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和他的大臣们
晋文公,姓姬,名重耳,为春秋五霸之中实力最强的一个,虽然齐恒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可是即使在齐恒公最强势的时侯跟鲁国的作战也是败多胜少,后来碰到强楚,竟然出动了八国联军还是无功而返,好在齐恒公的大臣管仲外交能力出众,利用外交让鲁国,楚国最后屈服了,为齐恒公谋得了霸主地位,但是齐恒公一死,齐国的霸主地位就失去了,但是晋文公却不一样,他的文治武功在当时的诸侯国中是最强大的,城濮之战彻底打败了强楚,至于鲁卫宋的小国更是以依附晋文公为荣,即使在晋文公死后,他留下的家业和政治基础足以令他的后代称霸一百年,晋文公17岁已经有贤名,为晋公子时已经有五贤士赵衰、狐偃、贾佗、先轸、魏武子辅佐他,后来因为丽姬之祸亡命江湖,逃亡的时候只带了这五贤士和十几个亲近随从,他四十二岁逃离晋国,在外漂泊二十年,回到晋国的时候已经六十二岁了,在平均寿命为五十岁的先秦时期可以说的上是长寿了,很有意思的是,他的那些良师益友个个都很高寿,姬重耳复国的时候,这些老家伙竟然大部分都还在世,只有一个贾佗落了单,在这么一大群有德之士的帮助下,晋文公竟然在短短的九年就建立了霸业,我们来看看这些与晋文公患难与共的不离不弃的老臣吧!
忠义重利之臣 狐偃咎犯,狐毛两兄弟
狐偃咎犯的父亲是狐突,原姓姬,后来因为封地在狐氏大戎,所以改姓大狐,狐图是晋国的大夫,他的女儿狐季姬,小戎子嫁给了晋献公,后来狐季姬生晋文公,小戎子生晋惠公,狐偃咎犯是他们两个人的亲舅舅,这个狐偃咎犯和他的哥哥狐毛后来一直跟随姬重耳,帮他作了很多重要的决定,第一件事情是选择了正确的逃难路线,丽姬之祸后他力主逃亡狄国,一来狄国是姬重耳的母亲国,而且靠近晋国,可以见机行事,这一点非常聪明和现实,因为晋献公很快就死了,晋国大乱,大臣相互攻杀,事情无法平定下来,只好到狄国来迎姬重耳回国,但是姬重耳考虑到晋国有公子却到外国来迎自己,害怕中圈套被杀,没有敢去,晋国大臣只好去迎回了另一个晋公子夷吾,这就是晋惠公,晋惠公借助秦国的力量回到了晋国,很快平定了晋国的形势,为了消灭隐患,他派出了刺客去谋杀姬重耳,狐偃咎犯看到晋国局势稳定了,再死守狄国的话复国希望小而风险大,于是建议去投奔当时最强大的齐国,果然齐恒公对姬重耳非常友好,给他金钱美女,齐女之美竟然让姬重耳意志消沉,产生了在齐国终老的糊涂念头,狐偃咎犯看不下去了,于是和赵衰合谋要逃往南方的强国楚国,于是赵衰和齐姜为主谋,狐偃咎犯和其它大臣为从犯把自己的主公姬重耳灌醉了,乘姬重耳酒醉未醒的时候逃离了齐国,结果姬重耳醒来之后发现上当了,拔矛要杀死舅舅,当然这是一幕君臣合演的好戏,并不能当真。后来晋惠公死后,他的儿子晋怀公为了打击姬重耳的臣子们,于是下令如果跟随姬重耳的臣子不回晋国的话就杀死他的家属,结果狐偃咎犯的父亲狐突说忠臣不事二主,拒绝执行命令而被晋怀公杀死,如果说其它的大臣是一个人在跟随姬重耳的话,那狐偃咎犯一家都在跟随姬重耳了,最后还搭上了自己老父亲的性命,真是牺牲巨大,这个评价功臣的标准被后人效仿,汉高祖刘邦也是因为萧何一家跟随自己的原因封他为第一功臣,这个狐偃咎犯老了也没有脱离狡猾的本质,他在姬重耳在回晋国的路上耍了一个小心眼,晋文公元年春天,秦军护送重耳到达黄河。咎犯说:“臣下跟随君上周游诸侯各国,过失已经很多了。臣下尚且自知,何况君上呢?请让我在此地分手离开吧。”重耳说:“倘若返回国都,有任何不与您同心同德的地方,就请河伯作证。”说完将玉璧投入黄河中,跟他立下了河伯之誓约。在功成之时就要身退,不愧是以退为进来显示功劳真是好计谋呀,也顺便考察了一下这个外甥是不是只能共患难,不能共富贵的君主,后来晋分三军的时候,狐偃咎犯被封为上将军,狐毛为副将,为六卿之首。也许是因为过于重利的遗传吧,他的儿子狐射姑后来跟赵衰之子赵盾争权夺利失败,彻底退出了晋国舞台。
智谋,德行第一之臣 赵衰
赵衰,即赵成子,他的父亲赵夙为晋献公的将军,他自己是晋献公的女婿,所以是姬重耳的姐夫或者妹夫,实际的年龄应该比姬重耳大不了几岁,如果说狐偃是姬重耳的长辈的话,那赵衰就是姬重耳的老师了,据说他在选择辅助谁的问题上开始是犹豫不决的,因为几个小舅子都很优秀,选择一方必然就会得罪另一方吧,好在赵衰是个智谋之臣,他想出了一个绝妙的方法,古代的聪明人总能很好的利用封建迷信的伎俩,他去占了一卦,然后出来说:“哎呀,上天让我选择了姬重耳,我不能违背天意,真是没有办法呀!”这样在姬重耳十七岁的时候,他就到了姬重耳的家里当起了他的老师。真实的原因不能为外人所知,只有说是上天安排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了。赵衰对这个小师弟非常爱护,在生活上非常照顾他,一路上帮姬重耳携带饭食,走散了也舍不得吃,一直留着给重耳,赵衰多智谋,并且很谦虚,多次让贤,不贪功,淡泊名位,被世人论为“冬日之暖阳”所以是德行第一的功臣,因为有高尚的道德修养,所以没有沉迷在逃难的颠沛流离之中,即使在姬重耳灰心失望的时候,他也用自己的德行来带领姬重耳走出困境,这种事情历史记载的有好几次,第一次是在姬重耳落难五鹿的的时候,掌管钱财的头须携款逃跑了,君臣一路上忍饥挨饿到要向野人乞讨的地步,乡下人哪有多余的食物,于是把土装在碗里送给他,重耳大怒,赵衰鼓励到:“好事呀,土块象征你不久会拥有土地呀,有土地就会有国家嘛,你应该拜谢才对!”这种啊Q精神在一个人落难低迷的时候还是很管用的,在这样的精神鼓励下他们到了齐国,结果获得了良好的接待,齐恒公还把年轻漂亮的齐贵族的女子送给他做妻子,好不容易过上好日子的姬重耳很快沉迷其中,后来又是赵衰出计策把姬重耳灌醉后带离了齐国,到了南方强大的楚国之后,姬重耳人穷志短,面对楚国的诸侯之礼仪惶恐不安,又是赵衰鼓励他:“您流亡在外十几年,连小国都轻视您,何况大国呢?如今楚作为大国而坚持如此款待您,您就不必谦让了,这是上天在保佑您啊。”姬重耳真是可造之才,后来楚成王索要报答的时候,这个未来的晋国君回答的很得体:“唯有退避三舍而已!”后来秦穆公因为对晋怀公不满,想帮助姬重耳复国又想多考察一下姬重耳的时候,又是赵衰唱起《黍苗》这首诗,表达了姬重耳急于复国的心情,后来秦穆公果然很快派兵帮助姬重耳取得了晋国,复国之后,又建议晋文公尊周室行霸业,在晋楚之战中推荐推举郤縠统领中军,郤臻为副将,自己仅仅作为一个出谋划策的中军之卿,后来他的儿子赵盾就没有这么客气了,他直接逼走了狐偃之子狐射姑,自己立了了晋国的新君,独霸晋国国政三十年。被狐射姑称为夏日之阳,性格非常猛烈。
刚烈,勇武之臣,足具帅才之先轸
先轸,又名原轸,出身不祥,当时的贤士基本都是贵族出身,否则很难成为公子的幕僚,但这个先轸也许出身平民,他在姬重耳十七岁的时候就成了晋公子的高级幕僚,他性情暴烈不驯,曾经因为晋襄公放跑了秦国败将而唾骂君主,耿直忠诚,不惜犯上,在晋文公的早期他并没有突出的表现,晋文公复国之后,面对强楚的压力,晋文公还有点害怕跟楚国作战,是先轸坚定了晋文公跟楚国作战的信心,先轸说:“报答施舍、奠定霸业,就在今朝了。”真是够勇武呀,后来他被封为下军的副将,但他实际上是晋楚城濮之战的第一功臣。那个时候的世人都说:“城濮之事,先轸之谋。”这一战实际也奠定了晋国的霸主地位,后来晋文公死后,秦穆公乘机来攻打晋国,大臣栾枝说要忍让,还是先轸主张狠狠的打击秦国,结果获得大胜,全歼了秦军,打出三晋士兵的风格!先轸在世之时,经常被狐偃咎犯的满口仁义所压制,直到狐偃咎犯死后,他才崛起,为中军主帅,主持国政,后来他的儿子子先且居继为中军元帅。
勇猛无谋之臣魏武子
魏武子,又名魏犨,他的父亲就是晋献公时代的毕万,晋献厘米两军之时,毕万受封右将军,经常随献公征战。所以说魏武子是将门虎子,应该跟重耳年纪差不多大,他本领高强,武艺出众,很年轻就博得了魏武子的美名,跟所有猛将一样,他勇猛有余而智慧不足,所以晋文公复国之后,他连下军副将都没有捞到,只是一个普通的晋国大夫,也许是有点抱怨吧,他在在晋曹之战中,明明知道晋文公下达了要保护恩人僖负羁一家的命令,却借口说:“劳之不图,报于何有”而攻伐了僖负羁,结果受伤,后来晋文公要杀他,于是派使者去刺探他的伤势,他急中生智,距跃三百、曲踊三百,晋文公看到他还能打,于是放过了他,杀了他的部将颠颉以严明纪律,也许是经过这次教训,他以后收敛了很多,专心教子,所以他的儿孙辈个个很有出息,最后还是他的重孙魏斯三分晋国也算是得到回报了。
豁达严厉之臣胥臣季子
胥臣,又名季子,后来晋楚之战时,官拜司空,所以又叫司空季子,他在重耳逃亡之末期才加入队伍,最早的记载是当重耳不想要秦穆公的女儿怀赢做妻子的时候,因为怀赢是晋怀公在秦国做人质时期的妻子,后来晋怀公偷偷的逃回了晋国,也就是等于休了怀赢,这么算起来秦穆公要晋文公娶他弟弟晋惠公儿子的妻子,这有点乱伦了,所以晋文公拒绝了这个要求,胥臣劝到:你现在连晋怀公的国家都要攻取了,何况是他的妻子呢?我们不能因为顾及虚假的名声而放弃复国的大业,更不能因为这个得罪了强大的秦国。
因为具有豁达的胸怀,所以胥臣在晋文公复国后被拜为晋国大夫,在晋文公作三军的时候,他被任命为掌管纪律的司空,从不讲私情,虽然是赵衰推荐他为司空的,可是赵衰的部下犯了错误,一样严厉处理,之后被任命为中军主帅,不计前嫌的推荐了罪臣郤芮的儿子郤缺,这个郤缺后来为下军主帅。
矫情之臣介子推
介子推是最早跟随晋文公逃亡的微臣之一,这个小人物本来注定了一辈子碌碌无为,可是他抓住机会好好表现了一把,创造了小人物也能显名声的典范,当时另一个奸诈小人头须携款潜逃,害得重耳一伙丧家之犬连吃饭都成了问题,可怜的重耳一直养尊处优惯了,在向野人乞讨食物不得之后,只有挖野菜填饱肚子,所谓的人穷志短,这个时候的重耳发出了象刘表一样的感叹,怎么好久都没有肉吃了呢?哈哈,介子推的机会总算来了,于是他割下了腿上的一块肉,混在野菜里煮给重耳吃。他的灵感估计来自于齐恒公的厨师易牙,那个杀子给齐恒公吃的易牙后来祸害了齐国,所以重耳当时估计是非常感动,可是我们的主人公并没有满足,后来重耳将要回国,大事就要成功了,第一功臣狐偃咎犯已经伸手去摘桃子的时候,他又抓住机会装清高了一把,说重耳现在能回国即位,完全是上天的安排,你这个狐偃咎犯却急不可待的邀功劳,真是无耻呀,我不屑与你为伍,于是偷偷的溜掉了。介子推本来就是一个服侍重耳的下臣,没有过人的才能,而且不爱惜身体献媚的人,未来还不知道会作出什么事情来呢?况且还有易牙这种人的前车之鉴呢,所以他的逃跑并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后来晋文公大赏功臣之时,就把这个隐退在绵山的介子推给忘了,这就是历史有名的辞官不言禄的故事了,本来发展到这里就是一段君臣佳话了,可惜介子推还没有表演完,他自命清高,不受封赏,又赋诗一首,“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桥死于中野。”邻居解张为介子推不平,夜里写了封书信挂到城门上。晋文公看到这首诗后,一看事情扩大化了,如果不处理好介子推的事情,要被人骂为忘恩负义,所以他急急忙忙的派人去绵山寻找介子推,结果没有找到,后来晋文公就在绵山中心区域修筑梯田,命为介山田,用来记录自己的过失和表彰善人。为了自己清高的名声而陷主公于不义,不能称为良臣,倒是后来的贱臣壶叔比较实在,他直接找晋文公说:“国君三次论功行赏,赏赐都没有惠及臣
下,冒昧前来请罪。”晋文公回答说:“那能用仁义来引导我前进,用德行贤惠来防范我过失的,这类人授于上等赏赐。用实际行动来辅佐我,最终取得成功的,这种人授于次一等的赏赐。敢冒流矢飞石的危险,立下汗马功劳的,这类人授于再次一等的赏赐。至于用苦力事奉我而不能补救我过失缺陷的,这类人授于更次一等的赏赐。三次赏赐之后,本来就将轮到你。”晋文公不愧为当世明君呀,把自己的属下看得这么清楚。根据他的这个标准,我们可以很清晰的把狐偃咎犯,狐毛,赵衰定为上等,而先轸,胥臣定为中等,魏武子为下等,介子
推为下下等,这也是晋国六卿最早的版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