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族是居住在北方的游牧民族之一,长期以来活动于南达阴山,北至贝加尔湖之间,成为北方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它经常深入中原,进行袭扰和掠夺。秦统一后,匈奴族对秦的威胁仍然很大。
为了解除匈奴的威胁,秦始皇于公元前218年派大将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向河套(即所谓“河南地”)征伐。公元前215年,收复了河套南北的广大地区,并在这个地区设置了44个县,重设九原郡。公元前213年,秦朝把过去秦、赵、燕三国长城连接起来,修筑了一条西起临洮(甘肃岷县)东到辽东碣石的万里长城。这条长城,对于抵御匈奴的骚扰,保障内地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安定,起了重要的作用。此外,秦始皇还于公元前211年迁三万多户居民到北河、榆中(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以北),垦田生产,开拓边疆。
公元前214年,始皇下令征发那些曾经逃亡的犯人,典押给富人做奴隶、主家又给其娶了妻子的人,以及商贩,去夺取南部的陆梁地区,并设置桂林、象郡、南海等郡,把受贬谪的人派去防守。又派将军蒙恬渡过黄河去夺取高阙、阳山、北假一带的地方,筑起堡垒以驱逐戎狄。
经过对匈奴、越族的战争后,秦的疆域空前辽阔,东达大海,西至临洮,“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