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魏延和杨仪悲情的结局

易中天先生在著作《品三国》中认为,魏延的死是和杨仪的私愤有关,笔者也赞成这种观点,《三国志・魏延传》中有记载,魏延据南谷口,攻击杨仪的部队时,派大将王平抵挡,王平说:“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就是说丞相病故了,尸骨未寒,你们这些人怎么这样呢?王平的话说得很有道理啊,诸葛亮刚刚死,你们就要起内讧,你们就要夺权,有点类似宫廷争夺皇位一样。王平说完这番话,魏延的士兵知道错误在魏延,不给他卖命,都跑了。

魏延还是很单纯,现在身边就只有他和他的几个儿子了,他依然往汉中方向跑,这足以证明他不想谋反,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出,王平没有乘机派兵追杀他,说明王平是不想杀魏延的,谁想杀魏延?杨仪派王平去抵挡魏延,没有做掉魏延,杨仪又派马岱去把魏延给追杀了,归根结底,想杀魏延的人是杨仪,并非是诸葛亮。此时的杨仪,相当于是行使的诸葛亮的权力,他可以说这是诸葛亮让他这么做的,而且魏延做的这些事情有悖常理,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连刘禅都不相信魏延,谁还相信他呢?刘禅蒋琬率领宿卫营奔汉中,还没有到,就听说魏延被杨仪杀了。也许蒋琬即使赶到的话,魏延还不至于这个结局,即使刘禅要杀魏延,按照蒋琬宽以待人的性格特征,也会上书后主,认为魏延北伐功勋卓著,最多削去爵位,贬为庶民而已。魏延的死,只怪自己平时的为人处世太差了,不说刻意去讨好每个人,那也用不着每个人都来吹嘘自己了不起,魏延孤芳自赏,是没有人愿意和这样的人打交道,所以这也不能单纯的怪杨仪,杨仪也有自己的性格,有独特的书生脾气,不过最后杨仪的结局也是很悲惨的。

杨仪把军队安全带回蜀汉,自认为平定了魏延叛变,功劳很大,可以代替诸葛亮辅佐朝政,然而诸葛亮却将大事交给了蒋琬,仅被封为中军师,这个时候杨仪的官位才和生前的魏延对等,魏延是前军师,不过魏延还假节。为什么诸葛亮要将后事托付给蒋琬呢?个人认为就是因为蒋琬做事很大度,在《三国志・蒋琬传》中有明确的记载,诸葛亮认为杨仪性格狷狭,意在蒋琬,可以看出,杨仪和魏延原来是一路人,都因性格缺陷造成最后的悲剧。杨仪觉得自己年宦长于蒋琬,才能又超过蒋琬,为什么上天对他这么不公平?这是杨仪自己想的,魏延也这么想,他的才能比杨仪的好,为什么诸葛亮要将军队交给杨仪呢?

当时的人都害怕杨仪乱说话,没有人敢和他在一起,只有费t去安慰他,杨仪对费t的到来很感动啊!杨仪就和费t交心,喝一点小酒,可能是喝多了,对费t说:“当初丞相病亡的时候,我把整个军队都交给魏延,怎么可能像今天这么孤独呢?”从当时的情况来看,魏延已经定性为谋反了,杨仪还说这样的话,费t怎么办呢?费t只有向后主密奏,没办法啊!如果不如实说,那么费t不就和杨仪是一党的了吗?本来费t只是好心来安慰杨仪的,如果以后追究起来,费t不就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吗?杨仪被削为庶民,迁徙到汉嘉郡。从这里看出,很可能魏延也不会被刘禅所杀,他和杨仪都是有功勋的人,魏延也很可能只会被削为庶民而已。

杨仪到了汉嘉郡,还是不老实,这一点跟魏延非常的像,李严被削为庶民之后,老实许多。杨仪继续上书非议朝政,被关进了监狱,杨仪觉得自己的人生没有出路了,自杀而死,他的老婆和子女回到了蜀中。

晚清名臣左宗棠年轻的时候脾气很大,经常因为一件小事就大吵大闹,而当他成为一方大员的时候,脾气越来越小了,别人问他这是为什么,他说:“穷困潦倒之时,不被人欺;飞黄腾达之日,不被人嫉。”想起杨仪和魏延的结局,虽然说这是他们自己的性格缺陷造成的,其实更是他们的贪欲造成的,对于本来就缺乏人才的蜀汉来说,这就是蜀汉王朝的悲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链接:https://famous.a8z8.com/lishigushi/30901.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