她成为太子妃,太子刘爽与王政君侍宿一夜而怀孕生子。此后太子刘爽再也没临幸于她。宣帝听说有了嫡孙,高兴万分,亲自给他起名为骜,字太孙,而且时常抱刘骜,逗他玩。
宣帝刘询于公元前49年驾去逝,刘骜3岁。皇太子刘爽在当天,登上未央宫前殿的龙位,他就是汉元帝。刘骜是他的长子,元帝遂立刘骜为皇太子。母以子贵,刘骜被立为皇太子,王政君应该头顶凤冠。但元帝,因为他不宠爱王政君。他最宠爱的妃子是傅氏和冯氏。傅妃聪明伶俐,善解人意,所以在宫中的人缘极好,虽专宠于元帝。但并不道众嫔妃的嫉妒。王政君生了刘骜不久,傅妃生了儿子刘康,冯妃生了儿子刘兴。元帝想把皇后的凤冠戴在傅妃的头上。但是,刘骜既立为皇太子,皇后的桂冠按传统的规制当属于王妃。元帝整整踌躇了3天,他不愿引来非议,最后还是无可奈何地立王政君为皇后。刘爽又创设了一个在宫中的地位次于皇后的名号——“昭仪。”昭仪位视丞相,比诸侯王,他心爱傅、冯二妃为昭仪,立刘康为定陶王,刘兴为信都王。王政君皇后徒有皇后尊号,被冷落一边。而且她的儿子、皇太子刘骜也越来越让元帝刘爽不满。
刘骜曾好读经书,恭谨有礼。有一次,元帝召他,他闻诏忙跑。刘骜不敢横穿皇帝专用的驰道,而是绕了一个大弯。元帝见太子来迟了,责怪太子。刘骜说明了原因,元帝很高兴。但好景不长,刘骜对经书渐渐厌烦了,整日游手好闲喜欢喝酒、游玩。元帝多次训斥,但太子屡教不改,于是元帝打算废黜刘骜,另立爱妃之子刘康。元帝刘爽在竟宁元年(前33)病重,傅昭仪、刘康在侧侍奉,王政君皇后、刘赘太子被拒之门外。
元帝刘爽一天向其近臣透露他要废黜刘骜,另立刘康为继承人的心愿。王政君皇后、刘赘太子听说后,惶恐不知所措。元帝宠臣侍中史丹闯进元帝寝宫,顿首涕泣而言:“皇太子名闻天下,臣民归心。今臣听陛下有废立之意。若是这样,请陛下先赐我死吧!”元帝齐爽说:“没有这回事。皇后谨慎,先帝又疼爱太子,寡人岂敢先帝之意?”王政君保全了皇后的凤冠。刘骜保全了皇太子的名号。
刘爽在竟宁元年(前33)五月死于未央宫,终年43岁。刘骜即位,是为成帝。王政君成了皇太后,移居长乐宫。成帝任命帝舅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掌理朝政。成帝自己整日游山玩水,斗鸡走狗,朝政大权实际上掌握在皇太后王政君和她哥哥王凤的手中。
成帝刘赘身体多病,即位多年无子。定陶王刘康采朝,成帝留他在京师伴驾,有以刘康为帝位继承人之意。王凤对此不满,担心刘康做了皇帝对王氏外戚不利,遂借日食为名,奏谏成帝刘赘遣刘康回他的定陶国去。成帝对于自己大权旁落,王凤专权用事,日渐不满,有罢免王凤之意。恰好京师地方长官京兆尹王章上书成帝,建议成帝贬王凤,推荐中山王的舅舅冯野王取代王凤,结果他们的密谋让王音知道了。
王音是皇太后王政君堂弟王弘的儿子,他官至侍中,在成帝左右侍奉。成帝与王章密谋时,他不露声色,事后偷偷地通报王凤。于是王凤在家装病,上书辞官。成帝刘赘觉得这是罢免王凤的大好时机,谁知,皇太后王政君出来作梗,她哭哭啼啼,不吃不喝。向成帝施加压力。成帝只好把王音打人死牢,杖毙狱中,妻子流放边陲。当王氏外戚一个个贵显无比,趾高气扬、骄奢淫逸的时侯,年仅13岁的与母亲相依为命,他被服简陋,举止恭谨,地侍奉执掌朝廷大权的姑伯。与那些王家贵公子相比,洁身自好、恭俭有礼的王莽格外引人瞩目。
王凤在阳朔三年(前22)病重,王莽在侧待侯,数月未解衣带。王凤十分感动,弥留之际,嘱托皇太后和成帝授给王莽一官半职。王莽更加小心谨慎地侍奉姑叔。皇太后王政君对侄子颇有好感。王凤在死后,王根辅政五年,因病上书辞职,推举侄子王莽出任大司马一职。
刘赘在绥和二年(前7)去逝,定陶王刘康的儿子刘欣即皇帝位,是为哀帝。哀帝尊皇太后王政君为太皇太后。哀帝即位后,他的祖母傅昭仪、母亲丁姬两家成了新的权贵,与王氏外戚在权益分配上发生冲突。太皇太后王政君命王莽辞职以缓和矛盾。王莽极不情愿地上书辞官。
刘欣在元寿二年(前1)驾崩。哀帝无子,太皇太后王政君在哀帝驾崩的当天迫使哀帝把军政大权交给王莽。王莽重登大司马的宝座。他和太皇太后迎立中山王刘兴年仅9岁的儿子刘衍为帝,是为平帝。平帝年幼不能临政。于是。太皇太后王政君临朝称制,行使皇帝的权力。她依赖王莽,委政于他。其实王莽觊觎帝位已久。他结党营私,排除异己;又沽名钓誉,广施恩惠。经过几年的经营。他把朝政大权控制了在自己的手中。
王莽对太皇太后王政君是不敢惹的,年迈的王政君仍握有相当大的权力。为独揽大权,王莽指使爪牙上书,说太后至尊,不宜操劳过度,一些小事就不必躬亲了。王政君闻之十分高兴,规定以后惟有封侯赐爵一事须奏闻于她,其他事一概由王莽裁决。
平帝刘衍逐渐长大了,王莽觉察平帝对他专权十分不满,便先下手鸩杀了平帝刘衍,拥立了一个年仅两岁的刘婴为“孺子,”自己做起“摄皇帝”。太皇太后王政君万万没有想到,她一手栽培的侄竟欲篡夺她儿孙的天下!但悔之晚矣,此时朝中大权完全落人侄儿王莽手中,自己有名无权,已经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止王莽代汉自立的行动。
王莽到公元8年,将小皇帝刘婴废黜,在爪牙的欢呼声中戴上皇冠,堂而皇之地坐上龙椅去谒见太皇太后王政君,说他秉承天命,代汉而立,建立新朝。昔日掌握实权的太皇太后王政君如今只有愤慨、怒骂的能力了。王莽在翌年正月初一,未央宫前殿隆重地举行了朝皇帝即位典礼。登上龙座南面称帝,接受百官朝贺。奉太皇太后王政君上“新室文母太皇太后”的玺绶,去掉汉朝的称号。
王莽代汉自立,觉得只有接管汉氏玉玺。才算真正地取代了刘室的天下。因此,他称帝不久,便迫不及待地太皇太后王政君索要“汉传国玺”。王政君大怒,指着王舜骂道:“王舜,你家莹受驻室皇恩,却不恩报答,反而乘汉家人势薄,帮王莽篡位。你们这样的人,猪狗不如。我乃汉家老寡妇。活不了几天了。我死了,就让这块玉玺随葬。他王莽休想得到!”
王舜伏在地上,羞赧汗颜。对王政君说:“皇上意在必得,太后今天不给,明日还能不给吗?”王政君担心王莽得不到“汉传国玺”会狗急跳墙,遂拿出玉玺,扔在王舜面前,骂道:“我老将死,你们兄弟定受灭族的报应!”汉代在宫中侍奉的富员都着黑貂,王莽更为黄貂。王政君思念汉朝,拒绝按新朝札仪行事,而且命令身边的侍从仍着黑貂。
王政君万万没有想到,她一手栽培的侄子王莽篡权了她儿孙汉始天下。84岁的王政君在王莽带汉的第五年2月在悲愤忧愁中渡过了最后的时光。
——汉成帝刘骜皇后
赵飞燕生在官奴赵临家。刚降生后赵临夫妇满脸愁容,往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出于万般无奈,赵临大妇决定将这女婴扔掉。赵临夫妇抱着女婴左看右看,悲痛难忍。将婴儿裹了又裹,然后含泪颤抖着手把婴儿递给赵临,这天赵临,将包裹好的婴孩偷偷放在了荒郊野外。3天之后赵临怀着一颗负疚之心。又悄悄来到丢弃婴儿的地方。他大吃一惊,技贵弃了3天的女婴居然还活着,他心想,这孩子或许还真有什么福分呢。于是,赵临便把婴儿抱回了家。
一晃十几个年头过去了,昔日的婴儿,已长成美貌出重的妙龄少女。她就是后来成为皇后的赵飞燕。起初,赵飞燕感到在长安后宫里做婢女,后又到阳阿公主府。
阳阿公主见赵飞燕容貌俏丽,体态轻盈,聪明伶俐,十分喜爱,就让人教她演歌习舞,充作府中的舞伎。几年下来,歌如莺语,舞似燕翔,技艺远在群芳之上。公主替她取名:飞燕。飞燕名声鹤起,长安城、里都知道阳阿公主府里有个色艺双绝的赵飞燕。
西汉后期,汉成帝刘骜。既无开疆拓域的雄韬伟略,又乏守城安邦的治国之才,是个地地道道游手好闲的昏君,这一天,成帝微服来到了阳阿公主的府第。
皇帝突然造访,公主府上下一片忙乱。公主盛情设宴,为成帝接驾洗尘。为了助兴,公主命府中舞会献技。环佩金玉声中,一位绝色佳人款款而来,成帝刘赘一见,十分倾心,不知不觉看呆了。只见她面如姣花,目似秋水,体态轻盈;歌舞起处,似花技轻颤,如燕子点水,一曲未尽,便有万种风情,妙不可言。成帝刘赘在宫阳阿公主府干情设宴之后,便要带赵飞燕一同回宫。阿阳公主便顺水人情,将赵飞燕献给了成帝。
是大喜过望,自此,成帝刘赘终日与赵飞燕如胶似漆,有说不尽的缠绵。赵飞燕的心头却总笼罩着愁云:自己出身微贱,难免被那些出自名门望族的妃嫔所轻势,而且自己势单力孤,实在难与众多对手相抗衡。思虑再三,赵飞燕决计要将妹妹合德弄到后宫。此后,飞燕常往成帝的耳朵里极言舍妹如何之美,直说得成帝刘赘满心欢喜,恨不能马上一见。于是,一道旨意将赵合德召进了宫里。
赵合德入得宫来,光彩照人,宛如天仙一般。只见她肤若晚雪,鬟若层云,眉若远山,成帝喜不自胜,当即下旨,册封飞燕为昭仪,仅次于皇后。为了取悦赵飞燕姐妹,为赵飞燕新建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名曰远条馆,以示金屋藏娇之意。此外,他又将旧有的昭阳殿修缮得富丽堂皇,赐给赵合德。从此,成帝刘赘一心迷恋赵家姐妹,每天在后宫与她们饮酒作乐。赵家姐妹仍不满足。尤其是赵飞燕,他觊觎皇后的宝座已久,处心积虑地要搞垮许皇后以及班婕妤等人。以许氏外戚与在朝掌权的王氏外戚为代表的外戚争权夺势的斗争十分激烈,几经较量,成帝时期,许氏外戚已呈明显颓势,此时许后已人老珠黄,失去了皇帝的欢心,只能在宫中如履薄冰地挨过时光。赵飞燕看准了这一有利时机,为了登上皇后宝座,赵氏姐妹参与陷害许氏。赵飞燕在鸿嘉三年(前18),告发许皇后之姊许谒。设坛诅咒已怀孕的王美人以及王凤,其中也提到了班婕妤。当时。已过而立之年的成帝正苦于膝下无子,皇统无嗣。赵飞燕的告发正好触动了成帝,盛怒之下,成帝刘赘下令将许谒问处死罪,许皇后则被废入冷宫;班婕妤也受牵连,避往长信宫。赵飞燕巧施计谋,轻易扫清了通往皇后宝座的两大障碍。
成帝也有了立赵飞燕为后的念头,没想到,这事遭到太后王政君的反对。太后虽不是出身于显赫官宦家庭,却也十分看重门第。尤其令成帝恼怒的是,一些大臣也竭力阻挠立后之事,使得成帝左右为难,进退维谷。
淳于长为他谋划。这淳于长是太后王政君的外甥,官拜卫尉。他摸透成帝的心思。于是,他便经常到王政君太后那里一会儿夸奖成帝如何孝顾,赵飞燕如何贤惠;一会儿又言国家不可一日无后。如此再三,凭着三寸不烂之舌,一年的时间过去了淳于长终于说动了太后。永始元年(前16),赵飞燕被册封为皇后,戴上了她渴望已久的凤冠,赵合德也由婕好进封为昭仪。加封之日,成帝不忘淳于长的说服之功,降旨封他为定陵侯。赵飞燕父亲赵临也被封为咸阳侯。
赵飞燕当上皇后以后,与其妹赵合德双艳并峙,独宠后宫。许多妃嫔根本难见君王一面,只能暗叹命薄。随着时光的流逝,飞燕姐姊又开始担忧起来。飞燕姊妹虽然长期侍奉,却始终未能生下一男半女,而成帝刘赘偶尔临幸的其他妃嫔宫女,不少人都怀孕。为了继续赢得皇帝的专宠。保住凤冠和昭仪封号,她们决定铤而走险,由赵飞燕幕后操纵,赵合德前台动手,姊妹俩极力摧残后富有子的嫔妃。后宫中一位名叫曹宫的宫女元延元年(前12),生下了一个男孩。赵合德闻知,立即指使打手中黄门田客去除掉曹宫母子。田客派人矫诏用丸药毒杀了曹宫。为了杀人灭口,赵合德又迫使服侍过曹官的六个宫婢自尽。后来,赵合德又四处打听曹宫所生男孩的下落。这个出世未久的婴儿最终也未逃脱赵合德的毒手。成帝刘赘得知后十分气恼,但慑于赵家姐妹的骄悍,只好不了了之。后宫中的许美人第二年又生下了一男孩,成帝刘赘看到自终于有了子嗣,心中十分欢喜。孰料赵家姐妹知道后大怒,只合德柳眉竖起,怒形于色,竟然指着成帝责问道:“陛下常骗臣妾说是从中宫姐姐那里来,既然是来自中官,许美人的孩子从何而来?你曾发誓不辜负我们姐妹。如今许美人生下了皇子,莫非你想立她为后不成?”说完,便捶胸顿足,大放悲声,而且寻死向墙上撞。成帝不知如何是好,连赔是是,并且连连向合德许愿。成帝讨好道:“我并没说立许美人,我说过让天上无出赵氏之上。你尽可放心了!”
之后,成帝诏令中黄门靳严向许美人索要婴孩,并将小儿装入苇箧之中,送到赵合德居外,由赵合德与成帝私下观看。他们又把苇箧封好,由宫婢交与掖庭狱丞籍武偷埋掉。赵氏姐妹继续摧残怀孕嫔妃,以至“生子者辄杀。堕胎者无效”!致使成帝从此绝嗣。只能在皇族中另择皇储。
绥和元年(前8),诸主来朝,围绕着立储问题,众藩王之间自有一番明争暗斗。其中,争夺的中心人物是中山王以及定陶王刘欣。赵飞燕得了刘欣祖母傅昭仪送来的财宝,欢喜自不必言,又念自已年长无子,正需找个依靠。此后,赵飞燕常在成帝面前为刘欣说情,赞其贤德。绥和二年(前7),成帝刘赘立刘欣做了太子。赵家姐妹宠压后宫,又有太子以为后援,可谓盛极一时。
绥和二年(前7)三月十八日,体格健壮、素无病恙的成帝刘赘突得暴病而亡。一时间。宫廷内外众说纷纭。赵飞燕姐妹承宠已久。在宫中树致太多。成帝一死,众人便群起而攻之。皇太后王政君下令大司马大将军王莽追查成帝死因,矛头直指赵合德。赵合德深感不好,自杀身亡。
成帝刘赘去逝,赵飞燕失去了靠山,幸喜哀帝刘欣即位后,念及当年推荐有功,对也仍是礼仪有加,尊她为皇后,并封其之弟赵钦为新成侯。朝中大臣交相奏章。揭发赵飞燕姊妹残害成帝子嗣之事,但哀帝刘欣根本不予追究,只将赵飞燕钦削职发配,敷衍了事。
哀帝刘欣即位后,外戚斗争更加激烈,哀帝一派的傅氏和丁氏外戚,与在朝掌权的王氏外戚争权夺利,在这场斗争中,赵飞燕站到傅、丁外戚一边,使得王氏十分嫉恨。
哀帝刘欣在元寿二年(前1)去逝,王氏外戚扶持9岁的平帝刘衍登上了帝位。平帝年幼,朝中大权一并归于王氏。王氏取得绝对权势后,大肆讨伐自己的旧敌,时隔不久,王氏外戚以残害皇子的罪名,将赵飞燕削去太后封号,幽禁在北宫。随即又废为庶人,令其迁出皇宫,移住成帝的延陵。赵飞燕经受为了沉重的打击,感到自己已经绝望,便含恨自尽而亡。
傅氏——汉哀帝刘欣皇后
哀帝刘欣在做定陶王时,由祖母傅昭仪作主,娶了河内文县(今属河南)的唐姑娘傅氏为妃。16岁那年,正月按照惯例进京见皇上,绥和二年(前7)成帝刘赘下昭立刘欣为皇太子,傅氏于是成了皇太子妃,一起入宫汉成帝第二年病死于未阳宫,刘欣既皇帝位,是为哀帝,刘欣既帝后,傅氏和帝母定氏,成了新的皇新国戚。与太皇太后王政君的兄弟侄儿们在权益的分配上发生分歧,为了避免矛盾,王政君昭令侄儿王莽辞去大司马。大将军的官职,回他新野(今属河南)王莽不敢规定辞官而去。
哀帝刘欣既位不久两足串病,久治不愈,不能行走。傅氏贵为皇后却得不到哀帝的庞爱。堂堂的天子庞爱的是个姓董,名贤的美男子,哀帝初立,他坐上了郎官,哀帝在一次殿上看见向他奏报时辰的董贤,为他的美貌倾倒昭他上殿拜位黄门郎。寻迁驸马就尉侍中,出则骖乘,入御左右,同卧起。皇后傅氏被冷落一边。董贤官运享通,步步高升,做上了大司马。哀帝刘欣又召董贤妹妹入宫,封为昭仪。董昭仪见因其兄,故而为哀帝庞爱,皇后的寝宫曰:“椒房”,哀帝诏令董昭仪的寝舍“椒凤”,以配椒房。哀帝还破例恩准董贤的妻子入侍董贤。有时仨人同侍奉哀帝。
傅皇后被冷落后,无可奈何做了六年皇帝,26岁的哀帝刘欣与元寿2年(公元元年)6月,病死于未央宫。哀帝无则太皇太后王政君驾临未央宫,下令重新任命侄儿王莽为大司马。领尚书事。王莽,决心报昔日被迫辞官之仇。他认为这全是傅氏,才使他被迫还乡,所以,他上书太皇太后,指控傅太后与傅晏恃势跋扈暴逆无道。他奏明太皇太后。王政君剥夺傅晏官爵,流放合浦(今广西浦东北);他奏明太皇太后,剥夺傅晏官爵,流放合还不解气,过了一个月,又把傅皇后废为“庶人”。
傅氏皇后经受不了羞辱和沉重打击,最后自杀。结束了傅氏每日独守空房以烛光做伴悲剧。
王氏——平帝刘衍皇后
王氏系篡汉建立新朝的王莽之女。元寿二年(公元元年),哀帝刘欣病死未央宫,年仅9岁的中山王刘衍被立为皇帝。前将军何武和左将军公孙禄认为外戚家掌权太重,皇帝年幼,不应让王氏家族辅政。但由于大司徒孔光第一班群臣竭力推荐王莽,归后太皇太后王政君还是任命王莽为大司马领尚书事。朝中大事全由王莽操纵,汉平帝实际上成这一个形同虚设的小傀儡。
元始二年(3)秋,汉平帝刘衍12岁,王莽向太皇太后王政君奏书,皇帝既位已3年,应该为皇上选后妃了。请太后派才细研究一下“王经”,长出选聘皇后应具备的条件,然后在诸如殷周王族、家族和的后代以及长安城内各诸侯等名门贵放中,挑选出符合天意的皇后来。
太皇太后王政君觉得言之有理,于是,专门设置了一介机构将符合条件的女子的名单全部收集起来,王氏诸多家族中的妙龄少女们大多也被选中。其实,王莽的真正用意是想让自己的女儿做皇后,他担衣心这些女了中有比自己女儿条件好的,于是假惺性地向太皇太后王政君上书说:“我小女各方面条件都不如人家,不该把我的女儿和其他女子一同选上来。”太皇太后以为是王莽出自内心的谦逊,就下令:“王莽之女,系我的外孙女,不要挑选了。”这样,王莽将女儿放在了一个特殊位置上。王莽的追随者和谗媚之人因此大造舆论,于是乎,每天有黎民百姓的大小官员千余人上书请愿,公卿大夫不论上朝议政不是闲聊,都一致认为安汉公王莽功勋卓著,安汉公的女儿应该成为国母。向太后上书的人越来越多,午朝门外扔挤不堪,王政君只好采纳了公卿的建议,同意让王莽的女儿入选。
王莽计谋果然奏效,众官员又极力上书“皇后非王莽之女莫属,这是大势所趁,人心所向。”王政君迫于舆论,就正式拟订了选聘王莽女儿的计划王莽果然没白费心机,王氏12岁时,就被正式定为皇后的最佳人选。考察官回奏太皇太后王政君,对王氏倍加称赞,“娄汉公之女,慈眉善目,德才兼备,当代皇后,只此一女,再无二人。”三公九卿等占卦问卜,其结果都说:“皇上与公主女,金水相生,天地良缘,是国家兴盛、恩泽子孙的好征兆。”
元始四年(公元4年)二月,王氏13岁,由大司徒和大司空亲率迎亲队伍,仅聘礼就有黄金两万两,钱两万贯,龙车凤辇,吹吹打打,在锣鼓与礼炮声中。仪态万千、柔姿翩翩的王氏登上风辇,入主未央宫,太皇太后王政君亲自授予皇后印玺。至此,13岁的王皇后作为王莽巩因权势的一个砝码,糊里糊涂地被放在了皇宫深院。
王莽的真正目的并不是成为“国丈”,而是垂涎已久的帝位。为了防止女儿与14岁的小皇帝生下后代,扰乱他篡权的大计,于是,他又开始策划更加卑的阴谋。
元始五年(公元5年)冬天十二月初八,王莽给汉平帝敬酒时,将毒药偷放杯中,致便汉平帝刘衍中毒病中,不久,驾崩于未央宫。王氏仅做了22个月的皇后,随着平帝的消失,而失去了尊位,并且未及成年,就成了寡妇。因平帝刘衍无子,王莽为了摄政,又立年仅2岁的刘婴为太子,王皇后被封为皇太后。公元8年,王莽废孺子婴称帝,将汉乾改为新朝,王太后又被隆重为安定公太后。王氏认为其父是大逆不道她怀着对汉朝的忠贞,称病不起。王莽做了新朝皇帝担心王氏的存在,影响着天下百姓对汉朝的眷恋,惧怕她对汉家的忠贞会导致从叛亲离,恢复汉家江山,王氏成了王莽称帝后的一块心病。
王莽左思右想,决定让20岁的王氏改嫁。谁知王莽多次劝说,而且为她挑选了许多才华横溢、身居高位的年轻官宦,但都被王氏拒绝了。为此,王莽又将她的封号改为黄皇室主,意思是她是新朝新皇帝王莽未出嫁的公主。同时,王莽不断派人说服她尽快改嫁。但王皇后对来人都是怒目布视,甚至鞭打来者,轰赶出门。王莽对她也无可奈何,来硬的又不忍心,王氏毕竟是她的亲生女儿,所以只好听之任之了。
在王莽地皇三年(公元22)年,时逢天大旱,关中颗粒不收,饥民百姓相造,新朝危机四伏,汉家宗室、刘氏后代趁机起兵讨莽,先有山东吕母,樊崇率赤眉军转战南北,声势浩大,湖北王匡、王凤率绿林军长驱直入,横扫王莽军,汉家宗室后代刘秀趁机起兵,一时间,新朝摇摇欲坠。九月,绿林军攻入长安,皇宫守军投降,义军进入皇宫。新朝的达官贵人如丧家之犬,落荒而逃。
此时,孝平皇后,也即黄皇室主所住的未央宫便门已经着火,义军高喊“叛贼王莽,还不快快投降!”王氏想自己虽忠贞汉室,但作为叛贼之女,怎向天下人交待,想到此,她只说了一句:“何面目以见汉家,”这位楚楚动人的往事,13岁就成为父亲王莽争以夺利的基石,被糊里糊涂地放在皇宫深院,成为西汉王朝最后一位皇后。22个月后,她的父亲王莽篡夺地位,成了新皇,摘去了她头上的凤冠,使她15岁成为寡妇。生为当家人,死为汉家鬼,王氏怀着对汉朝的忠贞,跳入熊熊烈火之中,以身殉汉。
王氏——新帝王莽皇后
王氏是宣春侯王咸的女儿,王莽的夫人。王莽在成帝绥和元年(前来),大司玉根辞官后,当上大司马。年仅38岁的他觊觎着未央宫的龙位,装出一副薛俭有礼的样子,欺世盗名。他一副如奴仆的打扮,为他增添光彩。王莽在大司马的位子上仅坐了一年多。就被直下台来。王夫人也随同王莽迁居新都国。简朴如故。令王氏伤感的是,原来二儿子王获不知为何事动怒,杀了一名家奴。王莽借这事来增加自己的声誉,他痛斥儿子,坚持要王获偿命。王人人痛爱儿子,又敢违抗夫君的话。王获无奈只得自杀。
哀帝刘欣既位后,重用的大司马董贤是他的男宠,只会以色相媚人,别无他能。公卿大臣纷纷上书,要求重新起用王莽。哀帝迫于压力,以侍奉太皇太后的名义召王莽回京师长安。王莽带着妻子儿女离开蛰居5年的故乡扬眉吐气地回到京师长安。
刘欣在无寿二年(前1)病重,大皇太后在哀帝去逝的当天来到未央宫,下令把军政大权交给王莽。王莽重登上大司马宝座。他与太皇太后拥立年仅9岁的中山王刘衍为帝,是为平帝。王莽以大司马的身份执掌国政。元始元年(公元元年),王氏成了“安汉公”夫人。元始四年(公元4年),王莽女儿嫁给汉平帝刘衍做了皇后。
汉平帝刘衍即位后,王莽以防外戚争权,不准平帝母亲卫氏、帝舅卫宝等人京,让他们留在中山。卫氏思念幼子,悲哭不已。王莽长子王宇觉得王莽此举实不妥,便指使卫宝上书,请求入京。王莽仍然不准。王宇的老师吴章说:“乃瓮信鬼神,我们把血洒到酒府上,就说不让卫氏入京,触惊了上帝。”王宇知父亲十分迷信,叫妻兄吕宽去办这件事。谁知事情败露,王莽下令逮捕吕宽,吕宽供出了王宇。王莽大怒,下令把王宇和他妻子吕焉打入死牢,吕焉因怀着孩子而得免,王宇饮药自杀。
王氏的二儿子王获被逼自杀,长子王宇为了王家的命运得罪触动了王莽被逼死,还有那可怜的儿媳、未出世的孙子,一连串的打击,使王夫人悲愤万分。她还没从悲愤中挣出来,结果汉平帝又被王莽鸩杀了。女儿方14岁。便成了寡妇。王夫人悲愤之极,整日忧伤、啼哭,她的两眼渐渐失明。
王莽鸩杀了汉平帝刘衍,拥立年仅两岁的刘婴为“孺子,”自己做起“摄皇帝”,王夫人也成了“摄皇后”。由于王莽代汉自立之心,已是众人皆知。年迈的太皇太后王政君有名无权,已经没有什么力量阻止王莽代汉自立了。
王莽在居摄三年(8),来到未央宫前殿,穿上皇帝冠服,坐在龙椅之上,宣布他应天命代汉布立,定国号为:“新”,以十二月为始建国元年正月。王莽在始建元年(9)正月初一,在未央宫前殿降重地举行了新朝皇帝登基大典。立王氏为新朝皇后,立小儿子王临为皇太子。
王氏在皇太子王临的养护下渡日。王氏是王莽篡夺皇位的垫脚石,虽然王氏头顶凤冠,并没有感到欢乐和荣耀,她目睹自己的两个儿子,自己的丈夫王莽彼此。她整日与眼泪作伴,最后哭瞎了双眼,做了13年新朝皇后的王氏。在帝皇二年(21)正月去逝。
史氏——新帝王莽皇后
68岁的王莽迎立史氏为皇后。强大的绿林军、赤眉军地皇四年(23)攻地掠地,所向披靡,向新朝统治中心——长安逼近。新朝皇帝王莽惊恐万分。自从王氏皇后死后。皇后的位子一直空着。举办一场皇帝大婚的礼典,立一个皇后,也许会有粉饰太平的作用。王莽按照这种想法,在新朝下发了选美的诏令,一批美女被选送京师长安,最后他选定杜陵史家的女儿为皇后。年仅68岁的王莽用黄金三万两、布帛珍亿万钱作聘礼。大婚那天,他把花白的须发染成黑色,以示自己身强力壮。他神采奕奕地示至未央宫前殿门台阶上,恭迎他的史氏皇后。
王莽与史氏婚后欢乐淫乱,7个月后与人君便从宣下文攻入了长安。王莽的头被割了下来,挂在宛城(今河南南阳)市场示众。做了7个月皇后的史氏,头顶上的凤冠被绿林军摘掉,最后史氏下落不明。也有的说:史氏死与病乱,至今无真实记载考证。
阴丽华——光武帝刘秀皇后
阴丽华是光武帝刘秀的皇后,她父亲叫阴睦,母亲姓邓,在她18岁时,就被南阳蔡阳人刘秀羡慕。这时,天下大乱,豪杰蜂起。在南阳宛县(今河南南阳)人李通的鼓动下,刘秀兄弟起兵造反。第二一年,刘伯升、刘秀兄弟进军宛县,拥立刘圣公为天子,刘圣公拜伯升大司徒,刘秀太常、偏将国。驻军在宛县期间,刘秀聘娶年轻貌美的阴丽华为妻。新婚不久,刘秀披挂出征,阴丽华回新野娘家。
刘秀在更始二年(24),在部县(今河北高邑东南)南面祭告天地群神,当了皇帝。刘秀的车驾驰进洛阳,定为国都。之后他派侍中傅俊去迎接。阴丽华到洛阳,光武帝刘秀封阴丽华为贵人,与伴他戎马争战原夫人郭圣通名号相同。
第二年,光武帝想立她为后,觉得阴丽华贵人文静贤慧,有母仪之态,意欲立她。阴丽华说:“郭贵人生有皇子,应立郭贵人为是。”听了这番话,光武帝刘秀更加喜欢,并对阴丽华十分敬重,光武帝刘秀立郭圣通为皇后。这时天下未定,光武帝时常出征,阴贵人则随军出征,侍奉光武帝刘秀。
刘秀在建武四年(28),统兵征讨割据北京的彭宠,身怀六甲的阴丽华随军出征,在元氏县(今属河北)分娩,生个男孩,刘秀高兴万分给他的皇子取名“刘庄”,阴丽华在戎马倥偬中度过了5年。这时,一场灾难突然落在阴贵人的家人头上。一伙强盗闻人阴丽华的娘家,动掠财物,阴丽华的老母邓氏和弟弟阴诉被强盗所杀。噩耗传来,阴丽华悲痛欲绝,光武帝刘秀也很悲伤,追封贵人父亲为宣恩哀侯,弟诉为宣义恭侯,以弟袭父爵。
阴丽华天生丽质,娇艳无比,且很贤惠,举止有礼,深得光武帝刘秀的欢心。这引起年老色衰而失宠的郭圣通皇后的嫉恨,而且时常以皇后的身份呵责阴丽华。刘秀越来越厌弃郭圣通皇后,对于她对阴贵人的嫉恨,更为不满。当初,因为她生有儿子刘强,所以立郭圣通为皇后。现在,阴丽华也生有儿子刘庄。光武帝对皇太子刘强很有好感,但对他的母后却已非常厌烦。
刘秀在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制诏三公,历数郭圣通皇后的种种罪行,命大司徒戴涉、宗正刘吉持“节”收取郭圣通的皇后玺绶,眨为中山王太后,逐出皇宫。诏立阴丽华为皇后,她的长子刘庄被立为皇太子。阴丽华母子贵显,她恭俭有礼,兢兢业业地处理后宫事务,与嫔妃相处得十分和睦。她举止庄重,不苟言笑,有母仪风范。光武帝刘秀对阴丽华皇后很是宠爱。
光武帝刘秀在中元二年(公元57年),在皇城的南官前殿病死,享年62岁。阴丽华皇后陪伴光武帝度过了16年的美好时光。阴丽华不争权,光武帝刘秀准备把立朝立代贵妃瞩目的皇后凤冠戴在阴丽华头上时,阴丽华以国贵人有子为由。把皇后的宝座让给了郭圣通,自己甘做皇后之下的贵人。她以其德行赢得光武帝的宠爱。
刘庄即位,是为明帝,尊阴丽华为皇太后。60岁的阴丽华在永平七年(公元64年)因病身亡。
马氏——明帝刘庄皇后
马氏,长安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南)四个兄长,姐妹三个,排行第三,都叫她马三小姐。她的父亲跟随刘秀南征北伐,战功累累,被封为新息侯。
建武二十四年(48),马援率军进击武陵(郡治今湖南南常德)染病身亡。他的蔺氏悲哀过度,精神失常。她同哥哥——马瘳、马光、马客卿和两个姐姐忽遭父亡母病的大难。在这危难之中,10岁的小女儿马氏承担起理家务的重任。指派僮仆干这干那,有条不紊。马三小姐与窦家订了婚。阴父病亡,遭窦家说三道四。马援兄长马余的儿子马严很是气愤,劝蔺夫人与窦家绝婚。他建议送三小姐人宫。蔺夫人默许。于是马严上书,将其三女送入宫中。光武帝刘秀诏准。
相工阅视马援三女,见马三小姐相貌端庄,一头黑发,眉不施黛,独左眉角小缺,施黛被之,有如一粟。相工奏言:“马家三女儿宜充掖庭。”光武帝诏以马家三女儿充太子宫。马妃恭谨有礼,孝侍阴丽华皇后。礼侍众妃。皇太子刘庄对马妃很是宠爱。
刘庄在中元二年(57)二月,即位,是为明帝。马妃成人了贵人。她的异母姐姐的女儿贾氏也选人皇宫,同为贵人。而且贾氏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刘。明帝刘庄让马贵人养育刘。马贵人悉心抚育刘,关怀备至。刘孝性淳笃。母子慈爱,胜过亲生。
转眼间,明帝即位已有3年。公卿百宫奏请封立皇后。明帝正在考虑,皇太后阴丽华便说:“马贵人德冠后官,皇后非她莫属。”于是,明帝刘庄下诏:立贵人马氏为皇后,刘坦为皇太子。
马皇后德才兼备,能诵《周易》,好读《春秋》、《楚辞》、尤喜《周礼》、《春秋繁露》。马氏贵为皇后,节操更加谦肃。常穿粗糙缯衣,裙子无装饰。诸嫔妃朝见,望见皇后衣裙舒展,以为是细绢做的,趋前一看,原来如此。众妃称誉皇后节俭,马氏皇后却说:“这种缯宜上色,故用它傲衣。”众人莫不叹息。嫔妃们喜欢游玩,马氏皇后勤于宫务,很少参加。而且马氏皇后还时常劝谏皇上,不要因游玩而影响了朝政。
每当朝政有不周到之处,马氏皇后总是及时提醒明帝。一次,楚王刘英图谋不轨,被废黜。刘英自杀。有些人转相诬告,牵扯此案的人很多,案狱连年不决。皇后奏谏明帝,不宜株连很多,应早结此案。明帝夜起徘徊,感悟马氏皇后之言,刘英一案很快了断。
明帝刘庄在永平八年(75)秋八月去逝,皇太子刘即位。是为章帝。马氏皇后成了皇太后,从长秋宫移居到长乐宫。
马氏皇太后所干的第一件事,是拟定《显宗起居注》。马氏皇太后三兄马廖,卫尉;马防,城门校尉:马光,越骑校尉。但都未封侯。章帝欲封3个舅舅为侯,马氏皇太后鉴于前代外戚贵宠之祸,不允。而且马氏皇太后对兄弟外甥们防范很严。
一次,马氏皇太后出宫巡行,马家外戚纷纷遮道回安,马氏皇太后见他们车如流水,马若游龙,奴仆衣饰华美。回宫之后,下令停止每年按惯例赏赐马家外戚的钱财。马氏皇太后希望借此举使马家外戚有所警惧,改过从俭。太后赏罚分明,对俭朴之人,则盛加赞扬委以官位。有年夏天大早,谄媚之徒上书,说若封拜外戚旱情可减。章帝再次请求封诸舅为侯。马氏皇太后气愤地说:“那些上书之人不过是谄媚皇上而已!”还是不准封拜。马氏皇太后母亲死,坟墓的封土堆高了一些,马氏皇太后觉得不妥,马廖等马上削减高度。
新平公主家的御者失火,延及皇宫北阁的后殿,马氏皇太后认为自己守备不慎,毁坏北阁后殿,愧见先帝陵墓,没去谒祭光武帝原陵。建初四年(79),天下丰稔,社会安定,章帝刘坦遂封3个舅舅为列侯。马廖三兄弟受爵后辞官,以列侯归第。明帝刘庄皇后马氏以节俭而著称。大有母仪天下之风范,及贤德圣明的皇后,一生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因其与世无争,马氏皇后在建初四年(79)因感染疾病病故而死,平平安安渡过了一生。
窦氏——章帝刘坦皇后
窦氏出生洛阳,开国元勋,窦融使他的曾祖父,城门校尉窦穆是她祖父窦勋使她的父亲泌阳公主是她的母亲,窦氏在她6岁就能做很好的文章。窦氏在建初二年(77)八月,与其妹妹被选入长乐宫,她那如花似玉的容貌,非凡的举止言谈得到马太后的赏识。更使当朝天子章帝刘坦的喜爱,被选为贵人。为她在群方中竟中皇后的宝座奠定基础。马太后建初三年(78)病逝后刘坦性格宽,深得喜欢,喜欢的还有宋贵人和梁贵人。并在建初三年(78)宋贵人选入宫中,并在第二年生了皇子刘庆。建初四年(79)刘庆被立为皇太子。正当宋贵人沉浸在母以子贵的欢悦里,窦氏的嫉妒心与日俱增,她串通她的母亲泌阳公主,密谋陷害宋贵人。富有,窦氏在掖庭门拦截了宋贵人的一封信。信上说:“久病思生兔,让家里求生菟。”窦氏便借此诬陷她设蛊道诅咒。阐帝经不雠窦的挑拨,于是宋人迦同皇太子刘庆渐渐对章帝间坦疏远了。建初七年(82)章帝废皇太子刘庆为清河孝王,而立了由窦氏抚养的皇子刘肇为皇太子。宋氏被逐出,并派小黄门拷打申问她,宋氏饮药自杀身亡。
窦氏一直无子,所以,过养刘肇为他的儿子。刘肇是梁贵人建初四年(79)生育的。窦氏抚养刘肇是梁家庆幸。窦氏认为刘肇将来会被列为皇太子将来能做皇帝,一定不亏待养母和生母一家人的。谁知这话传到窦氏耳朵里,除掉梁氏也成了窦氏的目标。窦氏在建初七年(82)解决了宋贵人及刘庆后,又在建初八年陷害梁贵人。梁氏被谮杀身亡。从而窦氏更加深得章帝的庞爱,她在后宫地位便开始设足于朝政。
窦氏登上皇后宝座后,章帝下昭,拜她的哥哥窦宪为郎峭久,又升迁任侍中,虎贲中郎将,她的弟弟窦笃任黄门侍郎。窦宪兄弟深得章帝的信任。窦宪恃宠日骄,他看好了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园田,非要强“买”过来,沁水公主被逼无奈,只得默许。后来汉章学发觉,大怒,找来窦宪训斥:“打狗还要看主人,现在你意敢抢占公主的田园,可见你为非作歹!我今天非贬了你不可!”窦后闻讯,争忙赶来,哭哭啼啼撕毁衣裳要替哥哥去死。章帝面对这位泪人,间毫无办法,只得赦了窦宪的罪。
年仅33岁的章帝在章和二年(88)二月,章德前殿去逝,年仅10岁的皇太子刘肇即帝位,为汉和帝。尊窦皇后为皇太后,因和帝年幼,由母后临朝执政。窦后从此开始了宫内宫外的政治生涯。窦后下昭:汉章帝圣贤明达,奉行祖宗的治国之道,使天下安宁,现今皇帝年幼多病,我权且辅助他处理政事。边外的天国贤王,都是我朝的藩属屏障;朝内文武百官都能严格要求自己,采协同处理本朝的事务,这样,方能解除我方后顾之忧。只是在守天下祖业之际,需要有内辅来出谋决断。侍中窦宪兼有才能品行,更以忠孝为重,汉章帝亲受遗昭,任命他为掌典辅助。太尉邓彪有三让的高德和海内归仁的品行,颍明达,又是群贤之首,章帝多次赞扬他,并想以此来教化百姓。因此,任邓彪为太傅,赐爵关内侯,录尚书事,外事百官之事。
窦氏又更改了章帝时的一些规定。建初三年(78),章帝不忍与诸王分离,就留诸王住在京师,窦太后必诸王反对她,所以以守边为重的借口,下令全部派遣回封国。当时,北方匈奴不娄侵扰,使北方的老百姓不得安宁。窦太后想借盐铁税来增加军费,改变章帝对匈奴安抚妥协的政策,以便大举进攻匈奴。
汉章帝去逝后,齐殇王的儿子都乡侯刘畅来京吊丧,因为刘畅和步兵校尉邓垒是挚友,邓垒的母亲元氏与长乐宫往来密切,所以,借此种关系刘畅就进入长乐宫,而且很得窦太后的欢心,时常被昭到上东门议事。窦宪害怕刘畅被窦太后宠幸,分割他的权力,派客暗杀了刘畅,并归罪于刘畅的弟弟利侯刘刚,平炉派侍御史与青州刺史严刑拷打刘刚。窦太后以觉后大怒,将窦宪关闭在内宫。恰巧北匈奴再次扰边,南匈奴请求戴罪出征匈奴,窦后就同意了他的请求。这年十月,任窦宪为车骑将军,联合南匈奴大举进攻北匈奴。永元元年(89),双方大战于稽落山,连战连捷,窦宪登上燕然山,刻石勒功,得胜还朝。
窦宪升任大将军,封武阳侯,大将军一职仅次于太傅,但却拥有实权。此时是窦氏家庭的鼎时期,窦太后的弟弟窦笃任卫尉,窦景和窦环皆任侍中,官职升迁之快超出常人。窦宪平了匈奴,威名大盛。凡是违背其意的人都相继被逼自杀,形成了朝臣人心惊慌。窦氏兄弟借窦太后的势力,祸害百姓,引起了众愤,为了平民愤,窦太后史是免了窦景的官,后来又被昭入朝内任职。
汉和帝永元四年(93),阴谋叛逆,但走漏了消息。和帝与宦官密议,决定诛之,因窦宪在朝外,怕他为乱,所以先忍未发。等到窦宪和邓叠班师回朝,和帝立即下昭执金吾、五校尉率兵先逮捕了邓叠、邓磊、等叛贼,下狱并处死。然后,派谒者仆射收了窦糙大将军的印绶,只封冠军侯,令窦宪、窦笃、窦景、窦环归其封国。等他们到了封国后,逼迫他们自杀。窦氏宗族、宾客及靠窦氏做官的人也全部免官。
从此,东汉外戚势力消沉,宦官势力抬头,并且形顾交替执政的格局。窦太后由此被软禁宫中,不得参与政事,使这位长期操纵政局的太后,窦氏太后与汉和帝永元九年(97)去逝。在她去逝后,宋氏、梁氏族人上奏,和帝刘昭要求把窦太后贬其尊号,和帝刘昭念窦皇太后养育之思,不但没同意他们的要求,而且为窦氏皇太后举行了安葬仪式。
邓绥——和帝刘肇皇后
邓绶英俊貌美,深得和帝刘昭的庞爱,她的祖父是东汉开国功臣太傅,因战功卓著被册封为高密侯。邓绥的父亲邓训是护羌校尉,母亲阴氏是光烈皇后阴丽华的侄女。
邓绥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6岁诵读史书,12岁通习《诗经》、《论语》。她听哥哥们朗读经传时。常提使诸兄也难于回答的问题,因她志在典籍,人们都戏称她为“诸生”。邓训见她禀赋不凡,很是器重。
永元四年(93),13岁的邓绥被汉和帝选中人宫,适逢父亲朱病故依照当时的丧服制度,邓绥需在家守丧3年,所以谢绝入宫。永元七年,和帝17岁,虽然后宫已有几位嫔妃,还需更多的美女充实后宫。又开始广为挑选美女。此时邓绥3年守丧服满,邓绥显得更加娇妍多姿,容愁光焕发。此番内宫选美,邓家十分紧张。此次皇帝征召宫女,邓家把它看做一咱机会,但为试车谨慎起见,阴夫人请一位名叫苏文的相士给女儿看看相,以定吉凶。
苏文端详邓绥的面相和骨相后,连声称赞说:“小姐乃成汤骨相,贵不可言。身长而眉宽,颧高而不露,眼神黑白分明,步履安泰,其声音如鸣凤,清澈响亮。此相贵不可言,乃后妃之命。”相士的这一番吹捧话,邓家人听后,无不钦喜,于是忙收拾行装,装扮邓绥,准备修旨进宫。
邓绥怀着惴不安的心情来到了汉朝的后宫。她颀长秀美的身段和姝丽莹涪的容貌卓然超群超群,令左右诧然。因为当时和帝刘肇爱着阴贵人,所以她与众宫女一样过着孤单凄苦的生活。没有机会接近皇帝。
巡幸后宫时发现了邓绥,邓绥立即被册封为贵人。邓绥侍奉和帝,既合礼仪又略带风趣。从此,和帝到嘉德宫的次数愈来愈频繁,阴后对此大为嫉恨。而邓贵人却承宠不骄,恭慎如故,极有法度,对阴后丝毫不敢怠慢。她深知争宠结恨极易招致祸患。进谒阴后时,邓绥小心伺侯,惟恐被好妒的阴后抓住把柄。甚至对宫女内侍,她也能曲意抚慰,关心备至。所以宫中上下都对她心悦诚服,交口称誉。和帝对她也日益钟爱。
邓贵人有一次生病,卧床不起。和帝为使邓贵人尽快康复,准许她的母亲和兄弟进宫来侍奉,并且不限日期。妥极力推脱,和帝奇怪。心想其他嫔妃一生可能也没这种机会,而邓贵人却不买他的账,邓贵人见皇上满脸疑容便说:“宫禁至重,臣妾外家人久在内省,为内廷禁令所不许。皇上的恩德,臣妾心领,但会使朝臣对陛下有讥议。对臣妾有毁谤,于公于私都无益处,故贱妾不愿受恩。”和帝刘肇,龙颜大悦,大加赞赏:“他人都以家人入宫为荣,贵人反以为忧,深自抑损,真令朕佩服啊。”他除了对邓绥倍加爱宠外,从内心又多了一份敬重。
一直没有生育阴后人宫后她惧怕邓绥先她生子,因此寻找一切机会打击她。面对阴后咄咄逼人的架势,邓绥更加小心。她常常自称身体不适,另选其他宫女人御,希望能为皇上生下子嗣。每当六宫宴会时,诸姬妾贵人竟加修饰,争奇一艳;想以此引起皇上的注意。而邓绥总是身着素妆且不加修饰。若是服装颜色与阴后相同,为避攀比争宠之嫌,她便及时更换。在和阴后同时进见时,她总是站在一旁,不敢就坐。和帝提同时,她常常逡巡而后对,从不先皇后答话。和皇后并行时,弓身细步,以示卑微。和帝刘肇绥如此谦抑,劳心曲体,心中十分怜爱。
谦让忠顺,上得和帝钟爱,下得宫女侍从的敬佩,德冠后宫,声誉大增。阴后见此情景,内心更加嫉妒,但她一时也想不出对策。此时,她的姨母邓朱给她出主意,让她借用巫蛊咒诅,来陷害邓贵人。
永元十三年(101)夏,和帝染病不起。皇帝病重期间,自皇后以下。皇上不宣召,均不得进见。后宫只有祷告上苍为天子祈福。阴后见和帝抱病垂危,便密语左右说:“我若得志,决不让邓氏再有遗类!”宫人竟将密语传给了邓绥。邓绥听后,如闻晴天霹雳,心中十分委屈。她流着眼泪对左右倾诉道:“我竭诚尽心地侍奉皇后,竟不能得到她的宽解,看来是上天将降灾于我。如今皇上病危,我决定以自己的性命,乞求上苍保佑皇上龙体大安。可以报答皇帝的钟爱之恩,又可以解脱宗族灭门之祸,不令阴后横施毒手使我有入彘讥。”随后邓绥传令宫女赵玉等人准备香案,祷告之后,邓绥欲饮药自尽。侍女赵玉心急如焚,突然,想出一条缓兵之计。她向邓绥谎报,皇上的病已痊愈大举,很炔就能康复。邓绥信以为真。转忧为喜,这才放下毒药。事也凑巧,第二天。和帝的病果真好了。
和帝也听到了一些关于阴后巫蛊祝诅的传闻,他对阴后的做法极为憎恶,便私下派人调查此事。而且有人告发邓朱家为皇后供奉巫蛊诅咒,和帝派中常侍张慎等人调查后回禀说确有此事。和帝大怒,下令将邓朱的两个儿子邓奉、邓毅。阴后的弟弟阴轶、阴辅、阴敞均入狱,这些人与阴后一起,秘密祭拜,诅咒邓绥,使皇帝没有子嗣。阴后父阴纲畏罪自杀。和帝觉得阴后失德,不足以母仪天下,便下诏废后,命其迁出长秋官,废于待罪的桐宫。邓绥却宽宏大量。极力在和帝面前为阴后说好话,但和帝执意不听。阴后被废之后,不久便忧郁而死。
永元十四年(102)冬,会奏,国不能无后,请和帝续立皇后。和帝说道:“皇后之尊,与朕同体,上承宗庙,母仪天下,唯有德冠后廷的邓贵人,才可胜任。”邓贵人听说后,连忙上书辞谢。邓贵人推让再三,和帝已决计立她为后,无奈只好从命。不久便举行隆重的立后大典,上至皇帝,下至满朝文武齐集章德殿。皇后面帝而立,由太尉持节捧玺绶,宗正出班宣读策文。皇后就坐,接受群臣拜驾。22岁的邓绥凭借自己的才貌与德行终于登上了皇后的宝座。
自从邓绥登上皇后位之后,并没有为宫中的繁华奢丽所陶醉,也没有因地位的高升而自傲,仍然处处以谦让宽厚为怀,明智识礼。当时,郡国献给京师的奇珍异宝很多,地方官更是绞尽脑汁地搜罗珍丽,以求得皇帝的赏睐,然百姓却备受其苦。邓后取消所有这些征发,只让地方在年底贡献些纸墨而已。百姓拍手称快,这一措施既为天下做出勤俭节约的表率。
邓绥皇后正位后,其宗亲子弟多以受封。故此在汉朝曾多次出现外戚集团分据要职,窃国专权的局面。饱读经史的邓绥对此早有戒备。当和帝要按照成例尊显皇后家族赐官时,邓绥坚决反对,皇帝只好依着邓后。刘肇在元兴元年(105)再度染病,终于一病不起。年仅27岁的和帝刘肇病故。因和帝死得突然,谁来继承皇位,从未商议过,所以此事就落到了25岁的邓后身上。
邓绥在宫中经过了多次危难。和帝在世时,她那种谦逊自退的做法是为了远避灾祸。9年的宫中生活,她深知权力的重要。为巩固自己的地位,必须选择一个能够控制的皇位继承人。可惜邓后人宫多年,却没有儿子,后宫所生的皇子大多夭殇。时人视宫中为凶地,后来每有皇子出生,就让奶妈抱出宫外,寄养民间。和帝驾崩后,群臣不知皇嗣下落,无人拥立,邓后告诉众臣,和帝有两个儿子幸存,长子刘胜,为一宫女所生,虽已有8岁,但身有重病,不宜迎立,少子刘隆,出生仅百日,可马上迎入。邓后思忖,刘隆尚在襁褓,可抚养为己子,于是在她的鼓动之下,不足半岁的刘隆登上了皇位,尊邓后为皇太后,因年幼,无法临朝,所以由太后临朝听政,改元延平。
邓太后将和帝安葬于慎陵,正式开始了她的执政生涯。将刘胜封为平原王,同时命令朝中重臣得人禁中。此时的邓后为稳操大权,她不再顾虑重重,将长兄邓骘封为上蔡侯车骑将军,令他综理朝政,命邓骘住在官内,以便随时商议国事,弟弟邓悝、邓弘、邓阊也有封侯。为便于议事与传达诏命,除自家兄弟外,邓绥还重用宦官郑众、等人为亲信。
太后临朝后,接连下诏。大赦天下,凡建武以来因罪遭禁锢者,统统免罪为平民。又下令减少宫内所供应的物资,规定每天只能吃一肉一饭,地方郡国的贡献减半。凡因暴雨受灾的郡国,皆免除田租。所有掖庭侍女以及宗族家的官奴婢,一律遣归。各令婚嫁。各地不合祀典的淫祀统统取缔。这些法令颁布后深受百姓称赞邓太后再次遭遇难题,小皇帝刘隆登位8个月便夭殇了。现在刘胜是和帝的惟一的亲生儿子,邓太后担心第一次未立刘胜,若立刘胜肯定怀恨报复,便决计另择一人。
邓太后与邓骘查找玉牒,发现只有和帝兄清河王刘庆的儿子刘祜是皇族最亲近的后代。而且年龄也比较合适。二人商定后又与公卿集议,一致通过。适逢刘祜正在京师王邸之中,邓骘便连夜持节用王青盖车迎接刘祜人宫。先封长安侯,不久便策立为皇帝。划祜成了东汉的新一代皇帝,是为安帝。
邓太后拥立安帝之后,依旧临朝称制,掌握朝中大权。为了避邓氏专权之嫌,邓太后专门做了一些裁抑外戚势力的施措。她诏告司急隶校尉、河南尹、南阳太守说:“虽怀敬顾之志,但宗门广大,姻戚不少。宾客奸猾,多犯禁宪。你们定要明加捡救。不得庇护。”邓氏亲属犯罪者从此没有特别赦免的事。邓太后临朝执政的做法还是引起了一些大臣的不满,最终导致了一次政变风波。
司空周章多次直言弹劾,邓绥不予理睬。于是周章串通联络,采取措施。准备以少数亲信,买通宫禁门卫,进入宫门。捕杀邓骘、郑众、蔡伦等,然后囚禁太后,废安帝,改立齐胜为帝。因策划不周还未动手就被邓绥太后发觉。周章只好自杀,一场政变阴谋被平息。
邓绥接受教训,把权力看得更重,凡有提到让她归政的奏疏,她一律毫不客气地加以处置。杜根上书直言,邓太后大怒,命人将杜根装进巨囊,扑杀于殿下,然后弃于城外。对权力的贪欲已使她丧失了理智。邓绥叔父越骑校尉邓康建议邓太后“听从公议,自损私权”。太后没有采纳,邓康只好称病不朝。邓太后便派一女侍去探视,那女侍假太后威势倨傲无礼,遭到邓康一顿责骂。邓绥一气之下,竟罢了邓康的官。
邓绥太后虽贪欲权力不肯还政。但她治国还是相当勤勉的。永初二年(108)夏,京师大旱,亲自审查冤狱。有位囚犯被逼供招认杀人,他本想诉冤,见狱吏在场只好作罢。察觉其神色不对,便呼唤回来重审,之后,邓太后将其赦免,并将洛阳令收押在洛阳内抵罪。
邓太后入宫后就一直随曹大家学习经书。曹大家是《汉书》作者班固的妹妹。名昭。班昭博学高才,曾受和帝之命续写了《汉书》中的“八表”和《天文志》,因她们4岁时与曹寿为妻,曹寿早死,故此称她“曹大家”。太后有时还向昭咨以政事。永初三年(109)秋,邓绥的母亲病故,需服丧一年,邓骘也上书乞退。与班昭商议,班昭认为邓骘归丧既可成全其孝名,又能赢得谦退的赞誉,邓后接纳她的建议,令邓骘兄弟为母服丧。
邓绥临朝之时,多次下诏选举明政术、述古今、直言敢谏的贤能之士,把他们吸收到朝廷之中,参与谋议。通过这些办法进一步扩大了氏外戚的势力,稳定其统治。
邓绥鉴于当时学校荒废,永初四年(110),创办了第一所宫邸学校,主要是整理经传,教授宫人。元初六年(119),又创办了另一所专门教育王家子女及邓氏子孙的贵胄学校。她还亲自监督考试,足见其对后代教育的重视。邓太后还根据经书直接制定和实施国家的大政方针,缓和了各种矛盾,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从而扭转了经学的衰落局面。
邓绥太后执政16年,从未有过重大失政。只要听说有百姓受饥,她时常彻夜不寐,亲自裁减宫中的费用,救济灾民。她虽一直掌握朝政大权,但对邓家人却不留情面,严于法禁,使得他们都不敢骄纵犯法。邓绥并没有被宫中的繁华所陶醉,没有因母仪天下而自傲,而是以谦让宽厚,明智识礼。邓绥临朝执政16年,兢兢业业,勤政爱民,既综理国政,扶持汉室,又谨防震主,惹火烧身。像邓绥这样宽怀大度,谨慎守成,临朝听政16载的皇后人物,在古代后妃中实属罕见!
安帝元初年(114)的八月。阎姬进入了皇宫。初到后宫。阎姬对后宫的生活十分稀奇,对未来充满了憧憬,盼望皇后的桂冠戴在自己的头顶之上。性情宽厚安帝刘祜,被性格开朗的阎姬深深吸引,阎姬对安帝刘祜自然是百依百顺,极力取悦。阎姬对安帝十分柔情体贴,更得安帝的欢心。当年便立阎姬为贵人。两个人经常在一起读书抚琴,畅谈人生,彼此间拥有与他人难得的相知。于是第二年(115)夏四月丙午这天,阎姬又被立为皇后。
阎姬妃父亲阎畅被提升为长水校尉,又封北宜春侯。元初四年(117),阎畅死后,长子阎显继父之位。建光元年(121)邓太后驾崩后,汉安帝开始亲政,阎姬羡慕邓太后的尊仪,渴望像邓太后那样凌驾于万人之上,所以,她挖空心思参与政权。随着阎氏上台,阎氏家族开始名声显赫。阎显及弟弟阎景、阎耀、阎晏同为卿校,掌握了京师禁兵。延光元年(123),又改封阎显为长社县侯,食邑增加到1,35万户。并且追尊其母为荥阳君。阎显和阎景七八岁的儿子都被任命为黄门侍郎。阎姬顿时权势倾朝,安帝对她只得惟命是从。百依百顺。汉安帝刘祜自当了皇帝就受制于邓太后,他的父亲清河王刘庆就是被汉章帝的窦皇后贬为王的,所以,他对女人干政既恨又怕。安帝伤心地感觉到阎姬自从做了皇后,她的权力欲极强,所以渐渐很少许临章阎姬的皇后宫,而常常去其他宫人那里度夜了。于是宫人李氏很快就得到心灵受创的安帝的宠幸。生了皇子刘保。阎姬知道后十分嫉妒,暗中派人杀了李氏。
因阎姬无子,所以刘保被立为皇太子。随着岁月的流逝。皇太子刘保渐渐长大。看着一天天长大的刘保,阎皇后内心十分不安,甚至还有一些恐惧;若刘保即位,做了皇帝,哪还有阎姬的好日子过。于是,她勾结宦官大长秋江京、中常侍樊丰等,诬陷皇太子刘保,安帝刘祜被迫无奈废了皇太子,封为济阳王。
延光四年(125)三月,庚申这天,随安帝刘祜驾幸章陵的途中,安帝刘祜旧病复发,到了叶县病故。阎姬、阎显兄弟与宦官江京、樊丰等密谋:暂不发布皇帝去逝的消息,以防不测。阎姬传出口渝,皇帝重病,不能召见各位公卿。然后,他们快马加鞭地赶路,4天后到宫中。第二天傍晚时分,发布了皇帝去逝的消息,然后准备发丧。紧接着,宣布尊阎皇后为太后,临朝执政,以阎显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并定策于禁中。这给臣僚们来了个措手不及。为了长久地执政,阎姬与其亲信商议决定,迎立济北惠王的儿子北乡侯刘懿为皇帝。
刘懿234天就登上皇帝之位后去逝了。阎显秘密叫来宦官江京、刘安、陈达等与阎太后决定先隐瞒少帝驾崩之事,赶快到刘氏诸子中寻个幼帝。他们反复筛选,商量最后一致同意济北河间王的儿子刘欲,于是紧忙派人往济北河间王府,去征诏刘欲。其实此时济阳王刘保正与宦官中黄门孙程密谋篡位。孙程是一个老谋深算的宦官。他看到阎姬与公卿大臣相处不和,所以,他想通过扶植皇帝来提高自己的地位和声望。在刘保被废为济阳王后。孙程就秘密接近刘保。
十一月二日,京师及郡国16处发生了地震。当天夜里,孙程伙同18个宦官表示效忠济阳王。四日晚上,孙程等到崇德殿相会,在进入章台门时,正遇上江京、刘安、李闰、陈达等在省门下密商,于是双方短兵相接,发生恶战,孙程和王康一起斩杀了江京、刘安、陈达。因为宫内宦官大多数人服从李闰,所以没有当场杀李润。押着他一起迎接济阳王,刘保立为帝,即汉顺帝。
汉顺帝刘保被老谋深算的宦官孙程及宫内宦官一场宫延政变后撞上了皇帝宝座,阎姬被押入离宫,饱尝了狱中囚徒艰难生活。在永建三年(127),这位在位二十二年执政的阎姬太后最后在权力之争中被折磨而死。
梁——顺帝刘保皇后
梁9岁时便能背诵《论语》,谈论《韩诗》也能略举大义,她常把古时贤淑之女的图画放在身边,自我劝诫,深得其父梁商的喜爱。视为掌上明珠。
永建兰年(128),登基3年的顺帝刘保诏令在全国13岁至20岁之间择选良家童女以充后宫,梁商的女儿梁和梁商的妹妹两个人天生丽质,尤其是梁,更是楚楚动人,举止端庄。负责相面的茅通一见梁,连忙拜贺说:“日角偃月,相之极贵,臣所未尝见也。”梁中选。她的姑姑也入选。梁内侄俩皆获得“贵人”官号。为了区分梁家两贵人,后宫称梁为“梁小贵人”。
顺帝刘保对“梁小贵人”格外宠爱,常常引御,几乎不再临幸其他嫔妃,而“梁小贵人”从容辞谢曰:“后妃若像螽斯虫那样不妒忌,子众多。国之福也。若陛下平等对待众妃,妾也可免遭诽谤。”顺帝刘保听后,对“梁小贵人”愈加喜爱。很是欣赏。4年以后,百官上书,请立皇后。顺帝除了最宠幸的“梁小贵人”外,还有3个贵人。4人当中立谁,他拿不定主意,最后,他用抽签:的办法来决定取舍。结果,梁中选。
年方17岁的梁入主后宫,结束了“梁小贵人”的生活,成了母仪天下的皇后。她搬进了富丽堂皇的皇后寝宫——长秋宫。梁皇后谨慎言行,上待顺帝,下统众妃。虽贵为皇后,然无骄专之心。每逢出现了日食、月食,她便认为自己举止失措,上天惩戒。梁登上皇后宝座后,她的父亲梁商加位特进,加封户邑,赐安车驷车。兄梁冀也迁为步兵校尉。梁氏一家从此贵显。士大夫们对此十分忧虑,他们担心重蹈外戚专权的覆辙。众大臣纷纷上书顺帝刘保,疾言外戚专权之祸,建议给梁高爵厚禄,不可委主权柄。顺帝非但没有采纳,阳嘉三年(134),诏拜梁商为大将军,总理朝政。梁商不愿就任此职,称疾不起。翌年,顺帝刘保派太堂桓焉奉策诣梁商府,宣诏梁商就职。梁商万般无奈只好诣阙受命,出任大将军。
梁商虽然在大将军身居大位,但柔和谦恭,虚己进贤。每当发生饥荒,他便令家吏用车拉着粮食去赈济贫民,深得百姓的爱戴。朝野上对他颇多称誉。顺帝也更加倚重。梁说,梁冀却背着父亲和妹妹胡作非为。游手闲,嗜酒能饮,无恶不作,心狠手毒,凡得罪他他的人,都置于死地。
梁商在永和六年(141)秋,病故。顺帝特许皇后去为父送葬,以示礼敬。顺帝为了表示对梁家人的厚爱又发出一道诏令:任命梁冀继父辅政,为大将军,任命梁冀之弟河南尹,他把朝政大权再一次交给了梁氏外戚。顺帝刘保在建康元年(144)八月去逝,年仅三十岁。
梁侍奉顺帝16年,然无子。和她同年入宫的虞美人生有一子,取名刘炳,年两岁,继位为帝,是为冲帝,梁成了皇太后,临朝听政。梁皇太后执政后发出第一道诏令,是以赵峻为太傅,李固为太尉,与兄梁冀大将军共理朝政。接着又发出第二道诏令,诏三公百官推举贤良方正之士,策问治国安民之道。
梁太后有志于国,重振朝政,扭转颓势。其兄梁冀倚仗梁太后而专权跋扈,恣肆妄为,梁太后不忍除去兄长的权势,反而越来越顺从倚重他的行为。小皇帝刘炳在永熹元年(145)正月,重病垂危。梁冀见状,瞒着百官,也瞒着梁寻求帝位继承人。他看中了渤海王刘鸿年仅8岁的儿子刘缵。派人把刘缵偷偷地接到洛阳都亭,准备冲帝一死,便立刻拥刘缵为帝。冲帝刘炳不久病死。粱太后担心扬、徐一带的农民起义军乘机进攻,于是派中常侍诏令李固等人,不得泄露冲帝病死的消息,待确立帝位继承人后再发丧。李固认为冲帝刘炳虽然年幼,仍是天子,不应掩匿其死,梁同意了。
冲帝刘炳病死,朝野上下震动,新皇帝的人选成了朝中每日议论的大事。李固等人认为清河王刘蒜年长有德,可以亲自理朝,梁冀单独向梁述说了立刘缵为帝的想法。在这关键时刻,一向勤政自谦的梁太后心中家族的利益占了上风,采纳了刘冀的意见,立刘缵为帝,是为质帝。
质帝刘缵虽然年幼,深知自己贵为天子,是梁兄妹手中的傀儡,他对此处境很不满意。梁大将军听说后十分恐惧,没想到自己亲手扶上帝位的质帝刘缵竟嫉恨他,担心小皇帝长大掌权后找他算账,遂把毒药搀进御膳——煮饼里。质帝食后,急召太尉李固。话未说完便中毒死亡。
梁又与梁冀密谋立章帝曾孙蠡吾侯刘志为帝。刘志已与他们的妹妹梁女莹订婚。梁氏兄妹意欲把妹夫扶上帝位,以稳固梁氏的权益。当群臣聚议新君时,梁冀便提议立刘志为帝。太尉李固、司徒胡广、司空赵戒等一班大臣力主立德行昭著的清河王刘蒜为帝。双方争执不下,梁冀重会公卿大臣,他言辞激切,非刘志不立。胡广、赵戒待官僚碍于梁氏兄弟的权势,便屈服了,惟有李固执意要立刘蒜。梁冀怒气冲冲驰入皇宫,去见梁,由梁下诏,罢免李固。
刘志即皇帝位,是为桓帝。梁太后仍旧临朝听政。桓帝刘志又是一个傀儡皇帝。梁的势力到了顶峰。此时,各地农民纷纷揭竿而起义。粱接连发出几道诏令,守土之官要恤民爱民;三公九卿上书言朝政得失;赐天下父老、鳏寡孤独粟帛;遣使赈济荆、扬二州灾区;大将军、公卿举贤良方正,策问朝政得失;郡国囚徒减死罪一等,修建皇陵的刑徒减刑6个月……梁太后试图通过这些措施来挽救局势,保护刘汉王朝和她的家族的利益。但是,她的诏令措施被以其兄长梁冀为首怕贪官污吏所破坏。梁冀贪赃枉法。
因他是太后和桓帝皇后的兄长,满朝大臣怒不敢言。梁虽有挽救,但又不忍惩办兄长,所以梁的一道道诏令措施如同废纸一般,众公卿对这位临朝听政的太后越来越失望。和平元年(150)春,梁太后重病缠身,归政桓帝。
这位四十五岁的梁皇太后自17岁就做了母仪天下的皇后。即使后来临朝执政也是有志于国。其兄贪残权欲,飞扬跋扈,汉朝江山危在旦夕,对其兄束手无策,一道道救亡图存的诏令如同废纸一般。使汉朝的江山,危在旦夕之中。梁于和平元年(150)春病故,便离开了人间。
窦妙——恒帝刘志皇后
窦妙扶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人,出自名门官宦之家。因从小受家有宠爱,延熹八年(165),窦妙被选入掖庭,立为贵人。同年冬天,邓猛女皇后废之后,窦妙被立为皇后。窦妙的父亲窦武生前为越骑校尉,封槐里侯,次年又拜受城门校尉,窦妙虽然贵为皇后,但恒帝却宠幸采女田圣等人,而很少临幸制于她,窦妙为此咬牙切齿寻求机会,报复田圣等人。永康元年(167)冬,恒帝刘志卧病,便擢升田圣等9名宠女为贵人。不久,恒帝刘志病故。
窦妙生性忌妒、性情暴躁、残忍,为泄失宠之冤恨,在恒帝刘志梓宫尚在前殿之时,便斩杀了田圣,还要诛杀另外几位贵人,经中常侍管霸,苏康等人的苦口劫谏,窦妙才愤住手。
恒帝刘志虽有后妃无数,一生意没有得子,恒帝去逝不久,窦妙为掌握朝中大权,在册立太子上动脑筋,他与其父窦武商量,决定立只有12岁的犊亭侯刘宏为帝。这就是东汉第11位皇帝——汉灵帝。朝延大权仍操纵在窦氏父女之中,为巩固窦氏权力,又封窦武为大将军,常居禁中,后又封闻喜侯。窦机被封为渭阳侯,位拜侍中,窦绍被封为侯,千行步兵消灭,窦靖被封为西乡侯,位拜侍中,掌管羽林左骑。
窦妙对废官宦迟迟不下决心,因窦武多次密奏行事,错失良机。中常侍曹节对窦武专权十分不满,一直寻找机会杀窦武。曹节并与一些大臣商议,支持刘宏下诏杀窦武及其亲信,凡窦氏宗亲,一概诛杀,被迁信南宫云台。尽管如此,灵帝念太后有援立功劳,于建宁四年(171)十月,亲率群臣到南宫朝拜,窦妙并送去上等寿品。当时,黄门令董萌多次为太后诉怨,灵帝刘宏深表同情,给太后增加一些供养资俸。董萌因此得罪曹节、王甫等人,被诬为谤讪永乐宫而坐狱死亡。
生性忌妒,性情残躁的窦妙,贵为皇后,很少得到恒帝刘志的宠幸,她如果中烧,皇后尸骨未寒,她便斩杀后宫中的妃子,最后又因废宦官犹豫未忍,后被宦官扶持灵帝刘宏被迁出长秋宫。窦妙的母亲于熹平元年(172)去逝后,窦妙只因母亲去逝而犹豫染上疾病而病故。
何氏——灵帝刘宏皇后
何氏河南南阳人,她父亲河真以屠宰闻名,家境虽很富裕,但地位毕竟低下,为光宗耀祖,家人用金钱贿赂官吏,将何氏选入宫中。
汉灵帝刘宏生性贪色,见何氏年轻貌美,所以垂涎风分:灵帝吩子心切,而何氏生下皇子刘辩,深得喜爱,被立为贵子。为避凶求吉,刘辩被寄养在道士史子眇家中,号曰史侯。何氏在光和三年,(180)被册立为皇后,其父何真被封为车骑将军,舞阳宣德侯,其母为舞阳君。何氏自以为生子有功,便骄横一时,后宫众多嫔妃都慎怕她,深得灵帝刘宏宠幸的嫔妃王美人怀孕后,因为害怕何氏加害自己,竟然吓得服药想打掉胎儿,谁知胎儿却安然不动,王美人曾梦自己不日而行,王美人求卦,算命之人说这是祥瑞之兆,于是王美人改变初衷,于光和四年(181)生下皇子刘协。何皇后大怒,竟将生育不久的王美人毒死。灵帝刘宏对何氏的残暴十分愤怒,决心要废掉何氏,由于众多宦官求情,使何氏幸免于难。刘宏于中平六年(189)去逝。太子刘辩即,是为汉少帝,何氏以太后身份临朝。刘辩登基后,何氏之兄大将军何进为翦除异已,加密欲宦官,召并州刺史进京,事机败露,何进反被何氏诏见为名斩杀于嘉德殿前,何氏的母亲阳君也被乱兵所杀,董卓率兵进洛阳,废掉少帝刘辩,贬其为弘农王,立刘协为帝,是不献帝。何氏这位屠夫之女做了皇后,在中国历史上实属罕见,何氏不仅做了皇后,而且临朝执政后被迫迁居廖安宫,终于没逃出被鸩杀悲惨的命运。
伏寿——献帝刘协皇后
伏寿琅琊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其父伏完博学广识,深沉有大度,尚恒帝女阳安公主,是一位富有教养、品性高尚的美人。
中平六年(189),刘辩立为帝。其母何皇后以太后身份临朝,何皇后兄大将军何直企图铲除宦官势力,反被宦官中常侍张让等人所杀。并辩牧董卓进洛阳后,废立后,立时年9岁陈留王主协为帝,是为献帝。董卓自封为相国,又加封为太、掌握了朝中大权。他的属将、兵卒劫掠财物,奸淫妇女,无恶不作,引起人们的愤恨。各地的州郡牧守于初平元年(190)纷纷起兵讨伐董卓。董卓被迫挟持献帝刘协阳迁都长安。侍中伏完也伴随献帝刘协。到长安后,伏完为讨好献帝,送女儿伏寿入掖庭陪伴11岁的小皇帝,被封为小贵人。
司徒王允与司隶校尉黄琬、仆射孙瑞、中郎将设计初平三年(92)诛杀董卓。董卓部将李催又将王允杀死。兴平二年(195),伏寿被立为皇后,伏完迁执金吾,负责卫无戌京师。李、郭为了争权,数月间,宫室被焚,长安城成了一片废墟。
献帝刘协和伏寿一行在杨奉、董承等护卫下,离开长安,逃到陕县(今河南陕县)太尉杨彪奏请献帝连夜渡过黄河,向东投靠关东各州郡守。南帝准奏。献帝刘协向中滩走去,伏寿手里还挟着一些绢帛在父亲伏完的扶持下前行,护驾的安集将军董承见财起意,暗嘱符工孙徽上前抢夺。孙徽一刀砍死伏皇后左右的小黄门,鲜血飞溅到伏皇后的衣袖上,献帝见状慌忙呵斥,孙徽才未能夺手。献帝、伏皇后登上船后,大臣们纷纷登船,因船只能容数十人,所以大批武士也争着上船,无法上船的或扳住船浆,或扯住缆绳,不让船只离崖。董承和兴义将军杨奉急忙用刀乱砍,渡船才缓缓驶向河心。伏寿吓得魂飞魄散。李催催马赶到,遥望远行的船只大怒,谋杀没得成。献帝刘协一行仓皇逃命,快到安邑(今山县西北)时,河内太守张扬、河东太守王邑前来迎驾,尽管吃住都很寒酸,但献帝刘协和伏皇后十分满足。
建安元年(196),张扬护送献帝一行回到洛阳。皇宫已被董卓攻成一片灰烬,献帝刘协和伏寿皇后只得住进原中常付赵忠的府中。抢选率军进驻洛阳,把献帝迎到许昌,形成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他独揽大权,自封为大将军,武平侯。伏寿皇后的父亲伏完被封为辅园将军,董承因女儿被献帝册为贵人,也封为卫将军。献帝只是个傀儡皇帝。皇宫的侍卫、仆从,都是曹操的党羽亲信。
献帝刘协难以忍受各种任人摆布的生活。他写女子密诏,让车骑将军董承带出,命宗室、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王等密谋除去曹操。建安五年春(200)春,董承等人的密谋泄漏,曹操进宫中,对献帝说:“董承欲谋反,请皇上治罪!”献帝惧怕曹操,连忙让董承做了替罪羊,结果,曹操不依不饶,欲将董之女董贵人一同处死,献帝刘协此时全无帝王之尊,竟含泪哀求道:“董贵人已有身孕,请将军等她分娩后,再治罪不迟。”曹操置之不理,众武士便将董贵人活活勒死。紧接着又将董承等人斩首示众,夷灭宗族。
伏寿皇后害怕董氏的结局也会落到自己的头上,于是写密信给父亲伏完,设法除掉曹操。伏完因惧怕曹操的势力,始终不敢有所举动。伏完死后的第6年,此中竟被曹操得知。曹操大怒,他胁迫南帝废掉伏皇后,并代献帝写女子废后诏书,派御史在夫郗虑拿着诏书,尚书令一起带兵搜捕,伏寿皇后藏在宫中的夹墙中,被华歆发现,伏寿披头散发赤着脚走出来,向献帝哭求道:陛下你为何不能为我活命?献帝刘协无奈,哀叹说:“我也不知自己的生命何时终了呢!”之后,伏寿贵为皇后,在位20年,一直与献帝刘协在全权臣悍将的挟持下过着傀儡式的朝不保夕的生活,陪伴献帝刘协,然而,丑弱的献帝竟然无能力保全他的性命,伏寿被关在密室中,幽囚而死。伏寿宗族百余多人被诛连而死,所生的两个儿子被毒死。
汉——匈奴
,南郡秭归(今湖北兴山)人。父名王穰,约在公元前1世纪初。出生在江南农村。
王昭君从小就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善良勤勉,深得父母的宠爱。十多岁的时候,父母专门在自己家门前为她修了一座望月楼,让她在楼上读书作画,弹琴歌舞,刺绣梳妆。王昭君长得亭亭玉立,仪表艳丽。许多慕名登门求婚者都被他委婉地谢绝了。汉元帝继位以后,广泛搜罗天下美女,充实后宫。17的王昭君以“良家女”被选人宫。元帝因妃嫔众多,不能逐一召见。于是命令著名的画家杜陵人毛延寿摹绘宫女肖像。然后进里皇上御览,元帝,择优召幸。
王昭君被召去让毛延寿画像。昭君天生美貌,但她生性清高,她断然拒绝行贿。毛延寿索贿不成,便恼羞成怒,借机宣泄私愤。画笔之下故意把昭君的花容月貌绘成泥塑木雕一般,昭君被易妍为丑的形貌自然无法取悦于元帝,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子就这样被冷落在后宫中。
入宫多年的王昭君因毛延寿的卑劣行径而未能见御,想起自己可能在汉宫中无聊地虚度一生,内心就感到战颤栗。刀渴望能够脱离深宫,回到与世无争,充满欢愉与生机的生活。元帝竟在元年(前33),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元帝慨允诺。掖庭令到后宫查问,后宫那些美貌女子宁愿百无聊赖地度日,也不愿前往不为人知的匈奴,而王昭君却毫不犹豫地表示自愿前往匈奴。
匈奴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汉匈之间的关系一直时弛时张。武帝即位(前140)以前,国力较弱,汉朝对匈奴的政策是和亲,为的是换取北部边境的暂时安宁。王昭君虽然身唐宫中,对于汉匈两族关系,也有所耳闻。竟宁元年(前33)春,元帝呼韩邪单于为庆贺郅支伏诛和呼韩邪入朝而改元“竟宁”。昭君对汉匈两族关系,已有一定的认识。当呼韩邪单于求亲时,她便慷慨应召,自愿扮演一个“和平使者”的角色。
呼韩邪单于面乞和亲。觉得前代已有取宫室子女充作公主嫁与单于的先例,不妨从后宫中随便选择一个未曾召幸的女子嫁与已投降的呼韩邪。于是,他诏令:“谁愿意去匈奴,朕就把她当公主看待。”在汉代的女子看来,出塞是一件极不寻常的事,所以多数宫女犹豫不决。此时满腹愁怨的王昭君主动请行。元帝闻讯后十分饮慰,当即允诺,并吩咐准备嫁妆,选择吉日,为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送行。
王昭君装束停当,向元帝辞行。元帝惊呆了!没想到昭君竟是一个芳容绝代的女子。只见她云鬓低翠,容貌丰美,粉颊绯红,服靓丽,体态身材无不合度,那两道黛眉,浅颦微蹙,似乎含有嗔怨的模样。左右臣僚也为之倾倒,元帝后悔莫及,但事已法挽回。呼韩邪单于欢欢喜喜地谢过元帝厚恩,便携带昭君出塞。
王昭君随同呼韩邪一起,在汉朝和匈奴官员的护送下离开栖身数载的汉宫,前往漠北。王昭君出塞时,头戴红背兜,身穿红斗篷,骑着白马,怀抱琵琶,前往漠北。王昭君一行经过了汉朝的左冯翊(今陕西西安)、北地(今甘肃庆阳)、上郡(今陕西榆林)、西河(今内蒙古东胜)、朔方(今内蒙古杭锦旗)、五原(今内蒙古包头)等地。王昭君坐在毡车上,领略大自然的美景。望着愈来愈近的单于廷,一种难以说清的思绪涌上了她的心头。
到达匈奴中部的单于廷后,呼韩邪单于加封王昭君为“宁胡阏氏”,(匈奴称妻为阏氏),即匈奴皇后。
王昭君过上了住穹庐。披毡裘,食畜肉,饮乳酪的游牧生活。王昭君慢慢适应了匈奴族的生活方式,善良勤勉的王昭君,把汉朝的文化介绍给他们,匈奴人民都很喜爱她,尊敬她。
呼韩邪单于开辟了北部少数民族地方政权接受汉朝中央领导的先例,促成了塞北与中原的统一,开创了汉匈在两族的团结合作。汉匈关系和平友好,关市畅通,两族人民的互市和接触可以不受或少受限制,匈奴人可从汉人手中获得生产和生活用品,汉族文化可以传入匈奴,从而使匈奴人的社会生产力和日常生活都迅速地提高;同时奴文化也传播到中原,丰富了祖国的文化宝库。呼韩邪单于在汉朝支持下,结束了匈奴20余年来的分裂状态。统一安定了匈奴政治的混乱局面,王昭君与呼韩邪单于婚后的第三年,汉成帝建始二年(前31),呼韩邪单于病死。
王昭君与呼韩邪单于成婚后一年多便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伊屠知牙师。呼韩邪单于死后,大瘀氏所生的雕陶莫继位,号复株累单于。此时王昭君上书汉成帝要求归汉,汉成帝敕令王昭君“从胡俗”。因为匈奴有“父死妻其后母(不是生母)”的习俗。在匈奴人的观念中,嫁入本氏族的女子,属于夫家的氏族。夫死之后,必须约束在本氏族之中不得外嫁。因此,除生母外,都由儿子或兄弟继承她们的婚姻关系,使她们不能脱离夫家的氏族共同体。接到成帝的敕令后,王昭君体会到汉朝的用意,打消了当汉的念头,忍受了“子蒸其母”(虽然不是亲子)的委屈。再嫁给了复株累单于雕陶莫。
王昭君又与复株累单于雕陶莫生了两个女儿,长女名云,后嫁给右骨都侯须卜当,称须卜居次(即须卜公主);小女嫁簿给当于氏,故称当于居次。归君的儿子伊屠知牙师做了匈奴的右日逐王。随着岁月和流逝,王昭君病死在匈奴。王昭君以一个良家女被选入东汉后宫,她刚直地性格,致使冷落,开始了漫长而愁苦的后宫生活。为摆脱孤寂无聊的后宫生活,她决定充当“和亲使者”,远嫁匈奴,肩负起发展汉匈两族团结友好的关系的特殊使命。若似女中豪杰。
王昭君在汉匈两族关系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流传至今达七百七十多首诗词之作;歌咏赞唱,称王昭君“巾国英雄”。王昭君的形象在历史长河中闪烁光芒被世代称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