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兴八十年》第一卷 嬴秦缘起>第二章 秦国六世之烈
> 到了战国时期,晋国一分为三,强大的挡路石不复存在,秦国终于开始有了逐鹿中原的机会。>> 其实他们一开始还是不顺,分晋之后的魏国在魏文侯、魏武侯两代贤君的治理下,成为了第一个强大起来的三晋国家。到了魏惠王时期,魏国上下齐心,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军事实力都走在七国的前列,绝对在秦国之上。>> 反观秦国,由于连续几代出现了争夺王位的混乱,实力大大受损,虽然国土很大,但论战斗力应该是战国七雄里最弱的。>> 此时魏国实力达到巅峰,震惊天下,诸国都唯魏国马首是瞻。魏惠王首先就想拿秦国开刀,接连联合赵韩两国伐秦,史称“三晋伐秦”。>> 对手强大了,可秦嬴氏还是那个只知道一味打仗的“野蛮民族”,他们几百年来习惯了与外族对抗中直截了当的处理方式,还不没有意识到发展改革的重要性。所谓“自古知兵非好战”,真正军事强大的国家都不会是只知道打仗的国家。秦人不明白,魏国军队的强大在于他们背后改革带来的国家整体实力的上升,一味的和他们这样打下去,只有死路一条。>> 魏国以着名的将军为将,百战百胜,抢占了秦国的河西之地。河西之地指的是黄河以西,大概是现在的山西、宁夏、陕西一带。此期间秦魏之间打仗,秦国基本没有赢过,最大的成果就是有一次俘虏了魏国的大将公孙痤。>> 公孙痤的名字大家可能没有听过,可他有个门生却是大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就是卫鞅,后来被称为商君或者。>> 就在秦国最危难的时刻,他们的国土纵深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虽然一直在败退,一直在丢失土地,但始终没有亡国,甚至当全天下都联合起来想灭了秦国的时候,他们都没有亡国。>> 当时的山东六强(指崤山以东的六个大国:齐楚韩魏燕赵)经常会盟,可是从来都不带秦国,他们把秦国和夷狄当成是一类,根本不算在诸侯之列,只等着哪一天消灭之,然后分一杯羹。>> 秦人的顽强让他们挺过了这段艰难时期,有了国土纵深做保障,只要不亡国,终究会迎来英雄带领他们杀回去。>> 天佑秦国,英雄出现了。>> 公园前361年,年仅21岁的秦孝公嬴渠梁即位,开启了秦国六世图霸的篇章,为第七世的一统天下做好了铺垫。>> 接下来的故事很有名,大家都是知道的:秦孝公变法图强,颁布“求贤令”,吸引了来自敌国魏国的卫鞅。卫鞅在魏国不受重用,就跑到秦国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创立了一番不朽的功业,开始了着名的“商鞅变法”。>> 秦孝公与商鞅的变法只用了几十年间的时间,就让秦国的势力从七国末位一举跃居六国之上,让诸强尤其是魏国大跌眼镜,不但在几十年后重新抢回了河西之地,还一度兵围魏都安邑,报仇雪恨。>> 强大之后的秦国从栎阳迁都到咸阳,以新的角色出现在了战国时代。>> 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即位。这个人很有一套,为了稳住自己的君位,安抚在变法中利益受损的秦国贵胄,他将商鞅车裂处死给贵族报仇,可是贵族们真正痛恨的秦国新法却一点儿也不更改。>> “既然你们痛恨变法,我便把变法的人杀了,这下满意了吧?什么?还要变回去?那可不行。”>> 明眼人都知道新法是秦国强大的根本,只有守住了它秦国才能继续称雄。>> 秦惠文王正式称王,成为了秦国的第一个王,他面对鬼谷弟子的“合纵抗秦”之策不急不躁,任用另一名鬼谷门人为相,开始了反其道而行之的“连横”,打破了六国的联盟。>> 同时,他又启用了着名的司马错为将军,对六国软硬兼施,期间既有强硬的军事打击,又有柔软的外交压迫和欺骗,手段非常高明,不断的扩大秦国的领土,增强秦国的势力,与其相邻的赵韩魏楚都或多或少吃了亏。他还趁机灭掉了一直与外界交往不多的古蜀国,就是四川出土的三星堆文明所在地。>> 秦慧文王在位期间,秦国成为了实力远超六国的巨无霸式的国家。>> 说起司马错还有个可以提的有趣引申,差不多同一时期还有一个姓司马的名将叫司马穰jū,他几乎和、差不多,写的兵法《司马法》是军人的宝典,其中最着名的一句不单单指军事,也蕴含着很高深的政治思考,那就是:>>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这句话看起来简单,可历史上不知道有多少朝代和国家都犯在这上面。又何尝不是?穷兵黩武的秦始皇又好战又忘战,居然以为收集起天下的兵器就安全了。殊不知,真正要亡国的时候,木刀木枪也能叫你无法抵挡。>> 司马一家真是给中华民族出了不少好书,司马穰jū的《司马法》,太史公的《史记》,还有温公的《资治通鉴》,中间各自隔了成百上千年,也不知他们之间有没有血缘关系。>> 秦国的统一和战国时期连续出了好几个雄才大略的君王有关,秦孝公算第一个,秦惠文王算第二个,后来的秦昭襄王算第三个,秦始皇算第四个。当然这四个人不是连续在位的,期间也有或昏庸或无作为的秦王存在,但这些人都在位只个把年就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死了,秦国能统一天下和这点“运气”不无关系。>> 比如秦惠文王的儿子秦武王,他人倒也不是太糊涂,就是有一个爱好,喜欢比试勇力,自己也是个大力士。秦武王在位的第四年,魏国的太子来朝见他,他和手下的孟说在大殿上表演举鼎。>> 战国时的鼎大都是青铜做的,巨大无比,原来是用来煮饭做菜的器具,慢慢的演变成了权力和天下的象征,楚庄王在楚国强大的时候问周天子的鼎有多重,其意就是想染指中原图霸,于是便有了“问鼎中原”这个词。>> 身为最大诸侯国秦国的国王,秦武王一点儿也不讲究,为了和武士孟说争一口气,居然拼尽全力去举自己本来举起的鼎。>> 不是每个人都能和楚霸王一样“力能扛鼎”的,秦武王就在举鼎的时候用力过猛,居然一命呜呼,绝膑而亡。>> 武王死后,年轻的太子从燕国赶回来继承了王位,就是后来在位长达五十六年的秦国第三位雄才大略的君王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刚即位的时候还年轻,前半段时间国家大事都由母亲宣太后和舅舅穰侯魏冉把持,这样的情况一致持续到范雎出现。而范雎是战国时期秦国继商鞅、张仪后第三位来自他国的贤相。>> 说来也凑巧,秦国出了四个雄才大略君王的同时,也从别的国家先后吸引了四位辅佐君王争霸的贤相共襄大业,变法的商鞅算是第一个,“连横”的张仪算是第二个,“远交近攻”的范雎是第三个,后来助秦始皇统一的算第四个。这种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的态度让秦国大受脾益。>> 另外,如果算的勉强一些,还可以总结出来四个时期的名将(商鞅身兼将相两个角色),排成四个阶段秦国君王将相的“铁三角”,很有些意思,他们分别是:>> “秦孝公,商鞅,商鞅”;“秦惠文王,张仪,司马错”;“秦昭襄王,范雎,”;“秦始皇,李斯,”(蒙恬更大的功业在于对抗匈奴,不在与诸国争霸,就先不算了)。>> 说起范雎,他和商鞅、张仪一样,都是魏国人。>> 有时候我真的很好奇,魏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度,培养出了这么多优秀人才输送给其他国家,简直成了秦国的人才培训学校。对于这些人才来说,魏国绝对是非常好的成长锻炼的地方,因为这里给他们提供了“磨难”。>> 凡“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筋骨,劳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魏国就喜欢聚天下英才而折磨之,然后逼他们成长,最后去别的国家施展拳脚,反过来报仇。商鞅如此,范雎也是如此,都是在魏国饱受欺凌之后跑到秦国实现了抱负,然后打击魏国。>> 其实魏国也不光给秦国输送人才,同样经历的还有孙膑,在魏国被搞成残废以后跑到齐国,最后带着齐国的大军又是“”、又是“增兵减灶”,在马陵全歼魏国主力,斩杀他的师兄兼仇人庞涓,真是奇了。>> 简而言之,范雎对秦国的贡献有三条:>> 一是集权:范雎对秦昭襄王说:闻秦之有太后、穰侯、华阳、高陵、泾阳,不闻有王也。在他的建议下,秦昭襄王彻底拔掉了母后一家的势力,把秦国的权力掌握到了自己手上。>> 二是荐将:秦国之前的大将一直是穰侯魏冉,在秦王集权之后,范雎果断推荐了武安君白起为将。白起为秦国立下了呵呵战功,累计屠杀六国的军队近百万,几乎可以称为是战国第一刽子手,光和赵国的长平一战就活埋了四十万军队,使得赵国一时间在大街上都看不到男子,残忍之至。>> 三是远交近攻:范雎对抗六国的核心策略是“远交近攻”,可以算是张仪连横策略的延续,就是结交远的国家燕齐,而集中火力攻打韩魏等近的国家,分化六国的同时强大自己。>> 值得一提的是,范雎是秦国着名他国贤相中难得一个善终的,他急流勇退谓之知机,在白起被处死后意识到危险,果断放弃权力自保,这种般的大智慧是商鞅、张仪和李斯比不上的。>> 秦昭襄王当了五十六年秦王,在他的统治下,秦国又朝统一天下走了一大步。在他的晚年,秦人想要吞并天下的野心已经是尽人皆知了,他彻底灭掉了周天子,结束了周人几百年的傀儡统治,把象征天下的天子九鼎运进了秦国。(古时候礼仪很严格,只有天子才可以用九个鼎,所以取九个鼎其实就是向所有人说我要做天子。不过有个趣事,这九鼎有一个不慎掉入了泗水,所以其实秦人最终只运回来了八个。)>> 秦昭襄王死后,他的儿子秦孝文王即位,老爸活的太久了,所以孝文王即位的时候已经五十三岁,身体也不太好,过了一年就死了。于是,孝文王的儿子庄襄王即位。>> 说到庄襄王,那就又有故事了,那就是“奇货可居”的故事。>> 秦庄襄王,没有即位之前他的名字叫公子异人。>> 那个时候孝文王还没有即位,叫安国君。公子异人是安国君一个不太喜欢的妃子夏姬的儿子,所以从小被送到赵国当质子。质子是古时候东西方都流行的一种方式,在欧洲中世纪也有很多类似的现象,各个国家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让儿子去别国当人质好让对方放心。>> 秦昭襄王时期山东六国中最强大的是赵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军制,建立了当时中原最强大的骑兵,连秦国也要忌惮三分,派一个王孙去当质子也很正常。只可惜赵国与秦国的对抗也只是一时的,单单军事的强大毕竟不能持久,后来赵国的“沙丘之乱”和“长平之战”迅速让一个强国跌入谷底,再也爬不起来了。>> 吕不韦本是赵国的商人,他在见到公子异人后认为这是“奇货可居”:种植粮食的最多也就十倍收益(恐怕还没有),做珠宝生意的也就几十倍的收益,而把“君王”当做货物来投资只怕回报会是的。>> 其时秦赵交兵,公子异人在赵国混得非常凄惨,在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吕不韦出现了。吕不韦不但接济公子异人的生活,还洒下重金助其成为秦国的继承人。永远比锦上添花让人刻骨铭心,公子异人与吕不韦结下生死之交。>> 安国君最喜欢的妃子华阳夫人恰好没有子嗣。作为君王的妃子,不管如何受宠,如果没有子嗣支持迟早要落得一场空。何况秦昭襄王当了这么多年王,安国君当太子都当老了,已经快五十岁,只怕年岁不久。安国君若是一死,没有儿子的华阳夫人注定只有被其他妃子欺负的份,下场不会好,所以她急需一个儿子。>> 吕不韦看中了这个机会,花钱笼络华阳夫人让公子异人成为她的干儿子,既然双方都各有所需,这种联盟自是一拍即合。不久秦昭襄王去世,安国君即位为秦孝文王,他果然听了华阳夫人的话立公子异人为太子,只一年便又去世,公子异人正式即位,就是秦庄襄王。>> 在吕不韦的帮助下,几年的时间庄襄王就从一个流落异乡的质子变成了秦国的国王,他心存感激,封吕不韦为国相,号文信侯,享食十万户,同时还掌秦国之政。>> 吕不韦的投资终于收到了回报,他真可谓是风险投资行业的鼻祖。
本文链接:https://famous.a8z8.com/hanchaogushi/41209.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