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吴后的太康年间,政治和社会都比较稳定,文人学士争着歌功颂德,作品盛极一时,后人称之为“太康文学”。代表人物有一左(左思)、二陆(陆机、陆云)、二潘(潘岳、潘云)、三张(张载、张协、张亢)。
平吴后的第三年,洛阳的人们争着买纸。原来是一个叫左思的人,写了一篇长达1万多字的《三都赋》,大家都说写得好,于是纷纷传抄。当时的纸张产量不大,再加上许多人买纸抄赋,引得纸张奇缺,纸价飞涨,纸商发财。
这就是著名的成语——“洛阳纸贵”的出处。
这左思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别看《王都赋》写得美轮美奂,辞藻壮丽华瞻,读来铿锵有声。但它的作者左思长得却是又怪又丑,并且是个结巴。
左思是山东临淄人,母亲早亡,父亲是个厅级干部。他小时候资质一般,虽然学过书法、音乐和兵法,但都没有什么成就。年龄稍长时,左思去了一趟附近古代齐国的都城,对于历史上国家的兴亡感触很深,回来后用了一年时间写了两篇《齐都赋》。
一篇文章用一年的时间,这个左思确实也够笨。但左思这篇文章赢得了亲友们的称赞,多年没听到过鼓励的左思很受鼓舞。于是想在《齐都赋》的经验基础上,再把前朝魏、蜀、吴三国都城的情况写成一篇《三都赋》。
后来,晋武帝听说左思的妹妹左芬是个举世无双的才女,便把她召进皇宫封为修仪,后来又进为贵人。左思因为这层关系,得以随迁京城,进了图书馆,当了一名 管理图书的秘书郎。这样,左思念就可以随心所欲地阅读有关这三个都城的资料了。在那个资讯不发达的年代,这些资料的可贵是不言而喻的。
花了整整十年,左思字斟句酌、心血耗尽,终于写成了《三都赋》。
《三都赋》是由《蜀都赋》、《吴都赋》、《魏都贼》三篇独立而又相关联的赋组成。赋中虚拟三个人物:东吴王孙、西蜀公子、魏国先生,通过他们相互之间的 诉说,描绘三个名都的面貌。赋中记述了大量当时三地的真实图景,“贝锦斐成,濯色江波”;“旁挺龙目,侧生荔枝(后世以‘侧生’为荔枝的别称即源于此), 布绿叶之萋萋,结朱实之离离”。可谓结构巧妙、文采华瞻。
《三都赋》问世之初,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于是左恩开始炒作,找到著名学者皇甫谧去品题。皇甫谧为《三都赋》作了序。又请著作郎张载为《魏都赋》作了注解,请中书郎刘逵为其他二都赋作了注解,请尚书郎卫权为《三都赋》作了《略解》。
这样一来,《三都赋》立刻蜚声文坛。司空张华读后赞叹说:“此赋完全可以同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西京赋》媲美。”张华位尊权重,他这么一说,原先看不懂、也不重视《三都赋》的豪家贵室们就开始竞相传抄了。
《三都赋》轰动一时,但其水平并不像当时人们所传言的那样震古烁今,形式上并没有摆脱辞藻堆砌、实则空洞的文人雅士的俗套,因此在文学史上的评价并不 高。就像一些诗词,立意上是“为赋新词强说愁”,都是个人的小情调、小感觉。用词上也互相沿袭“帘、钩、玉、暖”之类的套话,文青中互相吹捧一下尚可,但 对社会启蒙丝毫无用。
左思作为一个文人,以《三都赋》成名当世,但后代留传的作品却不是这篇长赋,而是他抒发自己既怀才不遇,又不愿攀附献媚的诗歌。
当时的门阀制度极严,出身寒微的人在仕途中往往受到压抑。晋武帝在选拔和使用人才方面,沿袭了曹丕时创立的“九品中正”法,把有才能的人分为九等,按这 个级别委派这些人做官,但评定等级、推荐官吏的大权,全都掌握在所谓的名门望族手中。因而评定等级的真正标准不是才能的大小,而是门第的高低。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刺史在没有离任的时候,早早提拔自己的儿子当了副将,副将们也以此类推。并且为避人耳目,各刺史、各将官之间还要互相串换,我提你的儿子,你提我的侄儿,真正有才的人呢,也不是不用,让他们给咱们的孩子当狗、当牛。
许多大臣看到了这个弊端,都向晋武帝指出过“九品中正制”对国家的危害。但晋武帝是靠世族大家的支持才一二台的,怎么能砍掉“九品中正”这个维护世族大家利益的用人方法呢?
左思,虽然父亲当过官员,妹妹还是晋武帝的贵人,但本来的门第实在低微,因此许多适合他的重要官职都没他的机会,后来的左思同皇室权贵们越来越疏远,最后悒悒不得志而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