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炎篡位是怎么回事 司马炎为何立白痴儿子当太子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晋朝,它最让人沉醉的是文学的兴盛,虽然这个时期如同历史上的三国五代十国一样战乱纷飞,丝毫没有阻挡文学的繁盛脚步。“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文学之花盛开于西晋这个朝代,给这个更迭动荡的年代增添了几分绮丽和浪漫的色彩。

西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炎,作为一个朝代的统治者,他能够横扫天下当上九五之尊,说明司马炎并非一介莽夫,何以?想当年曹操孙权刘备等人,哪个不是人中豪杰,曹操文武并重,刘备德才兼具,但是他们却没有一个人能够横扫天下,司马炎虽没有他们的德才,却也能一统天下,可见其能力不可小觑,可与操、备比肩。那么司马炎是怎么登上帝位的?

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篡位

司马炎是一个饱受争议的皇帝,《晋书》曾评价说:“帝宇量弘厚,造次必于仁恕;容纳谠正,未尝失色于人;明达善谋,能断大事,故得抚宁万国,绥静四方。承魏氏奢侈革弊之后,百姓思古之遗风,乃厉以恭俭,敦以寡欲。”而又有点文人点评他时,说他执政热衷于安逸享乐,以致荒淫无度,最后使得国家走向衰落。

司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字安世,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晋朝开国皇帝。司马懿之孙,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司马睿从父。265——290年在位,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史称晋武帝。司马炎为曹魏权臣司马昭的长子,曾出任中抚军,司马昭却有意让幼子司马攸继承王位,但在众臣的反对之下,司马炎于咸熙二年(265年)被封为晋王太子。同年八月,司马昭因中风猝死,享年55岁。司马炎继承父亲的相国职位和晋王爵位。咸熙二年十二月丙寅(266年2月8日),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即位为帝,定国号晋,改元泰始。

当然,司马炎他的皇帝的宝座来得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但却甚少人追究为何,因为司马氏家族作为北方士族代表,本就有士族集团支持 ,这是司马氏能够取代曹魏政权的核心,曹操出身并不是怎么好。加之,曹操当政的时候杀了很多士族名流,像杨彪、孔融,包括原先一直跟着他最后反对他的荀彧,所以司马炎能够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也无可厚非。

司马炎作为一个帝王他有荒淫无度之处,但从为政的角度讲,他又是一个好皇帝,他的治国才智相对曹操、司马懿并无不及。司马炎的文治武功都很出彩,司马炎代魏之后,雄心勃勃,“密有灭吴之计”,准备出兵灭吴,统一全国。历经四个多月,便夺取了灭吴战争的全部胜利。从此,东吴的全部郡、州、县,正式并入晋国版图。咸宁六年(280年),三国鼎立的局面完全结束了。晋武帝司马炎终于统一了全国,结束了长达近百年的分裂局面。同时,司马炎的文治水平也很高。一方面继续执行和平国策,一方面休养生息,推行仁义的《泰始律》爱护百姓,扩大生产。他下诏在全国释放奴婢,并组织起来代替士兵军屯,增强了国力。推崇节俭、对百姓仁慈,在国家统一后,他继承了司马昭优待蜀国君臣百姓的政策,也优待吴国君臣,并且提出对江东百姓免除二十年的赋役,得到百姓的拥护。司马氏仅仅五个宗室南渡能建立东晋,与江东百姓感激晋武帝有重要关系。司马炎虽骄奢淫逸,但却是真正的仁主,这样一个治国贤君,为何却立一个白痴当太子?

司马炎立白痴儿子当太子

东吴的衰亡始于孙权,因为他选了毛头小孩做接班人,无力掌舵,终使大船倾覆。晋武帝司马炎也没聪明到哪里,因为他选的太子司马衷是个头脑有问题的痴呆。为何会这样说,因为司马衷的确不是个聪明的孩子。一次,司马衷和一个谢才人生了个儿子叫司马遹,一次司马衷和儿子到晋武帝那里吃饭。吃了一半,司马衷突然问:这是哪里来的孩子?晋武帝说:这是你自己的儿子。后司马衷在宫中,听到侍从说有的地方没有粮食吃,饿死不少人。他很不理解地问:没有粮食吃,为什么不吃肉粥呢?看完这两个小故事,是不是对司马衷有了初步的认识?没错,司马衷就是个痴呆,司马炎这么聪明为何糊涂到要选择一个痴呆立为太子,原因何在?

说起来还与一个女人有关。杨艳是司马炎的皇后,她为司马炎生了三子三女,长子两岁就夭折了。司马衷是第二个儿子,按顺序立为太子。晋武帝想换太子时私下征求杨艳意见。杨艳坚持己见,认为规矩不能改。后37岁的杨艳病逝,弥留之际,杨艳担心武帝移情别恋后,儿子的位置保不住,向武帝推荐了自己的堂妹杨芷,苦苦哀求。武帝不忍心拒绝她,276年,立18岁的杨芷为皇后。生了一个儿子,但早夭。杨芷遵从姐姐嘱咐,也劝武帝不要轻易更换太子。

其次,司马昭的另一个儿子、自己的亲弟弟司马攸。司马攸被封为齐王,聪明仁慈,心胸宽广,声望极高。对司马炎来说也是个极大的隐患,立司马衷,法统上最正。一旦改立,就破了规矩,既然破了规矩,为什么不立齐王呢?司马炎只有咬牙坚持:不如不改。为了扫除障碍,张华被调到外地;齐王被逼出京,病死在半途。除此之外,还有种种的原因都让司马炎不得不立司马衷为太子。

本文链接:https://famous.a8z8.com/huangdigushi/49480.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