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时期震惊天下的《南山集》案是怎么发生的?

清朝文字狱不断,康熙五十年,发生了震惊天下的《南山集》案。

戴名世,安徽桐城人。出生在世代耕读的中小地主家庭。此人自小勤学苦读,喜爱历史,一心想写部明朝历史。他的同乡前辈中有个叫方孝标的,以游历云南、贵州的所见所闻,加上明末清初当地发生的一些事件,写了一本《滇黔纪闻》。戴名世觉得书中不少资料可供自己写明史参考,因此将有用的内容作了大量摘录。此后,戴名世听到自己的一个名叫余湛的学生说起,曾经碰到过一个在永历宫中做过事的犁支和尚,谈起南明的事无不如同亲历。戴名世不由大喜,可惜此时和尚已经离去。他便要余湛凭记忆将和尚所谈整理出来。他将这些材料同《滇黔纪闻》中的有关内容对照研究,发现了不少疑问,便给余湛写了封长信,畅谈自己的看法和心得。过后不久,戴名世的另一个学生龙云鄂将老师平时写的文章选出百余篇,用老师所居江宁南山冈命名,编了一本《南山集》,戴名世写给佘湛的那封长信,也以与余生书为题收入集内。

戴名世这个人,才思洋溢,驰名文坛,但很孤傲,放荡不羁,又相当直率,凡事触喉而出。这种个性,无论在文坛或政坛,都容易得罪人。另外,他出道虽然很早,但不愿参加科举,只教书糊口,直到三十四岁才进国子监。京城国子生涯见多识广,更磨练了他一身傲骨。他厌恶官场的虚伪龌龊,常常借酒嘲谑讥骂,被人称作狂生。那些有权势的官僚都想寻机会整他一下。

康熙四十四年(1705),戴名世五十三岁那年,参加乡试中了第五十九名,五十七岁中会试第一名,殿试获第一甲第二名,给了他一个翰林院编修的官职,让他在明史馆工作。从不愿参加科举到步入仕途,说明戴名世在调整观念,愿意同清朝合作了,但还是有人要暗算他。康熙五十年(1711)十月十二日,都察院左都御史赵申乔以《南山集》发难,把他告了一状。

赵申乔发难

赵申乔是何许人呢?原来是戴名世殿试时头名状元赵熊诏的父亲。儿子中了状元,排名在戴名世之前,老子为何还要来寻事呢?说来也不奇怪,戴名世的才学名气本来在赵熊诏之上,会试又名列榜首,士林都认为状元非戴莫属。可是殿试揭晓,金榜却被赵某占了鳌头,舆论哗然,怀疑赵申乔依官仗势从中做了手脚。赵申乔又怒又惧,决定先下手为强,于是,向皇上状告戴名世恃才狂妄,私刻文集,影响恶劣,居心叵测。

罗织罪名莫须有

康熙帝令刑部严察审明。政治问题的罪状是无限上纲罗织升级的,书中凡是南明政权年号、事迹,流露民族感情的地方,都成了反清铁证,并且还牵连到《滇黔纪闻》的作者方孝标。

那时,一人犯谋逆大罪要株连九族。刑部给戴名世定的是大逆罪,依法凌迟。方孝标早死,应戮尸锉骨。他们的祖、父、子、孙、兄弟及伯叔父、兄弟之子,十六岁以上的都要杀头;母、女、妻妾、姐妹,子之妻妾,十五岁以下子孙、伯叔父兄弟之子配给功臣作奴婢。方苞为逆书作序,也要杀头,因李光地说情,免死。龙云鄂自首,将其妻、子发配宁古塔。编修刘岩知情不报,革职,着与其妻充军三千里。

《南山集》一案牵连数百人,可又找不出诋毁本朝的片言只句,连皇帝也认为连累太众。他不想用这么多人的鲜血染红即将来临的六十岁庆典。于是开恩将戴名世一人减刑砍头,其余皆免死罪,有的送往黑龙江,有的配入旗籍为奴。尽管如此,《南山集》的沉冤,仍然是清朝在思想领域镇压异端的一个典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链接:https://famous.a8z8.com/qingchaogushi/18788.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