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不是刘备心腹 所以得不到重用?

民间把“关张赵马黄”称为蜀汉的“五虎上将”,《三国志》也把他们五人合为一传,但也有人认为这里面应该剔除赵云,原因是“刘备并不喜欢他”,在刘备生前“赵云的地位也不高”,没有资格并列,有著名学者为此提出了“四虎上将”的新说法。

有类似看法的人还不在少数,那么真相究竟如何呢?

一:早年跟刘备是同事

赵云是冀州刺史部常山国真定县人,即今石家庄一带。《云别传》说他长得高大挺拔、仪表堂堂。常山国属冀州刺史部,汉末争雄时属袁绍的势力范围,但当地有一部分人不满袁绍,他们聚集起来投奔袁绍的对手公孙瓒,这些人推举赵云为首领。

从这个记载可以看出两件事:一是赵云在当地深得民望,所以大家才推举他;二是赵云此时应该没有什么官方职务,如果有,应该是袁绍任命的,但史书没有提到过。

赵云率众人来投,公孙瓒很高兴,跟赵云开玩笑道:“听说你们家乡的人都投靠了袁氏,你怎么偏偏回心转意跑到这里来呢?”赵云回答:“天下,也没人知道谁对谁错,只知道老百姓正忍受倒悬之难。我们那里的老百姓都议论,看谁能施行仁政,倒不是对袁公有成见而私心于您。”从这些话里可以看出赵云挺有个性,不挑领导喜欢的话说。

之后赵云担任什么职务不详,在此前后刘备也带着关羽张飞等人投靠公孙瓒,赵云与他们是同事关系,互相接触后双方印象特别好,《云别传》说“得深自结托”。

根据《三国志》记载,公孙瓒派刘备随田楷到青州发展,并派赵云协助刘备,统领刘备手下的骑兵,称赵云此时在刘备手下“主骑”,有人把它理解是个职务,相当于刘备的卫队长,但考虑到刘备此时还只是公孙瓒手下的“别部司马”,即独立团团长,这种理解略显牵强。

关羽张飞这时的职务也不详,刘备是个团长的话,他们大概也只是营长、连长的角色,与“主骑”赵云差别不大。

二:被关羽张飞拉开距离

可惜没多久赵云就走了,《云别传》说赵云的哥哥这时突然去世,赵云向公孙瓒请了假,回常山国老家奔丧。

常山国那时已完全控制在袁绍手中,赵云此去还能不能回来难以预料,刘备依依不舍,与赵云“捉手而别”,赵云也深为感动,告诉刘备“我永远不会忘记您的恩德”。

二人虽然是同事,但赵云已经把刘备视为上级了。此后赵云回家乡真定县料理兄长的丧事,此后多年里便没了消息。刘备率关羽、张飞转战徐州,因偶然的机缘刘备突然当上了徐州刺史,地位骤增,关羽、张飞的职务也随之提高,关羽甚至代理过郡太守。

后来刘备投靠曹操曹操以朝廷的名义正式任命刘备为左将军,相当于大军区司令;任命关羽为偏将军,相当于副军长;任命张飞为中郎将,相当于师长。

之后刘备与曹操闹翻,转去冀州投靠了袁绍,一直在冀州老家的赵云听说刘备来了,立即动身前来相见。《云别传》记载他们重逢的地点是袁绍的大本营邺县。

见面后刘备特别高兴,一刻都舍不得离开赵云,特别怕他再走,刘备“与云同床眠卧”。

三:执行过秘密任务

当时袁绍和曹操正准备决战,刘备的处境很糟糕,甚至很危险,如果曹操获胜,刘备自然有麻烦,但如果袁绍获胜,刘备一样日子不好过。

因为袁绍这个人很贼,表面尊你敬你,但不给你一兵一卒,还暗中监视和提防,所以刘备不得不为自己早做准备。

刘备交给赵云一项任务,让他召募人马,刘备的队伍已被打散,手下没有多少人,但如果刘备自己出面募兵,袁绍必然会有警觉和疑虑,赵云是个新人,目标不大,悄悄做这项工作很合适。

赵云做得很好,没用多长时间就召募到几百人,赵云私下告诉他们是刘备将军在召人,这些人“皆称刘左将军部曲”。也许是赵云保密工作做得好,也许是袁绍太忙顾不过来,袁绍对这些事一概不知。

刘备在袁绍那里呆的时间不长,但已切实感受到了袁绍集团内部的紧张气氛,派系林立,兄弟不和,勾心斗角,互相拆台,四周都是挖坑的人,哪天一不小心就得掉进陷阱里,这样恶劣的生存环境,还不如当初的许县。

赵云的努力果然发挥了重要作用,刘备后来找了个机会脱离袁绍向汝南郡发展,从而避免了与袁军在官渡前线一同覆灭的命运,而之所以能成功地千里转战,与赵云临时募来的人马不无关系。

赵云此时在刘备手下担任何职不详,刘备已与曹操彻底决裂,朝廷不可能再授给赵云职务,当时又忙又紧张,刘备大概也没精力考虑赵云的职务问题,与偏将军关羽和中郎将张飞相比,赵云被拉开了很大的距离。

四:得到刘备的绝对信任

让赵云大放异彩的是长坂坡之战,此战是刘备与曹操本人第三次在战场上直接交锋,刘备败得一塌糊涂。

混战中,刘备找不到了妻子甘氏和两岁的儿子阿斗,《三国志》的说法是“先主弃妻子”。最后刘备与诸葛亮、张飞等数十骑冲出曹军的包围圈,曹操把随同刘备一同南下的十多万官民百姓以及辎重等全部俘获。

刘备脱险后清点人数,发现诸葛亮、张飞都在,老婆孩子不在,赵云也不在。《云别传》记载,刘备身边有人说赵云已经投降曹操了,刘备听了很生气,用手戟敲打说话的那个人:“子龙绝不会弃我而去!”

赵云确实很英勇,他拼命保护甘氏和刘禅,当时刘备已经往南跑了,赵云抱着刘禅,保护着甘氏,居然杀出重围,最后免于一难。

赵云回来后,刘备大为高兴,《三国志》说刘备临阵将赵云“迁牙门将军”,也就是拔此前可能是团长、也可能只是营长的赵云为军长。

关羽这时是副军长,张飞是师长,如果按照《三国志》的说法,赵云连升N级,已经后来居上,但其实这是史书的一个误记。

从字面上看牙门将军属杂号将军,比偏将、裨将要高,但考察一下史书的记载,赤壁之战后赵云被任命为桂阳郡太守,那时他才被提拔为偏将,也就是副军长,明显存在矛盾。

所以此处“牙门将军”应该多了一个字,应为“牙门将”。古代君王、将帅的大旗旗杆常以象牙作饰物,故其大旗常被称为“牙旗”,其营门也称“牙门”,到南北朝时,“牙门”从军队用到了地方上,后来演变出“衙门”一词。“牙门将”就是守营门之将,并非拥有将军的军衔。

五:为何低于“四虎将军”

赤壁之战后刘备在荆州站稳了脚,派诸葛亮、赵云等人收服江南各郡,各郡收服后,刘备提拔赵云为偏将,以副军长的身份兼任桂阳郡太守,此时关羽、张飞已升任将军。

《云别传》记载,桂阳郡原太守赵范投降后一心巴结赵云,他的嫂子樊氏“有国色”,而他哥哥已死,嫂子寡居。赵范想把嫂子嫁给赵云,被赵云拒绝。

赵云不想伤赵范的面子,推辞道:“我和你同姓,你的兄长就好比我的兄长一样,怎能娶兄嫂?”有人劝赵云接受,赵云说:“赵范是被迫投降的,心里怎么想还不知道。天下女子多得是,不必着急。”

赵云这个人,看来很有头脑,因为后来赵范果然逃亡了。

《云别传》记载,刘备率兵入川前特意任命赵云为留营司马,类似后方警备司令,让他协助诸葛亮负责大本营的日常事务。史书认为,刘备之所以做出这项安排,考虑的是他走之后还有一件麻烦事,那就是他的新夫人。

刘备刚娶了孙权的妹妹,这个孙妹妹一向无法无天,刘备在时尚骄横不法,如果刘备不在跟前,恐怕没人能够约束,还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事来,刘备认为赵云平时比较威严,“必能整齐,特任掌内事”。幸亏这项任命,后来孙妹妹想私自把刘禅带往江东,被赵云拦江夺回。

刘备占领益州后,关羽、张飞二人军职仍为将军,诸葛亮被提升为军师将军,赵云被提升为翊军将军,黄忠被提升为讨虏将军,魏延被提升为牙门将军。

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罕见的情况:刘备手下几位重要人物的军职都一样,但一样归一样,背后的资历却大不相同。

刘备大赏群下,出手十分阔绰,有人还向刘备建议,说成都城里还有不少官家的房产地产,城外还有许多公家的园地桑田等,不如把这些也分赐给诸将。这样的提议一般都会受到大家的强烈欢迎,谁反对谁就是跟大家过不去,赵云不管这些,表示反对,后来刘备采纳了赵云的建议。

刘备汉中称王后任命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这里面独少赵云,于是成为“赵云不是刘备心腹”的重要证据之一。

其实,从以上历史回顾中可以看出,虽然刘备占领成都后,赵云在职务上一度追上了关羽、张飞等人,但从资历上看他还差得远,无法并列是正常的。

至于马超,早已是天下知名的宿将,在军界的资历远超关、张;黄忠则有定军山之战的首功,与他们并列也是正常的。

本文链接:https://famous.a8z8.com/lishigushi/30916.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