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皇帝没你想得容易!历史课听不到的皇帝真心话,这些清代诏书全写下了

有句话说:“没有这个福份,不要生在宫庭。”宫中争权夺位的可怕,坐在龙椅上的皇帝想必体会最深,一方面要让自己坐稳、一方面也要阻止别人窜位,而皇帝的第一道命令“登极恩诏”和最后一道命令“大行遗诏”就是巩固皇权的重要文书。透过颁诏的总动员仪式,将皇帝对自己的期许、对政权的看法布告天下,现今读来能亲近当时皇帝如何思考眼前各种问题。

在中研院史语所历史文物陈列馆《皇帝的第一道与最后一道命令》展览中,呈现各种精彩的清朝诏书与公文书。本文严选部分诏书,透过明清档案工作室主持人陈熙远的解说,邀请皇帝与众臣们现身表白自己藏在字里行间的思维。

诏书的眉眉角角

清朝时,当国家有重大事件或隆重庆典,例如皇帝登基、大婚、亲政、宾天、重大灾变等,都要由皇帝颁布“诏书”,将攸关国家体制发展的政令诏告天下,是一种具有规范性、体制性的宣导行为。清朝诏书的书写格式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头,以“布告中外/天下,咸使闻知”结尾。这两句话在历史剧中相当耳熟,但到底是什么意思?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意思为:奉了天命的指引、承了国家的世运,我这个皇帝有命令,内容为以下……。

“布告中外/天下,咸使闻知”意思为:……以上这些命令,透过宣示朗读的方式,要让全天下的人都能听到、了解皇帝的指令。

清朝诏书的尺寸其实很大,需要两名成人各持一端才能完全展开,不像电视剧中只是一个小小的卷轴。诏书的正本要在年号和骑缝处盖上刻有“皇帝之宝”字样的印章,又称为“宝诏”,而为了颁布各地重新抄印的复本称为“誊黄”,没有钤盖“皇帝之宝”印章。要判断手中的诏书是正本或是复本,就看年号和骑缝处是否有“皇帝之宝”印章。

满族作为多民族统治的征服王朝,也要联系自己的语言文化,因此清朝公文一般同时使用汉文和满文,汉文从右侧直书到中间,满文从左侧直书到中间,诏书也采用这种满汉合璧的书写形式。

虽然透过对照右侧汉文亦能掌握左侧满文的意思,但对于历史研究者而言,还是需要学习满文,因为并非所有清朝公文都是满汉合璧,例如在臣子给皇帝的秘密奏折中,可能只用满文或汉文书写,而在西北用兵时,军情紧急的情况下亦仅用满文来核报军情。

公文书的传送与丢包事件

诏书先在北京中央隆重颁布,除了钤有皇帝宝印的宝诏(正本)之外,礼部会再制作若干誊黄(复本)。赍诏官会携带一份宝诏及若干誊黄,前往指定地点宣读,随后再将宝诏带回中央。

各地接获宝诏或誊黄之后,要将诏书颁到日期以题本报部察核,如有需要也会再复制若干誊黄下传到辖区各地。因应路程远近不同,康熙四十二年( 1703 ) 时曾明确订定赍诏官赴各地颁诏往返的时限,例如从京师到河南、山西一带往返限30 天。

当诏书送达地方时,并不是静态的展示,而是要透过宣诏官大声朗读诏书内容,即使是不识字的人民也能听闻皇帝的指令。

虽然现今尚不清楚宣诏官的选拔条件,是否需要高颜值、或经过特别训练,但应当是说话清楚、声音宏亮好听者,因为当时没有麦克风,宣诏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由于清朝国土实在幅员辽阔,虽然光绪时有电报,但在这之前只能透过实体文书传输,从京师到桂林来回就要105 天,政治难免出现不同步的问题。例如地方收到皇帝遗诏后,要上奏表示自己什么时候收到遗诏、开始守丧,各地的丧仪制度会有所不同。

现今政府人员出差各地要带着护照或相关文件证明身分,而在清朝时赍诏官到各地传送诏书也要带着“勘合”这个官方文书,证明自己是政府官员。因为各驿站恐怕不知道赍诏官长什么模样,就需要以勘合为准。而赍诏官往返各地不可能带那么多行囊,因此各驿站要以勘合所记载的数量,提供应付的口粮、跟役和马匹,帮助赍诏官顺利完成传送诏书的任务。

道光十五年( 1835 ) 废除赍诏官的委派,诏书改由透过各驿站传送,但仍然需要一个官方的文件证明来传递诏书,这时就改用递送一般公文所用的“兵部火票” 。在兵部火票的右上方,有汉文写着“马上飞递”,而右下方也有满文写着“马上飞递”,看到这四个字就知道要赶快跳上马儿把官方的文书送往目的地。

柯P 一日双塔约骑520 公里,骑完感想是:“实在太痛苦,下一次绝对不会再干这种事。”而清朝一般诏书为日行三百里,最紧急的情况会明载“日行六百里加紧”,一里约500 多公尺,等于一天要骑马颠簸飞奔大约300 公里,体能消耗与屁股疼痛程度难以想像。

马有失蹄,人有失足,历史上曾发生过公文书丢包的事件。乾隆四十二年( 1777 ),管理吏部的大学士舒赫德向皇帝上题本报告,在兵部火票明载“日行六百里加紧”传送的公文书,竟然送到遗失了!到了驿站只有看到兵部火票,却没看到背包里面的公文,舒赫德认为发生这种事情要来治罪,革职该地漫不经心的知县。如果容易忘东忘西的人回到清朝,千万别去驿站找工作,小心饭没吃到还惹祸上身。

皇帝的各种护航文

在皇帝颁布天下的诏书中,最重要者是两种:即位之初的“登极恩诏”、宾天之际的“大行遗诏”,是皇帝的第一道和最后一道命令。

皇帝的第一道和最后一道命令,攸关皇位继承是否正统、国祚如何绵延。以21 世纪的思维来想,就像各国总统或集团CEO 上任与退位时的就职演说或公开发表信。就职时为自己的领导方向定调,宣示接下来的政策作法,而离开岗位时对自己的执政内容、各界的看法做出回应或答辩,为整个任期正式画下句点。

在登极恩诏中,新上任的皇帝会藉由施恩赦罪带来新气象,但是仍然有十恶不赦的那把尺,犯下谋反、谋叛、不孝等罪大恶极的罪犯,依然要继续受罚。而施恩是一体适用,诏书上会列出合乎奖赏的情形,符合的对象就能受到恩赐。

现今政权转移的新任领导人会采取大破大立的手段,走出和过去不一样的路,但清朝皇帝是继承父亲的职位,孝子要善继父之志,因此承命的新君一开始鲜有别出心裁之举,不会做太唐突的事情。

虽然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宾天之后都没有制作遗诏布告天下,因为当时满族皇室没有这种习俗,但清世祖顺治皇帝却挪用汉人对皇帝遗诏奉天承运的理论预设,让自己成为明正言顺的君王。

明朝崇祯皇帝自杀后没有留下任何遗诏,也就代表没有说要传位给谁,清军逮到机会咬定明朝政权失去延续的法源根据,因此判定南方自立的文武官员都是伪立新朝,而礼葬崇祯顺治皇帝和清军,就采用了发布“登极恩诏”这个政治表演手段,透过诏书颁布告诉天下:“我清军入关奉了新的天命,我是新的君王!只要过去明朝的百姓投诚于我,我都能接纳、视为我的臣民。”

顺治皇帝临终前曾与臣子王熙一起讨论遗诏内容,所发布的遗诏是清朝历史中唯一的“罪己诏”,以罪己之姿痛自列举弊政。顺治皇帝过世时才24 岁,加上身为感情丰富的双鱼座、考虑很多,自然而然会反省过去做的事情哪里不足,希望继承人可以在这个开国基础继续发展,以焦虑之心盼望让国家可长可远。

相较于顺治皇帝的罪已诏,清圣祖康熙皇帝的遗诏重点在于强调自己一生鞠躬尽瘁,为传统帝制与清朝正统作出强力辩护。在康熙遗诏中多次提到“诸葛亮”这号人物,因为身为皇帝没有一例一休、肩膀很重,而一般臣子到了60岁就会致仕(退休),但皇帝可不能退休,所以康熙希望有诸葛亮这种可以燃烧生命到最后一刻的仁臣来辅佐自己。听起来有点像抱怨文?这是属于皇帝的高级烦恼。

虽然在康熙五十六年( 1717 ) ,康熙皇帝曾召集诸王大臣与皇子们,以口头预拟自己的遗诏内容,但其中并未提到继位人选,所以在临终仓促之间说要传位给皇四子胤禛(即清世宗雍正皇帝)并写明于康熙遗诏时,大爆冷门让所有人都惊呆了!

这段人生如戏的争夺王位历史事件,是现今历史剧最爱的题材,例如《步步惊心》电视剧即以四爷胤禛的继位争议多加渲染着墨。当时无论是宫中或民间,许多人对此决议感到不平,因此雍正皇帝即位时就以登极恩诏来表明“我是皇阿玛最心爱的继承者”。

雍正皇帝的登极恩诏以白话文表示,大意是一篇警告文:“虽然康熙曾立了皇太子(即第二阿哥允礽),但立了又废、废了又立,他早已神志昏聩不适任,所以康熙将继承大统的重任交给我。各位昆弟子侄,请不要觊觎王位轻举妄动!”

有些人认为雍正皇帝窜改了康熙遗诏而夺取王位,除非现代人可以搭时光机回到过去,否则永远不会知道真相。但历史学家们从其他史料看出雍正皇帝在当皇子时就很用心、也有野心地布局,最终才能从这么多皇子中脱颖而出。

在清代,不是所有皇帝都曾以前任皇帝的名义颁布过遗诏。乾隆六十年( 1795 ),高龄84岁的乾隆皇帝,煞有其事地先把第十五阿哥颙琰封为皇太子,准备隔年正式禅位,隐藏含意为嘉庆皇帝(即颙琰)是台面上的小王,乾隆皇帝变成幕后的BOSS 级人物。

但他的这番心意,要怎么让大家知道?其实明明白白地写在嘉庆元年正旦( 1796 )颁布的乾隆皇帝传位诏书中:“凡军国重务,用人行政大端,朕未至倦勤,不敢自逸。”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军国重务、用人行政这些事,我还没有那么懒,还不用交给其他人帮忙。用兵、大臣任命都交给我来决定负责,旁人不能插手”。

虽然嘉庆皇帝当时已经30 多岁、年纪不小了,但主掌政权的那把剑,暂时还握在乾隆皇帝的手中。直到嘉庆四年( 1799 ) ,乾隆皇帝以“太上皇”之尊崩殂,而向来只有皇帝能颁布诏书,因此在名义上,朝廷所颁发的是“大行太上皇遗诰”。

虽然现今已无成为皇帝的机会,但中研院史语所历史文物陈列馆提供“皇帝之宝”印章、现代诏书创作纸张,让现代人也能参考诏书体例,把想说的话用“帝王语气”诏告天下,邀你把握时间到展览现场体验。

本文链接:https://famous.a8z8.com/qingchaogushi/14210.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