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公元1405年7月11日),明朝直隶地区的刘家港(江苏省苏州太仓市东浏河镇)密密麻麻停靠着数不清的"巨舰",港口外围挤满了围观的人群,他们七嘴八舌,一会儿讨论这船有多大,一会儿又有人说这船上带了不少的宝贝,也有人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统帅能够率领这样一支船队扬帆起航。
突然在卫士的簇拥下,一名身材高大的官员阔步走来,这就是本次船队的正使,果然是长得一表人才。只是好像有什么不对劲,原来这位人到中年的正使竟然没有胡子,他竟然是一个太监。一个太监哪里有资格去代表大明出使呢?
一、从大太监到航海王
当然有,因为郑和可不是一般的太监。他是朱棣的贴身太监,靖难之役中又立下战功。对了他本来是姓"马"的,因为立功才被朱棣赐姓"郑"。朱棣当了皇帝以后,郑和升任内官监太监,地位自然也就水涨船高,可谓是永乐朝的一号太监了,后来《明史"宦官传》记录的第一个太监就是郑和。
等等好像有什么不对,某本书里面不是说最高太监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吗?是这样的,朱元璋在的时候规定"宦官一律不得干政",所以他老人家在的时候所有太监都只是帮皇帝打杂的,想干政门都没有。
直到朱棣篡上位后老担心手下人不服,这才开始重用宦官。但毕竟明成祖一代雄主,不像后来的皇帝那么懒,重大事项都得亲自过目,所以那时候的司礼监远没有后来的权势滔天。因此永乐一朝如何比较宦官手上的权力大小,关键看皇帝的信任,内官监主要负责皇室的工程建设,绝对的肥差,可见郑和地位之高。
但只是因为地位高,下西洋这么大个事朱棣为什么会派一个太监去,难道大明就没人才了吗?其实还是上面提到过的那个原因,朱棣篡位以后对手下大臣极为不信任。文臣也好、武将也罢,他们跟皇帝都只是君臣关系,按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领导和下级的关系。甭说你立了多大功劳,对朝廷有多忠心,在皇帝的眼里,你终究还是个外人。虽然皇帝嘴上说信任你,可说到底还是有道坎儿。
但宦官就不一样了。首先,宦官跟皇帝是主仆关系。所以文臣武将再能干、再忠心,也比不过天天同皇帝打交道,二十四小时伺候皇帝饮食起居的宦官跟皇帝亲密贴心。况且据说郑和下西洋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寻找建文帝,要是派一个大臣去,万一到时候反水了,带领全部船队归降建文帝,在海外占地为王,瞅准时机再打回来,那朱棣可受不了,所以比来比去还是太监可靠。
其实郑和并不是一个特例,永乐帝一朝特别喜欢任用太监。朱棣派去西藏出使的是藏族太监侯显,派去东北宣示主权的是女真太监亦失哈,修建北京故宫的是安南太监阮安,所以朱棣这个人的爱好就是发现并使用太监里面的人才。当然这些太监中名气最大的还是我们郑和大太监。
说起郑和下西洋其实还蛮可惜的,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年事已高、体弱多病的郑和在返航途中病逝于古里(今印度西南部)。60多年后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也抵达古里,此后几百年英国、法国等国纷至沓来,印度逐渐沦为西方殖民地,打通印度,为西方的资本主义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相比于西方,郑和来的早、次数多,但大明的这个资本主义始终就是萌芽,萌到最后还是芽。
说到这有人就要跳出来解释了,西方是靠掠夺完成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而我们的郑和率领的是一支"和平使团",西方殖民者对所到之地实行"三光政策",而郑和的船队不光不贪人家东西,还在海外到处大撒币,所以这个资本主义发展不起来是有原因的。事实果是如此吗?
二、老乡别害怕,我们是来"和平贸易"的
据说郑和下西洋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宣扬国威,朱棣登基后觉得家大业大,要向海外诸国嘚瑟一下。既然这样那就要给郑和配上最好的装配,让海外那些不开眼的小国看看什么是天朝上国。
以下是郑和船队的配置:宝船长一百五十多米,宽六十多米,比今天一个足球场还大,郑和的船队里面这样的船大概有几十艘,供郑和船队的指挥人员、使团人员及外国使节乘座。同时,用它来装运宝物,有明朝皇帝赏赐给西洋各国的礼品、物品,也有西洋各国进贡明朝皇帝的贡品、珍品,还有郑和船队在海外通过贸易交换得来的物品。
然而宝船还只是郑和船队的主体部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它种类的船只,有的用于运粮,有的用于作战,有的用于居住,甚至还有专门用来运马的船,各类船只大大小小加起来两百多艘,宛如今天美国的航母编队。
那这么大的船队得多少人才能操作起来啊,这个问题郑和船队里面有一位叫做马欢的翻译官可以回答。马欢曾多次跟随郑和出海,后来在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他将自己在下西洋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写成一本《瀛涯胜览》。据这本书记载,郑和每次下西洋携带的人员多达两万七千多人,其中光军队就有两万六。这是个什么概念,这么说吧400年后鸦片战争的时候,世界第一工业强国英国够牛了吧,那么强大的工业实力几个月也就送过来四千军队,跟郑和一比,小巫见大巫。
浩浩荡荡这么多人下西洋,能把海外小国吓死,要知道郑和去的很多国家总人口加起来都没两三万,哪见过这么多天兵天将啊。到这有人就又要解释了,带这么多人主要是为了防范海盗,海上海盗可猖狂了,吃人不吐骨头。
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不绝对。因为郑和船队碰到势力最大的海盗是马六甲一带的陈祖义。陈祖义是广东潮州人,洪武年间下南洋,曾盘踞在马六甲一带为祸十余年,是当地赫赫有名的海盗王,这样一个海盗王势力得有多强呢?据说鼎盛时期手下有万把来人,最大的船只还没郑和最小的船长,所以后来当他遇到郑和的时候,轻而易举就被郑和押送回国内处死。
那郑和带领这么多人这么多人究竟是干嘛的,我要说是做生意,听到的人都会认为是开玩笑吧,其实还真的是为了做生意。很多人认为明朝朝贡贸易是散财赚面子输里子,这其实是种误读。如果大明皇帝是坐在家里等海外番邦来进贡,然后加倍回礼,那赔本赚吆喝的指责还有点在理,但是现在郑和走出去了,情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举几个例子啊,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郑和的使团在古里进行了一次涉及众多货物的巨大交易,一次性购买了"各色奇货异宝及麒麟(长颈鹿)、狮子、驼鸡等物",也就是当地的金银珠宝和特产,并且这次交易不属于赏赐性贸易。
因为如果属于赏赐性贸易,史书一定会大书其书所赏赐的东西,但是史书并没有提及明朝赏赐这一环,仅用了一个"买"字,这就表明此次贸易属于正常交易,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
除此之外,郑和每次出航还会买一些香料回国,比如占城国出产一种伽篮香,号称除占城国外"天下再无出处,价甚贵,以银对换"。既然全天下只有这里有,那么郑和每次经过占城都会将当地所产的伽篮香全部购买一空,甚至连当地王室都没得用了,并且由于买的多,郑和的船队还经常跟当地压价,怎么看都不像是厚往薄来。
说了这么多都没谈到军队,那军队到底有什么用啊,军队的作用就是保证郑和船队的正常贸易,因为毕竟在人家的地盘上,人少了镇不住场子,别人坐地起价怎么办。
当然这还不是军队贸易的最主要功能,大头还在后面。南洋的九州山(今马来西亚境内)一带盛产沉香,要知道在沉香在大明可是个好东西,但是每次郑和都买不了多少。倒不是当地土著不卖,实在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当地居民技术落后,坐守金山银山却只能望山兴叹,根本采不到生长在深山老林里的沉香。
所以郑和每次来这里都会发扬人道主义精神,派大批官兵去山里面采沉香,每次都是收获颇丰,采到的都是当地人都没见过的上好沉香,至于采了之后给不给钱,书上没说,毕竟凭本事采的沉香为啥要给钱。
而在苏门答腊时,郑和也曾帮当地人开采硫磺,并用丝绸、瓷器与当地酋长交换,酋长看到大明的丝绸、瓷器都高兴坏了,说句实话,丝绸和瓷器在明清时期的产量是极大的,其对于航程中途经的国家虽然是稀罕物,但是对于大明来说则不一定是稀罕物,并且其所交换的东西如沉香等,在大明的价格绝对要高于瓷器和丝绸。
其实根据史书的蛛丝马迹,郑和下西洋是挣了钱的,而且还不少,因此皇帝才会一而再再而三派遣郑和下西洋。说到这里,最关键的问题也出现了,郑和下西洋赚的钱都去哪儿了呢?或许一则考古消息可以告诉我们答案,2001 年在湖北省钟祥市梁庄王朱瞻垍(明仁宗朱高炽第九子)墓中发现了一块金锭,上面刻有:"永乐十七年四月□日西洋等处买到八成色金壹锭伍拾两重"铭文。
从金锭上面的铭文就可知,这块金锭就是郑和下西洋所带回来的宝物之一。除此之外,墓葬中的随葬品还包括红宝石、蓝宝石、石英猫眼等名贵宝石,而这些宝石的产地均来自东南亚。
梁庄王墓的发掘就给我们揭示了这样的一个事实,郑和下西洋所携带回来的大批宝物和金银珠宝首先并没有归入国库,也没有投入市场流通,而是全部流入了内库,流入了皇室宗亲的口袋里。皇室宗亲用这些东西来满足自己的奢侈需要,甚至当时宫中的宦官和宫女也以得到一件来自西洋的宝物为荣。
满足了皇室的需要之外,郑和下西洋所带回来的货物才会投入到市场之中,进行交易,并且投入的量应该还不少,乃至于有部分商人甚至靠倒买倒卖这些商品发家致富了。
在这里还有一个大胆的猜测,就是朱棣在位时期所进行的大型活动,如征伐蒙古、迁都、编纂《永乐大典》等等似乎背后都有郑和下西洋所带来的金银宝物的支持。要知道当时明朝应当还属于恢复元气的阶段,而朱棣的这些大工程竟然没能引起社会的巨大动荡(小的还是有的),或许正是郑和下西洋使得大明的内库充盈了起来,朱棣看着自己那充盈的内库,腰板儿也直了,也有信心搞一些大动作了。
这样看来郑和下西洋利国利民啊,皇室从海外获得珍宝满足了享受,就不会去搜刮百姓了,多出来的钱还能上马大型工程、军事行动,可谓一举两得啊,但这么好的下西洋怎么就突然停了呢?
三、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郑和下西洋虽说是赚了很多银子,但钱全进了皇帝腰包,要说皇帝派船队出去挣点钱也没啥说的,但问题是造船的钱是让国库来买单的。于是永乐朝就形成了这样有意思的循环:国库出钱郑和出海贸易往来皇帝挣钱贴补国用。
在官僚集团看来,这是亏了国库肥了皇帝一个人,国库亏损国家财政就得出问题,虽然皇帝能自掏腰包补足亏空,但是总觉得哪里怪怪的,因此道貌岸然的官僚集团当然不能答应下西洋继续下去。
之所以说官僚集团道貌岸然当然是因为他们也不干净,叫停下西洋也是有私心的。事实上朱元璋时代虽然实行海禁,但是海外贸易禁是禁不掉的,那就只能走私,所以到永乐年间的时候东南沿海已经形成了很多华人为主的海盗贸易集团,比如上文提到的陈祖义。
海盗集团进行走私贸易毕竟见不得光,走私来的货物怎么处理,这就少不了东南地区的官僚集团帮助销账。逐渐就形成了海盗官僚集团,这种奇怪又合理的黑色渠道。然而郑和的横空出世打碎了这一切,国家队一出手,这些个人势力无论在武力还是具备的商品财货方面都完全无法与皇家政府的代表相竞争,而且最要命的是郑和的行为是合法的,而他们的地下贸易是违法的,这就连堂堂正正的较量都没可能。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郑和此举不知被多少官员所诅咒,污名化运动早已在舆论场展开较量,这也就是为什么明清两代官场一直对郑和下西洋一事持坚决反对态度的根本原因。
而郑和的贸易收入大部分又是供皇家的奢侈消费,这就跟大航海时代最早的带头大哥西班牙和葡萄牙两个牙一样,挣的钱全被贵族炫富花完了,哪还有闲钱再去发展资本主义,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所以后起之秀荷兰、英国一起来,这些老牌国家全靠边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