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演义中,写诸葛亮之智可谓冠绝古今,草船借箭是一个高潮。那草船借箭何以能够成功,世人多理解成诸葛军师神机妙算,其实不然。
任何一件事要成功,都是主观、客观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而成。诸葛亮最高明的地方,并非料定那一天有大雾,而是准确的抓住了敌方主帅曹操的心思,从而做出了最正确的判断。
借箭成功,表面上的原因是因为诸葛亮算定那天有大雾天气,曹军不敢出兵。
当诸葛亮来到曹军水寨附近,擂鼓呐喊。鲁肃吃了一惊,此时诸葛亮不过是六百来人,二十条小船,如果曹军出动,后果不堪设想。可是诸葛亮说:“吾料曹操于重雾中必不敢出。吾等只顾酌酒取乐,待雾散便回。”而曹操收到消息,果然说:“重雾迷江,彼军忽至,必有埋伏,切不可轻动。可拨水军弓弩手乱箭射之。”有大雾天气,这个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曹军不敢轻举妄动。
后文鲁肃问起诸葛亮为何知道今天就有大雾,诸葛亮很神气的说:“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亮于三日前已算定今日有大雾,因此敢任三日之限”。在三国时期,人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关于天气的知识,古代也确实有一些简单的识别天气的谚语,可要说诸葛亮预测天气比现在的气象台还准,我是不敢相信。
其实,曹操为何不敢出兵?仔细品味“重雾迷江,彼军忽至,必有埋伏”这句话,有大雾只是一个环境因素,曹操是担心在大雾之中,孙刘联军一定会有埋伏?那是什么让曹操如此多疑?
确实曹操多疑不假,但曹操对事情的判断大部分时间还是非常准确的。多疑很多时候是曹操综合考虑的结果。那什么才是曹操不敢出兵的真正原因呢?是因为周瑜。
在不久之前,在三江口,周瑜让曹操见识了一下江东水军的强大实力。曹操派遣使者送来书信给周瑜,周瑜竟然看也不看,直接把使者斩杀,把曹操气得半死。于是,大怒之中的曹操命令荆州水军降将蔡瑁、张允等人率领水军来到三江口,东吴水军不但没有躲避,竟然还正面迎敌。甘宁射死蔡瑁之弟,大败曹军。战后曹操很生气,以为我众敌寡,竟然战败,实在是奇耻大辱。蔡瑁就解释说,江东虽然兵少,但是精通水战,荆州水军很久没有操练,曹操带来的中原兵马站在船上都会吐个不停,更谈不上什么战斗力了。于是,蔡瑁建议,在江边设立水寨,和旱寨相通,加紧操练水军。
周瑜三江口大胜,让曹操胆寒,一旦水军正面交战,即便自己人多,也占不到什么便宜,这是曹军不敢贸然出兵的一个重要原因。
之后,周瑜听闻曹军设立水寨,很不放心,决心夜探敌营。正在偷看的时候,曹军发觉,于是曹军下令放纵士兵下船抓人。周瑜远远看到水寨中旗帜飘动,就让士兵一起划船撤退,等到曹军船只出动时,周瑜已经远走了十多里。
周瑜确实曾经夜探曹营,了解曹营布局,这是曹操怀疑孙刘联军可能有埋伏的第二个原因。
而之后,群英会蒋干中计,周瑜借蒋干的手,杀掉了曹营最擅长水战的荆州降将蔡瑁、张允,曹操不得不让毛d、于禁两位旱鸭子来率领水军。此时原荆州水军正处于人心惶惶,军心混乱的非常时期,毛d、于禁要弹压住局面已经非常不错,要说形成合力,甚至让荆州水军发挥强大的战斗力,那就是一句空话了。
荆州水军临阵换将,军心不稳,战斗力大大下降,是曹操不出兵的第三个原因。
而曹操大军一共三五十万人马,前后命令传达往往需要很长时间。当初追击周瑜失败,军令传达延迟就是一个重要因素。当天快亮的时候,大雾渐渐散去,前军已经可以看到诸葛亮不过就是一二十只小船,曹军立刻上报,但是曹军军制森严,层层级级上报,等到曹操知道然后再下令追击,诸葛亮已经走了二十多里了。
也就是说,天气原因只是一个环境因素,就算是那天没有大雾,夜色朦胧中曹军也必不敢出击。有周瑜三江口大胜、,周瑜夜探水寨了解虚实在前,加上周瑜妙计斩杀曹军水军最出色的将领蔡瑁、张允,曹操怎么敢下令出击。而大雾渐散的时候,曹军的庞大臃肿,又导致无法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这些都使得草船借箭最终能够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